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商品交易行為中,一毛錢鋼崩是否還有流通的價值和意義?

時間 2021-06-01 15:15:24

1樓:42081021

地處三線城市,菜市場及路邊攤比較常見。賣菜的老年人佔比可觀,不喜歡也信不過移動支付;同時,賣菜的利潤空間有限,一般也不會有優惠。像買完菜八塊二這種情況,除非買家會接受一些額外的搭配湊個整數,或者自己不在乎塊兒八毛的,一毛錢的鋼鏰還是挺有用的。

2樓:

這個問題具有經濟差異。在杭州時,我幾乎沒用過現金,更不要說一毛錢了,其他一線城市也可想而知。然而我在家鄉,一座二線城市讀高中時,也比較少用一毛錢,除非是去超市可能要用到,這個現狀到現在有所改變了,可以用手機支付,但用現金時仍然會出現一毛錢。

然後三線城市或者鄉村可想而知了,一毛錢仍然具有流通價值。

加之七八十年代,我們父母祖父母一輩還是有不少不太使用手機支付的,因此去超市時仍然無法避免出現一毛錢。

其實現在手機支付其實已經很普遍了,地區差異也不是那麼大了,所以一毛錢是會逐漸退出的,但現在仍然不行。

還有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小商品定價確實需要精確到幾毛錢,所以一毛錢的退出流通必須要在數位化貨幣(這個是央行推出的,區分開數字貨幣)完全推行才可以實現,也就是無現金社會。

我很想吐槽一句:為什麼超市一些十塊以上的商品都要定價定得有幾毛錢?有必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