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良渚的悲歌嗎?

時間 2021-06-01 18:20:47

1樓:另一種古史

隕石什麼的就別扯了。。。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出自《淮南子》,是指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結果。

我們來看一下不周山可能的所在地

首先我們知道這個不周山就是共工撞的那座山,然後我們來看古籍中對共工的記載。

《尚書·堯典》:「流共工於幽州。」

《莊子·在宥》:「堯於是放囗調節讙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

《孟子·萬章上》:「舜流共工於幽州。」

《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

其中,幽州,幽都,幽陵皆指一地,即戰國燕地。《爾雅·釋地》:「燕曰幽州」,《周禮·職方》:「東北曰幽州」。

並且,《淮南子·地形訓》:「有娀在不周之北」,此有娀指商族的族源之一的有娀氏,《詩·商頌·長髮》:「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契被封於商地,而漳河型下七垣文化被廣泛認為是先商文化,因此有理由相信漳河流域是契所封之商地,而有娀氏在不周山之北,亦可更進一步說明,不周山應該戰國燕地處,和良渚並無關係。

良渚滅亡的原因可能是氣候變暖海岸線上公升引發洪水而滅亡的,這個方面我不太清楚,題主自行去查閱資料吧。

至於關於良渚是不是突然消失的,我覺得不是,至少良渚有著足夠的時間去遷移說明它不是突然消失的,良渚中應該有一支北上了,但最終融合在了龍山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