大部分大學規定可以轉專業,但又對轉專業的要求很嚴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否是乙個悖論

時間 2021-06-02 15:01:14

1樓:

個人認為,這不是乙個悖論。

如果說大學一邊鼓勵你轉專業,一邊設定嚴格的轉專業條件,這才是悖論。

很多同學想轉專業,其原因在於很多學生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興趣所在。有的服從家長的安排,有的對熱門專業趨之若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興趣與所學專業高度契合,因而多數學生進入某個大學學習主要是看中該大學本身而非該大學的某專業。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感興趣的專業,只有稍微感興趣的專業,因此具體學習什麼的差距並不大。

如果學生確有能力和決心,僅憑大學的限制並不能影響其轉專業,畢竟無論是考研還是出國,再多的限制無法阻擋真正的熱愛。

學校設定嚴格的要求在於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轉專業名額增加必然導致學校專業之間的不平衡,熱門專業人數陡增、冷門專業無人問津,直接導致很多冷門專業極有可能陷入無法正常開設的局面。假設一所綜合性學校的專業只有十幾個,每個專業有一至兩個人轉到熱門專業,那麼熱門專業的學生多出近乙個班的人數。

很多學生在眾多專業中單獨轉換,學校的管理難度上公升,學生的學業情況也無法保障。其實學校的邏輯很簡單,既然學不好本專業,我為什麼要相信你可以學好其他專業?大學通過高標準限制轉專業的人數也是理所應當。

上公升的層次再高一些,任何行業的任何崗位總有人需要去做,或許有一些半強迫的成分,但社會並不會總是如你所願,總會強迫你做些什麼,生活所迫,實屬無奈。

無論從學生本身、大學還是社會,這種方式都是最好的結果,所以個人認為不算悖論。以上。

2樓:但為君故

沒錯,這就是乙個悖論

我不喜歡我的專業,我要轉專業。可你告訴我要考到本專業前2%才行。那麼問題來了,我要是喜歡這個專業能耐得下心去學,我還轉專業幹嘛,對吧。

站在學校層面看,學校總有這麼幾個專業收不滿人。所以很多是調劑的。那麼如果轉專業不要求成績,那麼就亂套了。

很可能出現熱門專業人爆滿,冷門專業沒人的現象。這於學校調劑專業的初衷向悖。冷門專業可能還會留下一些真心喜歡的人。

那麼問題又來了,我選課不夠一定的人數這門課不開啊,你讓剩下的人咋整,被逼轉去不喜歡的專業還是在圖書館自習室自學還是在宿舍睡覺?如果真這樣,那麼這種情況又與轉專業的初衷相悖,而且危害更大。

對吧,所以有這個悖論,學校也很無奈,畢竟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不是?以上。

為什麼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大學專業選擇很迷茫?造成的因素是什麼?怎樣解決?

首先回答為什麼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大學專業選擇很迷茫,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階段過程中,一直都類似 被動式 的在乙個鋪設好的軌道上 前行學習 不需要我們做出任何選擇,只需要機械式的學習就可以了,我們並沒有去挖掘自己喜歡什麼,對於自己以後的專業如何選擇,或者從事什麼行業,不是很清楚。正所謂...

當乙個班的同學大部分都在轉專業時,應該如何調節這種落差的情緒?

芳妙溪 我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我們班31個人,只有5個男生,其中乙個去做了美術培訓還有乙個去考研,方向是外國美術史。剩下26個女生,班長被保研,繼續深造,有幾個考研的吧,以後發展方向不知道。大概還有二十幾個人吧,雖然大家嘴上都要說著轉轉業,但是該找工作還是找工作了。如果真的碰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先...

大學專業落實到捲麵上分數從來很低,很大部分分高的人學習狀態差不多,為什麼期末捲麵分數卻從來很低呢?

小坦克少校 有沒有嘗試跟老師溝通一下呢?我大三時候有一次考後找主課老師聊,老師把密封起來的一扎班級同學的卷子給我看了,但是閱卷 錄入成績都已結束所以不違反規定 然後對著試卷幫我分析的,那次對我幫助挺大的,可能之前自己一直有那麼點小自負,覺得高分那兩三個人最多的也就比我高個十分,況且她們還都是那種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