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將絕症患者的真實情況和他本人說嗎,該如何說?

時間 2021-06-02 10:16:19

1樓:

在絕症面前,最重要的是讓病人自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生命的走向——是勇敢堅強的面對真相,還是單純快樂的正常生活。

如果病人希望知道實情,醫生和家屬應該如實告知。身患絕症的人也有權利了解自己的生命。這叫做「知情權」,大家應該能夠理解。

但同時,如果病人拒絕知道實情,病人和家屬就不能強行告知。病人有權利讓自己蒙在鼓裡,帶著希望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叫做「不知情權」,拒絕知道實情的權力。如果病人有這樣的意向,家屬和醫生也應該尊重。

需要一點技巧的是,怎麼判斷病人希不希望知道實際病情。

不可能簡單的去問病人,你希望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嗎?這暗示著病情已經到了「你恐怕不希望知道」的程度,這種溝通方式已經剝奪了病人不知情的權力。

這時候需要綜合病人日常性格、病後的心理狀態、細微的情緒波動去觀察,有時候還需要一些盡量委婉的試探。作為親人,應該對病人心態有基本的了解和比較細緻的體會,探知病人的真實意願應該也不會太難。

在比較確定病人希望知情以後,我相信才會到@清流所說的那一步,即講述的技巧。在這一點上她已經說得很清楚,我也很贊同她的方式。

2樓:清流

死亡是一件值得為之去準備的事情。作為死生大事的兩者之一,考慮到我們花了多大的力氣籌備出生,我們至少也應該花相當的力氣準備死亡。所謂善始善終。

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一般要經歷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悲痛->接受。除了暴斃,幾乎是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

這是乙個深刻的生理和心理過程,當事人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一生,為自己蓋棺定論,完成未竟之事,交代身後之事,也走完人生這最後一段最重要的經歷;同時,這也是乙個非常自然的過程,不論得知將死訊息到實際死亡是三天還是三年,只要周圍人給予當事人足夠的空間和支援,多數人最終都能到達「接受」這個階段,安然而去。

死亡對個人和家族來說都是乙個挑戰,但給予當事人接受這個挑戰的機會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當事人在臨終之前才突然發現自己是在臨終,他人生的最後乙個體驗將是「親人的背叛」(沒錯,親人隱瞞也是為他著想,但若設身處地考慮一直被蒙在鼓裡的當事人的心境,就會感到覺得被背叛也是人之常情),而他也失去了大把能夠用來為乙個安然的死亡做準備的時間。

因此,如果對方還能聽得明白,就還是盡早告訴他吧。也不必遮遮掩掩,就實打實地說出來,但同時也要表示對對方的關愛,以及自己陪伴對方共同走過最後一段日子的信心——很多人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與親人之間的羈絆以及人生的意義的。早些說出來,對家人和當事人來說,也都有多一些時間去安排準備,免得當事人撒手人寰之時,雙方都還惦記著自己有好多話沒有說,好多事沒有做,卻只能空留餘恨。

英國預科的真實情況?

銘擇教育 英國的預科大多都是在本學校上,而且中中國人很多,非常多,多到你覺得有種在國內上課的感覺。課堂現狀往往是,老師在上面說英文,學生在下面說中文。而在老師方面大部分預科老師都是本學校的老師,機構除外。老師教學水平其實還可以,但是很難聽懂,一來全英文教學,導致學生對詞的理解很難,還有英文學習對於大...

在義大利留學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湯糖躺燙 Sofia 首先想學設計去義大利確實是比較好的選擇。生活的話,物價就歐洲其他國家來說比較低,自己去超市買東西來做,做意麵,沙拉一類的就還挺便宜的。說實話,在國外生活的還是比較輕鬆的,但是當然前提是衡量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 義大利阿語學姐 我就是16年底,圖蘭朵計畫過來的,我是學時尚設計的,...

土木堡之變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草漢 樂死你蒙古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還扯第三世界國家,如果明朝是第三世界國家,你蒙古是什麼東西?對了建議你去查一查明朝終結北元的捕魚兒海一戰,看看你北元有多恥辱。 cccp 在古代,一般的敗仗,領導先溜。但土木堡不一樣,領導們基本被包了餃子,所以顯得特別慘烈。從地圖上看,土木堡離京城就幾十公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