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備考過程中沒有感覺到累怎麼辦?

時間 2021-05-07 03:46:54

1樓:小南瓜

不一定非要感覺很累鴨~

或許你這樣的狀態,還是很多人羨慕不來的呢

累都是個人的主觀感受,每個人的感覺閾限也都不同所以不用和周圍的人相比保持自己的節奏

良好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到了後期衝刺的時候只要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別過於盲目自信就好啦加油鴨~

2樓:MBAer菌

除了其他回答中提到的要不就是還學的不夠紮實,不夠投入,要麼就是你天資聰慧,考研學習對你來說並不是很難。那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好,每個人感知壓力和排解壓力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是真的都堅持學習了而且都學懂了那麼你這樣的心態也不是一件壞事,學習並不是學的特別累或者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才會有效果,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作出合理的計畫,每天必須完成的是哪些任務,乙個週期必須要達到的階段效果是什麼,等等這樣的指標性任務如果都沒有問題那麼我猜你就是學霸了。加油哦

3樓:上岸順順新聞傳播考研

不累,就繼續加油,堅持下去。

焦慮和疲勞不是什麼好的事情,沒有這些反而是一種幸運。

只要不影響題主的複習狀態,其他能不有的負面情緒和心態,咱們統統都不要!

這是我考研期間的時間表:

3月—6月:早上7:10左右起床,晚上9:00左右回寢室(買筆記,通讀專業課文,背單詞,練英語)

7月—9月:早上6:20左右起床,晚上10:

00後回寢室(開始背第一遍專業課,開始政治學習,英語做題,背單詞)10月到11月:早6:20-晚11:

00左右(迴圈專業課至少六遍,實務練習,記憶政治選擇題內容,模擬英語,練作文,背單詞)

11月-12月:早6:20-晚11:00

(繼續迴圈專業課內容,政治開背大題,專業課模擬,英語繼續練)每天至少9—10個小時的學習,累嗎?當然累!

這是我身體上的感覺。畢竟每天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生理上是會累的。

但是只要我複習有效果,我就會樂在其中,精神上也不會感覺到累了。

4樓:L吖

說明你節奏控制的挺好,我覺得每天早起,吃飯排隊時都在背單詞的這種學習真的沒必要,學習這件事自己真真正正學進去了就行,無所謂做比較。

5樓:匠心獨具

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你可能工作量不夠,進度慢,或者進度可以但華而不實。二是你可能是個大神,最起碼也是乙個學霸,基礎好,聰明,舉一反三。

不過大部分可能是第一種,第二種人應該都保研或者高薪工作了。

所以小心了,我們宿舍一哥們考研準備可輕鬆了,可到中後期沒時間了。有時候得往最壞的情況打算,多為最後的備考留時間,考前狂背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時間也不能少。

6樓:仗劍天涯

累是相對的。

當你集中於一件事,並在這件事中自得其樂時,就不會感覺到很累。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疲憊期大多在10月份以後了。現在不累是很正常的。現在考研的興致高,求知慾強,還沒有複習到碰壁情況,幹勁很強。所以一般不累。

到了後期,當你複習仍舊不見起色時,你的心開始累,當你手忙腳亂重新制定計畫再次複習,效果仍舊不明顯時,心更累,慢慢身體也開始吃不消,身也累了。

建議現在考研初期,一定要學一段時間,覆盤這段時間學到的知識點,測試下自己,總結下得失。短時間的失誤很容易補起來。當長時間沒有總結覆盤測試時,你再次總結得失,就不容易重新出發了。

7樓:啟夏學長

題主是心理上缺乏踏實感,看見身邊的同學都很累,自己卻不一樣,沒有緊迫感,便產生了這樣的懷疑和擔心,害怕自己是否犯錯或者踩坑了。

這其實就是「元認知」的困惑,「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在考研這件事上「元認知」就是對自己學習的東西真正掌握了多少的判斷,在大的方向上,就是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真正對最後的成績起作用的判斷

「元認知」的失誤是大多數人考研失敗的原因,它帶來的兩個坑要尤為注意。

一、「自我感動」式的努力

每天盲目地學習,刻苦努力,抱著越努力學到的東西就越多的想法,缺乏對學習效果的檢驗,沉浸在「自我感動」當中,他們的盲目努力使得他們錯誤地判斷了自己實際學到了多少。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每乙個學習階段都做一些相應的題目,檢驗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學習效果;可以每天詢問一下自己,經過一天的學習和練習,自己究竟學到了什麼;可以抽時間來回顧一下自己學的內容,看看能不能寫出框架,能不能記憶起重要的知識點

二、錯誤衡量了各門學科的重要性,導致前面的學習其實在給後面挖坑

最常見的有:

1、沒有意識到專業課的重要性,總以為後面有的是時間學專業課。這是很多一戰的同學容易犯的錯誤,會導致專業課的學習一拖再拖,最後留給專業課的時間已所剩無幾。有的一戰同學甚至覺得專業課一周就能搞定,可這其實是不現實的

2、特別早就苦學政治,卻把英語放在最後兩個月開始。其實到後面英語的提分空間已經非常小了,而政治臨考的作用卻要高出很多,也是需要在後期大量背誦的科目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就是要有自己的科學學習規劃,當你有了各科目在各個時間段的具體規劃,並按部就班地去做,你就像掌好了自己的舵,並且向著既定的目標駛去。一步乙個腳印,成功自然越來越近,又怎麼會缺乏踏實感呢。

啟夏學長:2021考研 6月開始英語一如何準備?

當你有了自己的科學的規劃,才能有自己的判斷,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上才能腳踏實地,而又游刃有餘。加油!

考研備考過程中特別焦慮怎麼辦?

芒果 首先本人並不是學霸型 拼命學習型 起早貪黑型,本人屬於懶型 不攀比別人型,以至於初試成績並不高,勉強進複試,但複試準備的認真程度和初試一樣,所以順利錄取。1 2017.3.22正式進入考研自習室。開始教室人很少,基本沒人去。但是我每天都去,早8晚8,中午照常午休,每天學不多,但逼自己坐那。養成...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住校很抑鬱?

混血王子 我已經住校一年了,但我還是不想住校,每次住校前都要壓抑一陣子首先,想家人,雖然有舍友同學老師,但是總有些隔閡老是要做很多事,比如宿舍衛生扣分了怎麼辦,作業沒完成怎麼辦,一直處於一直焦慮的狀態 沒有手機,與世隔絕 沒有親人,自己照顧自己 Shade Young 如果是不喜歡集體生活的話,住校...

2020考研備考過程中,面對節假日,你是會看書,還是會出去浪?

這個時候浪吧,會有心理負擔 看書吧,有時候也會把自己逼著太死了 我倒是覺得應該趁著機會拓展一下視野,有個更長期的規劃,也給自己多一種選擇。相當於另外一種形式更有效率的放鬆 比如這個時候就會有想報考金融方向的學生過來參加一下我們的金融碩士面試筆試,既是鍛鍊了英語寫作和口語,也是給自己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