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阿里年終獎馬雲寄語 商業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

時間 2021-05-06 22:04:27

1樓:小欣

996的福報之後,加上35歲職業競爭,65的退休定格之後,我明白了美中之間資本沒什麼區別,都是一樣的貪婪。 明白了偉人為什麼偉大,更加明白了,在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建醫院與學校,會提高你們的工資。但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曾經來過。

是多麼的真實。

2樓:楊志華

商業不是慈善。

維護商業行為穩定有序的做法才是最大的慈善。

因為商業本身是個狹隘的小圈子,那麼它就只會講自己的利益,不加限制它早晚會崩潰。

那個限制它,引導它,穩定它的手才有資格被稱為公益。

3樓:雪鴛

我覺得他可能是真心這麼認為的,可能他也確實這麼做了,但這也只能代表他自己以及他的商業帝國。

商業本身逐利,從未有任何商業是以公益為目的,只能說公益是其發展之後的附加物,是其成功後的一部分作用,但如果喧賓奪主的說商業本身就是公益,甚至隱喻著商業一切行為的正確性,那就過了。無論是當前的福報還是商業前中期發展時的殘酷競爭,都是顯而易見的,半點談不上公益二字。

小劇場:「這不是壓榨!你們懂什麼?!這是必要的犧牲!這是為了公益事業為了全人類必要的犧牲!你們應該感到榮幸!」

有正義的使者內味兒了嗷

4樓:TOM DIG

商業和公益背後有沒有邏輯我不清楚,但是馬雲說話的邏輯我是比較清楚了女朋友和媽掉水裡先救誰?這種問題,不管你怎麼選擇先救誰,總有一方是不滿意的。但是馬雲可能就會說:

我也不會游泳,但是我的八個隨身保鏢都會啊,四個救你,四個救媽媽。或者說:我家的泳池1公尺2,站起來就可以了。

這就是馬雲聰明的地方,如果你陷在選擇先救誰上,不論你怎麼回答,都是錯的,你都是眾矢之的。這就是問題的漩渦,只要在這個漩渦裡就會越陷越深,百口莫辯。馬雲就經常能跳出這種漩渦,別人裁員都找個看上去很合理的理由,在馬老師那裡,這根本不是裁員,向社會輸出阿里精英人才怎麼能算裁員?

這是對社會做貢獻!

馬雲作為資本家,自然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但是他的成功肯定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這種不要陷入問題漩渦裡的解決問題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學會了也做不了馬雲,但是起碼能多賺點錢吧。

對吧,年輕人,利益為重,找茬遊戲只能是娛樂,關鍵是能不能賺到錢。

5樓:涼冰

能懂這句話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商盲

創新企業的本質和出發點絕對是利他,要讓別人覺得你不賺錢,你才能在改變社會後順便賺錢。

利己的企業在初期就死了。

6樓:

確實是公益。

每個人給一塊錢,就是13億。

十分之一給,那就每人一塊錢,共13億。

根本上講,商業就是化了妝的捐贈。(羊毛捐的)

7樓:Marchons

你們吸乾了無產者最後的一滴血,然後再對他們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滿的偽善的心靈感到快慰,並在世人面前擺出一副人類恩人的姿態(其實你們還給被剝削者的只是他們應得的百分之一),好像這就對無產者有了什麼好處似的。——恩格斯

8樓:

馬雲的觀點裡,他的邏輯完美無瑕,他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早在《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提到過的一種錯誤認識:「斯密證明,人道也是由商業的本質產生的,商業不應當是「糾紛和敵視的最豐產的源泉」,而應當是「各民族、各個人之間的團結和友誼的紐帶」(參看《國富論》第4卷第3章第2節);理所當然的是,商業總的說來對它的一切參加者都是有利的。」

但是他作為乙個黨員,顯然沒有學習過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提到「總而言之,商業是合法的欺詐。」

所以,從馬克思的角度出發,馬雲是在說「合法的欺詐就是最大的公益。」

我想,全社會作為公益事業的受益人,都不太願意享受這種被合法欺詐的感覺吧?

9樓:xiaoyangwang

「你們吸乾了無產者最後的一滴血,然後再對他們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滿的偽善的心靈感到快慰,並在世人面前擺出一副人類恩人的姿態(其實你們還給被剝削者的只是他們應得的百分之一)」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2023年)於《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10樓:多頭小孟

慈善是本不必由你去做的事,你主動去做了。比如你現在想睡覺不需要開燈,但是為了方便其他人主動去開了燈。

責任是法律或道德要求你去做的事,你做了。比如今天輪到你負責開燈,你去開了燈。

功能是你去做一件事,這件事必然帶來的影響。比如你現在基於某種原因想按下這個開關,但是你按了開關燈就會亮。

商業所帶來的種種好處,是進行商業所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能帶來好處才允許商業存在的,這明顯是一種功能。

這些資本家,連責任都不願擔,還想把自己的功能包裝成慈善,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11樓:李榮民

這麼大個逼乎居然沒有人明白為什麼說商業才是最大的慈善,看到馬雲被這樣誤解我是真心覺得悲哀,這大概就和美中國人高喊逮捕比爾蓋茨一樣吧。

12樓:一坨

馬雲的話乍一聽似乎沒問題,但細想說商業是最大的慈善是天然的,高人一等的把資本壓在人民頭上。這種施捨的態度竟然還有人為之辯護,著實可笑。自由主義的唯一結果就是資本社會,後果就是階級固化,剝削和壟斷,回歸奴隸制。

這是反發展潮流的,是必然行不通的。

從長遠的角度看,只有共榮的才可持續,零和的發展到最後必然通過革命的方式歸零或變成社會主義

13樓:魯卡君

商業本身算是資訊資本的定價過程(用貨幣資本消除不對稱) 如果不考慮衝突正規化的話馬雲說的是對的我看他也不像懂辯證法的樣子所以還算誠實飄選·對話集》@快樂二劍飄

14樓:呆偉

薛兆豐經濟學一上來就講商業是最大的慈善。我感覺這話和說設計是解決問題的一樣可笑。藝術也是慈善、科學也是慈善,什麼都是慈善,為什麼就商業特殊比慈善還要慈善。

現在我們的人類也就是智人幾十萬年的時間裡都沒有商業也能稱霸地球。商業是個潤滑劑,有了新的技術跟的快的就獲得了新時代的商業地位,就是沒有技術更新,傳統的線下商業也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完整體系。所以商業只是在創造和技術齒輪上的潤滑油,在潤滑過程中獲取中間的利益。

有價值是有,但要說都是你帶來的價值那是商人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15樓:roc

魯迅的《燈下漫筆》中寫道,中國的老百姓要麼處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要麼就處於「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自然比「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要有福氣的多,這就是馬總的「996福報」論的內在邏輯——比爛邏輯。

想996而不可得,自然不如「暫時做穩了996」。

所以,馬總的話你得聽背後的意思。

16樓:曾經滄海

真當中中國人民沒有學過馬克思主義

不懂剩餘價值理論麼?

商業從來都是剝削

而不是公益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是時代塑造了馬雲,人民養活了阿里

而不是馬雲改變了時代,阿里養活了人民

中國還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廣大勞動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允許、支援、鼓勵馬雲們發展企業

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是為了搞活經濟,提公升國力

是為了先富帶動後富,實現共同富裕

是為了向共產主義遠大目標更進一步

顛倒黑白

把赤裸裸的996剝削說成是福報和慈善

警惕!"人民資本家"們

回來了要奪權了

聯合起來!

阻止他們!

一一一一一一糾正不準確的表述一一一2020.5.10商業是交換

能促進財富的流通,優化資源的配置

商品經濟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出現了

資本逐利

資本家必然追求利潤

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被資本家賺取

剝削由此而生

從剝削後賺取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

用於向勞動者施以小恩小惠

美名曰慈善公益

滿足自己救世主般的虛榮

笑話!勞動人民創造的價值

本就屬於人民

一切歸勞動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蟲?

怎麼看待華為年終獎超高,離職人數也那麼多

王冰 華為30多年的經營,現在在職員工17 18萬人,工號都已經到40多萬號了,按照這麼多年的經營來看,華為的離職率不是很高,離職人數比較高,這個很容易理解,這個跟華為沒什麼關係。無論什麼樣的工作都會有人離職,無論什麼樣的薪水也都會有人離職這個是人之常情,跟企業有關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馬雲說過,離職無...

馬雲的演講被罵,你怎麼看馬雲說 商業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

同意,難道給錢才是最大的公益麼?如果不是的話用錢做事情才是公益的話,那麼最大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商業了。你以為是什麼在推動世界,推動社會的呢?商業促使協作,追求利益,創造財富。 王晨曦 這句話本身並不正確,商業是推動公益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公益會讓社會變的更公平,合理,從而篩選很多商業模式。所以二者絕對不...

你們怎麼看待馬雲開黃腔的事。

不一般的一般 人總是自以為脫離了低階趣味,有別於動物,其實衣冠禽獸而已!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道德粉飾自己的原始野性!標榜文明,紙糊的文明!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犯罪發生,不但滅絕非同類,還會滅絕自己同類,動力就是人類的動物屬性驅動!只有敢於正視自己不足的人,才會有勇氣脫離低階趣味! 哈那筆 這是在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