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尊重他人 不講道理怎麼辦?

時間 2021-06-02 07:00:10

1樓:鹽選推薦

5 個規矩教會孩子尊重他人,讓他好好與人相處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的,有了尊重,人們彼此間的溝通和共事才不會起衝突,而且遇到問題也更容易彼此商量。但是在很多人那裡,這種彼此尊重只不過是一種幻想罷了。人們在交往中,常常更多地考慮自己,不知不覺中就會只顧著維護自己,卻對他人產生了傷害。

在這一點上,孩子表現得尤為明顯。孩子的不成熟使他們暫時還沒辦法將他人和自己平衡起來,再加上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要他們能多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不容易。但是,孩子不可能一直孤獨一人,他勢必要和人共處,那麼一些關於尊重他人的規矩就需要讓他好好學習一下。

以下 5 個規矩能教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可助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一臂之力。

第一,不傷害別人,害人心亦不可有。

這是乙個與他人相處最基本的原則。人們在一起,最起碼要一起過得和諧,最好一起感受到快樂。不管怎樣都不能傷害他人,不管是語言還是行為都要有分寸。

孩子一般會習慣口無遮攔,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格外提醒他。直率雖然是好的,可是有些話也不能想說就說:別人的短處,不要輕易就揭露出來;別人的難過心事,也不要隨便就講出來;諷刺、謾罵這樣的話語就更要謹慎了;不要嚴厲地指責他人,即便對方有錯,說的話也要給對方留有一定的餘地。

2樓:couga

孩子耍脾氣,主要是因為大人太容易妥協,沒原則。

題主描述的孩子的問題,總結起來其實有乙個突出的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建立起對他人的關心,關注和理解。而造成這一局面的,是整個家庭對孩子的過度關注,講的直白一點,大人把孩子像祖宗一樣供著,她怎樣都行,大人也從沒嚴格的要求過她遵守規則,也沒試圖讓孩子理解大人。孩子已經形成了:

不滿意,鬧就可以達成目的的行動模式,因為大人就是這樣給她反饋的。

想要糾正,關鍵是大人要下決心。說過不同意的事,孩子無論怎麼鬧,堅決不能同意。也不需要哄,這麼大了,可以讓她發洩情緒冷靜一下。

等到她冷靜了,可以平和的談談,什麼樣的要求可以滿足,什麼樣的要求不可以,應該如何跟大人好好商量提出自己的需求。當然,這些都需要大人提前考慮好,應該有什麼樣的標準,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更不能朝令夕改。

另外,對孩子要教育尊重老人,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逐漸帶領孩子走出自我的小世界,開始關心和理解他人,並逐漸體會從乙個被照顧者逐漸成長為乙個可以照顧他人的有能力的人,開始自己的成長。

3樓:鹽選推薦

其實孩子有時候不尊重他人,不講道理也是一種叛逆的表現。那麼,孩子叛逆還有哪些表現?

一.搞破壞,比如撕書、摔東西、砸玩具、亂寫亂畫等等。

二.倔強,情緒反應大,頂撞父母,一言不合就撒潑。

三.挑戰規則,出爾反爾,跟大人討價還價,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四.說髒話壞話。

五.脾氣急躁,人際關係緊張,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歡爭搶同一件玩具,不願和人分享,嚴重時甚至打人。

有人說這五條佔到三條以上,很不幸您的孩子叛逆了。

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呢?

我倒覺得孩子叛逆這是個好事。為什麼呢?因為第一說明孩子長大了,他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他才會產生我們之間的衝突。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只是我們的附屬品,他以我們的意見為意見的時候,那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老外特別不喜歡別人表揚孩子聽話,我們誇孩子特別喜歡說聽話。你比如說聽話,我覺得這詞也挺好,你比如說你帶著孩子五歲出去別人說你孩子真聽話,你也特別開心。如果十歲說你的孩子很聽話,你也很開心。

但是我想當孩子大學畢業 22 歲的時候,你帶孩子出去,別人說你家孩子聽話,你說也還行。等到你孩子 32 歲的時候,你帶著孩子出去,比如說你們家孩子真聽話,你感覺這個詞就已經很彆扭了。開玩笑了,這 32 了還聽話,他應該聽自己的話了。

所以我就說逆反,就是他不聽話了,不聽話就說明他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聲音了。而我們教育所有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乙個個體的成長和他真正和母體的脫離嗎?

那這是第一步,就說明我們的教育有成效了,所以我說這個事是我們覺得是挺好的。

第二個就是逆反說明什麼?

說明把矛盾擺在明面上了,你真正可怕的是什麼?不吭聲,但骨子裡有很多很多的情緒,最後這情緒積壓越來越多,可能就會造成一些我們更不願意看到的可能更大的這種衝突。所以我覺得能夠把這所有的這種雙方的對立都表在面上,我覺得這說明還是挺好的。

所以我整體來你只要一說孩子很逆反,我覺得是不錯挺好。就為什麼我覺得挺好,當家長一般都很擔心是吧?他會覺得這個事是個挺苦惱的事。

怎麼辦?就是孩子現在大了也不聽話了,你說一句他頂三句。你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但是我有時倒覺得也真的應該反思的,確實就是我們自己的態度。

就剛才說按照我的分析是個好事,但是好事為什麼讓我們煩惱,這就說明我們的理解是有問題。就是我們並沒有正確地看待這件事情,我們期望的結果永遠是孩子要聽話。現在孩子不聽話了,跟我們的想法相違背了,我們覺得很生氣。

那說明什麼?就說明我說家庭教育中存在乙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家長本位。就是說那這個所謂「逆反」這個詞的存在,我認為就是家長本位主義的乙個鐵證。

什麼叫逆,謀逆?什麼叫反?造反,那你說這個孩子可不可以?

比如說乙個 14 歲的孩子最近和同學交流,最近我爸爸有點逆反,他覺得肯定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沒有孩子說父母逆反,只能父母說孩子逆反,他原本只是一種兩種聲音的衝突。它其實就是乙個代溝。

但是我們把一種衝突,把它界定為逆反,就說明我們確定了乙個標準,就是說這個是非的標準在父母這。

當然我們的本位、我們的標準最後其實是滿足了我們的存在感了。我們就一直是這樣的嗎?孩子小的時候也不影響我們存在感,現在我們一直在制訂標準,但是我們的存在感最後卻傷害到了孩子的存在感,所以孩子感覺到很不爽,然後那他就會呈現出很多很多的問題。

反正這個問題就在我們眼中看來就視為,這孩子最近很叛逆,非常非常地不聽話,讓我們很煩惱,所以我覺得核心的問題其實還是,對於孩子而言,這是正常的,是他生命發育中很正常的一步。就是如果沒有去干預他,這種事情一旦發生,我們去干預他,我們就需要正確的理解這件事情。正確理解這件事情,你就不能把孩子這件事情看為逆反。

當你把孩子視為逆反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可能還沒有干預的能力。就是你得明白就這些事情為什麼發生。

4樓:「已登出」

這種情況怕是從小就養成的。要改不容易,要在於家長好好的引導,如果現在沒有改正的話長大受不了挫折,對孩子傷害是很大的。

家長可以組織她和姐姐玩遊戲,剛開始讓她贏,玩一局之後讓她輸,這個時候要給妹妹乙個獎勵,說她是亞軍,其實已經贏了姐姐啊這樣的話,然後再和姐姐玩,姐姐再輸給她幾次,多做幾次這樣的遊戲,讓她知道失敗沒什麼大不了。

她再哭鬧的時候不要理她,這個時候越理她她哭的越狠,等她不哭了,過去問她,你剛剛做的對嗎?再和她講道理。講道理的時候再哭就不理她,怎麼哭都不理。

給她乙個「身份」比如當一會的小老師啊或者小醫生,當她再出現不好的行為的時候,和她說,老師不可以這樣做的,你看你的某個老師…

讓她慢慢接受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讓著你圍著你轉。

以上希望有幫助

5樓:小小郭

我覺得還是先立規矩,列幾個要點就好。違反了就要懲罰。大人也要有榜樣作用。關於打招呼,我覺得不是很熟的沒有必要強求,畢竟孩子有點內向,熟人朋友就要有禮貌了。大人先做好榜樣。

6樓:佳兒

我家孩子四歲半,雖然也有鬧過哭過,但是一般在他哭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哭是沒有用的。鬧的不講理的時候就不理他。等他消停了再給他講道理。

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基本上他爸爸和奶奶都會避開。錯的時候就會拉開告訴他如果這件事別人也這樣做你覺得好嗎?一定要比孩子更有耐心,昨天下樓不注意崴著腳了,下班回家孩子知道了很難過然後一直要給我呼呼.

7樓:

號廢了,刪號重練吧!

弄一大盆水把孩子溺死,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要是還想要孩子就再生乙個,滿意就養著,不滿意就在弄一大盆水。直到生出滿意的為止。

8樓:汝爻

我不擅長教孩子,不過可以提供乙個小經驗。

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週末是休兩天的,但是我的工作性質,是休班也要去查個房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務,有時候我不得不帶著他去單位,扔在值班室讓他呆著,然後我去查房開醫囑,之後再帶他回家。

那時候,我發現他不願意跟人打招呼,乙個科室的同事總有去值班室的時候,他在值班室等我,不打招呼是很不禮貌的。

後來我就跟他談了這個問題,問他為什麼不和人打招呼,最後他說,因為他不知道該叫什麼,怕叫錯了。

我給他出了乙個主意,只要見到我的同事,他不知道人家姓什麼,感覺比媽媽年輕的,就叫叔叔,阿姨,不用帶上姓,感覺比媽媽老的,就叫爺爺,奶奶,實在分辨不出來的,就揮揮手,說,你好……

然後他就開口了,見人就打招呼,有時候一路都在揮著手說,你好,你好,早上好。

9樓:飛天踢

上面回答的人自己有孩子麼?

我家有個5歲孩子

我自認為我和孩子爸爸,還有孩子的姥姥姥爺不算溺愛的(姥姥姥爺和我們住一塊幫忙帶)

但是孩子免不了也有這些毛病

1,買東西的問題:小時候也會商場撒過潑,打過滾

辦法:1)制定規則:什麼時候能買禮物,什麼時候不能買禮物,規定要清晰。能買就一定買,不能買就一定不買,堅持原則,多試幾次就好了

2)平時也要給孩子講不可能什麼東西她都有的道理,比如鄰居家孩子肯定有她沒有的,但是她也肯定有別人沒有的,每個家庭每個人是不一樣的

2,一定要贏(最棒,最美同理):至今我家也有這個問題,但我不覺得這並是特別大的問題,有好勝心也是好事,孩子大都有這個過程。

辦法:1)我家大人肯定會「故意」輸給孩子,孩子也需要勝利的鼓勵,但是大人是可以掌控節奏的,比如一開始輸10次,贏1次,然後慢慢調整比例

2)輸贏不要緊,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給孩子灌輸一種輸了沒關係,我們可以努力(學習)然後下次贏得勝利

上面2個辦法,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實中,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是大人的恆心和耐心

10樓:小小麥子

這樣的孩子缺愛是嗎?哭鬧,大叫,霸道,也許是內需和博得關注的一種方法與方式。語言系統發展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需要通過行為肢體表達情緒。

道理是給大人聽的。孩子五歲是對自我認識和自助領悟的的乙個階段。對自我的關注是很嚴重的。

所以正面引導,哭鬧時要柔聲詢問,不同的語氣表達同樣內容效果會不一樣。柔聲詢問,告訴他你明白你的感受,不過這樣做不太好。

怎麼和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

已登出 如果她的父母真的不講道理,我勸你放棄你女友吧。要不然未來也得折騰你。如果有一天你倆強行結合了,你要不要和她回娘家?如果你倆稍微有點矛盾,你猜她父母怎麼跟她說?早就跟你說別找他別找他,你非不聽!出問題了吧!我丈母娘就不是乙個可以說道理的人,她還不是那種蠻橫胡攪蠻纏的那種人呢,只是幹什麼都讓人不...

遇到蠻橫不講道理的人怎麼辦?

清衫故人 走法律程式的話,可能會花費你更多的時間成本和精力,反而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怎麼說呢,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要學會調整自己看鳥的心態,尤其是被鳥拉了一身屎時,當你沒法打它的時候,只能把自己洗乾淨,去除一身的晦氣。前段時間我家車在車庫停著,旁邊的人故意拿車鑰匙把車身四周給劃破漆了,你說氣不氣,...

哺乳期老婆不講道理怎麼辦?

Sweet咻咻咻 能問出這個問題來,證明你們家婆媳關係應該很糟糕,作為丈夫,很多時候不是要講道理,而是堅定的維護自己老婆在家女主人的定位,你媽媽有自己的家,涉及到你們小家,尤其是孩子的問題,請站在你老婆這邊,產後身體激素極速變化,女人容易多愁善感,這時候家人如果不體諒,很容易產後抑鬱的 大牙 乙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