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加拿大鵝遍布大街小巷的現象?

時間 2021-05-06 12:05:23

1樓:褲兜裡的洗衣機

人在多倫多,答一下。之前年紀太小覺得arizia家的麵包羽絨服服好看,就買了一件。誰知道這玩意兒在這個冬風呼嘯的地方根本就不擋風,就圖個好看,保暖效果太差了。

去年覺得我不能再這樣天天又在冷風中了,於是打算買件擋風的羽絨服。Arizia的parka是很多人的選擇,主要便宜,保暖也不錯。但是,重點來了,看了加拿大鵝的售後,發現這東西真的太值了,可以到門店去乾洗,各種終身保修,再加上本身質量也是沒話說,還能不買嗎?

事實也證明,它比那件麵包服不知道暖多少倍,毛領子也是真毛,比arizia看起來fancy多了。恕我直言ariza的parka毛領真的看上去廉價。

2樓:

第一是好面子心態,尤其是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貴的時侯。

第二是周圍環境的影響,周圍都在吹這個,很容易被蠱惑。

前一陣子出去:

買了加拿大鵝的拼命炫耀。

周圍一堆人嘲笑我穿的那麼薄,沒搭理他們,因為周圍沒什麼人知道始祖鳥。

3樓:

我在加拿大的草原三省之一待了七年,上週最低體感溫度零下五十一。這樣極端的天氣情況下,我工作了一年之後才買第一件鵝。也就是說我前六年都是穿別的衣服活下來的。

穿其他的羽絨服,活下來完全可以。

穿鵝可能就是裡面不用穿這麼多層了,不是100%必需品,代替品大把。我買主要是朋友買錯size,低價轉讓給我了,我才會買。

所以我至今都不明白,國內除了極寒地區,為嘛要買鵝,穿著不出汗嗎?不熱嗎?不燥嗎?大幾千買啥不行。。。

4樓:

座標加拿大

發現大家其實不管亞裔還是留學生其實當地人男女老少穿鵝的人也不算少貴是真的貴

但噶拿大一年一般時間幾乎都在過冬在體感零下快四十度風掛的扇人巴掌的每天上學裡

有一件鵝也是真的保命 (卑卑微

5樓:

前兩天剛從la這種沒冬天的地方跑去芝加哥玩,走之前發現一件ralph lauren打折大衣99刀,買了。女票買了個60刀的雜牌。

然後零下快10度走起外面我倆都覺得也完全足夠了(就是腿冷)

總是就是很吃驚,發現這邊遍地都是穿加拿大鵝的人,可能走街上十秒出現乙個這樣的概率吧。絕大部分是白人,後面才知道這衣服差不多上千刀一件。我就???

至於嗎??目測材質和樣式似乎和我那件99的也差不太多??可能質量更好??

還是真的有錢沒地使兒??

6樓:

我也很奇怪。。上海穿鵝的比北京多很多。。上海穿鵝我覺得很容易冬天一身汗啊,不像北京暖氣足,進室內外套一脫只穿t桖就行。。上海到室內,就穿個t桖不被凍死。。

不過大鵝明星穿的多,潮嘛,marmot什麼的都不咋好看

7樓:屎殼郎

在加拿大的時候我穿鵝是因為我怕冷

在上海的時候我穿鵝還是因為我怕冷

其實我那麼多年一直穿鵝就是因為懶。不管是在加拿大還是上海,我出門基本都是裡面一件短袖外面一件鵝。鵝在我這裡的作用就和雨具一樣的,是冬天的一種工具,防止我冷的那種。

我也是不知道為啥一件防寒的衣服也能富有別的含義。你真要說貴,比鵝貴的羽絨服多了去了,鵝還真不算啥。

8樓:

對於中部地區今年冬天最低零下三攝氏度的溫度來說,穿大鵝的真就應了一句話:不是假就是虛啊……

我四級防寒的還在家放著呢,街上反倒看到不少男士穿五級的= =|

那些買假貨的人也就安慰自己罷了

9樓:

我是很想不通部分人為啥看見別人買個啥東西都說裝13這個事兒

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做效用函式,每個人的效用加權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哪有那麼多閒心去了解含絨料、產地、保暖程度這些指標?買個有保障有售後的大牌不省心嗎?

你覺得別人花這麼多錢在羽絨服上是裝13,別人覺得你花那麼多錢配電腦是裝13,這日子還過不過了?這和時薪有啥關係?別人只是覺得花在衣服上的錢值得願意省錢給自己添件好的咋不行了?

像我覺得家裡書房最該花錢裝修好一點其他地方可以省著點,客人來了看了書房說「你書房裝這麼好裝不裝啊?」

那寧咋管這麼多呢

另外還有個經濟學概念叫邊際效應,寧覺得貴的東西說明這錢對甯的邊際高,但別人時薪高對他來說這錢邊際低,寧的裝13在別人那可能是勤儉持家沒整一身RO算低調了。畢竟俺村兒裡出來還覺得寧們這些城裡人用洗衣機真裝13,有這錢我能手搓個多少衣服了。

更何況外中國人也穿啊,哪來的統計指標穿的90%都是華人?寧這麼閒蹲兒街角乙個乙個數數一天算出來的嗎?

另外,我座標北美,也真沒見過滿大街華裔穿鵝。不過倒是有時候覺得,出國中中國人、亞裔和美籍華裔真是互相看不起互相黑,真就異端比異教徒可惡唄。亞裔在抱團上真的比白皮黑皮三哥差很多。

10樓:快樂的明天

年前剛剛去了大鵝店在加拿大的專賣店,裡面其實也大多是中國人,就看見了乙個老外,今天我們這兒零下22度,大鵝保暖好,所以有這個需求,國內尤其是南方,穿了會不不太熱?

11樓:吊打小學生

爸:閨女過年了,給你買個鵝。

我:買那個幹嘛,我又不愛吃。

爸:我說的是加拿大乙隻鵝。

媽:不買,還不如再給閨女買個貂。

哈哈,連我爸媽都知道這個牌子。

12樓:

恩……答主家裡算不上富裕身處南方乙個很冷的省會空氣很潮濕冬季基本0°左右

第一次穿鵝的感受就是

臥槽?這麼暖和?臥槽?這麼防水?臥槽?這麼重的?臥槽?沒一點風?(大鵝裡面有個防風扣)

話說這東西確實暖和……

13樓:Rotandsun

以鵝的保暖效果在以南京為例的燥熱地鐵上擠40分鐘而不昏倒到底是鵝的問題?

還是地鐵不夠熱?

還是穿者都是極寒玄鐵體制?

又還是?

14樓:貧窮使我肥胖

在安省快四年了,冬天還是出國前買的一件波司登,裡面穿一件襯衫或者衛衣。出門上車,下車進屋,大衣到室內脫掉。Mall裡的大鵝專賣店,不黑,基本全是中國顧客。

當年沒車的時候,年輕,冬天連羽絨服都不穿,就棉襖加毛衣加秋衣秋褲。有車以後基本就告別秋褲了。

乙個很迷惑的事實是: 有錢的人可以買車,冬天有車的話就不需要多保暖的外套,所以有錢人買鵝真的是因為暖和?

15樓:公升官發財

我要有錢我也買一件

可惜我沒錢

買的波司登

感覺防風效能還是差點

所以等我有錢了還是想買一件

有沒有人能推薦同樣的抗風保暖能力的其他便宜點的品牌?

要求不高,0度,裡面單穿襯衣或者薄毛衣,在4級風的戶外站一小時不覺得冷就行

其實我想買迪卡農最厚的那件羽絨服的,可惜那個是男款,而且還不是中長款

16樓:火楓林

很抱歉,現在所說的鵝大多是假的,甚至連品級都算不上都破爛貨圖源京東自營

總感覺差了一位數或者兩位數的樣子

以前總覺得身邊的有錢人變多了,沒到冬天身邊的一些仁兄都套上了鵝我一直以為是那種動輒七八千好點上萬的加拿大貨,直到身邊的乙個逗比喊冷(山東冬天能有多冷?)

兄弟,你還真以為大街小巷都是真鵝啊,沒那個事

17樓:RonanRR

錢多選擇少呀。貴點的,厚的就蒙口和鵝兩個牌子吧。非此即彼了羅,穿蒙口的也很多。你覺得多是因為鵝款式基本都差不多,就是難看,一眼就認出。

18樓:

座標上海。鵝絕對是個沒有必要購買的羽絨服品牌。一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一般預設是假的。要是再配個Gucci的包,或者supreme的什麼東西,那簡直假的不能再假了。

19樓:

就是買個logo唄,哪怕設計一無是處。我觀察了下,大部分人的氣質配不上傳統意義上的奢侈品,羽絨服嘛就簡單粗暴多了

現在看到不是太冷的地方穿鵝的,我都會憐憫的看他(她)一眼,內心空虛到需要logo來武裝自己的外在,而且是比較low、hold不住奢侈品的那種

20樓:騅慕

人在加拿大,下飛機一年多了

加拿大本地人基本不穿鵝

倒是留學生,尤其中國留學生人手一件

當然也不是說中中國人崇洋媚外

紐約大街上一到冬天也不少加拿大鵝

啥人種穿的都有

估計就是少見多怪

鄙人多年前購買的優衣庫輕薄羽絨服

穿上它就在加拿大的凜冬裡無所畏懼

當然這也不是世人皆醉我獨醒

而是真的窮

21樓:辣炒蟶子

首先,我生活在帝都,在三九天的時候確實還是挺冷的,前幾天每天-10攝氏度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有件保暖好的衣服的。

其次,我的鵝是在加拿大某商場的專櫃買的,多少錢的話去過的人應該是知道的。

什麼心態呢?就是我需要保暖!

22樓:HeavenL

那可能是在國內或者是你在多倫多溫哥華的錯覺。五年前剛來加拿大的時候加拿大人已經開始反對穿鵝了,因為生產過程不人道什麼的和動物人道主義有關。

架不住我是個中國南方 ,據說鵝很管用我也入手了一件,和稍微好點的winter jacket沒啥區別。工作性質原因在冰天雪地零下十五度的環境下工作十個小時,穿了好多層加了大鵝,反正扛不住,還凍傷了。後來學乖啦,穿衝鋒衣褲,現在毫無問題。

加拿大人本地的穿的多是HH, 火柴棍,北臉,哥倫比亞。亞裔學生穿大鵝的多吧。其實歐美人買衣服很節儉,一件大鵝隨便一千多刀,大多數人下不去手。

再說室內暖氣,室外有車,一件羽絨服或者棉襖就差不多了,要什麼大鵝啊........本地不存在大街小巷都是鵝的現象。

23樓:Lisa Chen

座標加拿大。

首先在加拿大大部分穿鵝的也都是亞裔,或者各種膚色大學生。

我覺得鵝和普通羽絨服最大的差別是,它防水+保溫好。比如我穿那種摸起來絲絲的羽絨服(鵝也有這樣的羽絨服,個人覺得加拿大穿不到)大雪天很容易雪化在衣服上然後衣服濕掉然後很冷,但是基本款的那個鵝雪不會化掉,進入室內和小狗一樣抖一下就掉了。老公原來穿fila的羽絨服,覺得不下雪差不多,下雪還是有區別的。

國內我覺得南方城市穿不太到

24樓:Alex 路以

如果真的需要極端嚴寒條件下保暖,可以選更便宜的迪卡儂。迪卡儂有一款千元左右的,號稱經過了他們零下三十度的測試。

這個我是信的。因為我有一件不到五百塊的迪卡儂滑雪服,寫的經過零下十度測試。我又在裡面穿了件四十九塊的迪卡儂抓絨,在零下二十七度且五級風力的哈爾濱雪地玩了一下午,從一點到五點多。

25樓:小熊麥克

首先,中國的中產階級才出現幾十年,主導力量最年輕的是80後.他們是最後一批見識過物資匱乏,經歷過劣質產品包圍.與上一代(這裡泛指60後及之前依然存活的那批人)依然備戰備荒的心態不同,但也保持了我弱西強,我差西優的基本認識.

我是70後,也深受這個基本觀念影響.因此現在當家作主的中產階級依然追求,甚至有些迷信西方品質.鵝牌便是乙個優質耐用的象徵.

其次,90後,尤其是95後的小朋友就沒有如此痴迷地追這種顏值平平的產品了.他們的價值觀已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與80後產生代差了.這種現象在西方發展歷史中可以找到類似情況,不同的是,他們的代差真的至少差一代,20年左右.

早期的話差更多.而我們的代差是10年不到,甚至我覺得90年和95後都有代差.這個代差是指價值觀,世界觀有較大變化,很多基本理念都變化了.

比方說,更多的95後年輕人是開始考慮動物皮毛,環保因素的,他們也追求高質耐用的產品,但更多考慮顏值和環保了.

然後,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認識也在被變化衝擊中在改變.以我自己為例,我也覺得我的三觀在不斷被洗禮,在動搖,在迷茫.而不是如同正常人類那般五十便知天命了,天變了.

就這個話題而言,我相信主要關注的不是95後,主要是80後與我等更老的傢伙.我們開始懷疑我們的世界觀是否有偏差,價值觀是否有落伍,但我們又過了容易改變的年紀.我們糾結了.

綜上所訴,鵝牌不會繼續這種火爆,這種現象只是特殊時代的產物.和80年代有幾年流行軍服軍褲軍大衣沒啥區別.

如何看待加拿大亞裔男當眾飛踹加拿大老婦人?

問題在於踢奶奶的那個人是亞裔,如果是白人就會做另一種解讀。亞裔明明遭受霸凌的事例太多了,甚至好欺負到被認為挨欺負是所當然。亞裔受真欺負 被擠眉弄眼歧視的時候,白人有過集體發聲嗎?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怎麼白人擺十道就進行切割,亞裔反手擺一道就連坐?大部分亞裔在區分守法和違法白人的時候,亞裔很清楚。到...

如何看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微微笑笑微微 好帥,真的好帥,臉 身高 頭身比 腿長,什麼bug都沒有。這麼多領導人,帥成他這個樣感覺不多。男怕入錯行,感覺他就入錯行了,當然,他去做演員也沒火起來,可能帥的還不夠。但是如果說智慧型,那就有點捉急了.真的是靠臉吃飯。歐巴馬也帥,執政能力好不好的吧,聽他演講至少是能被打動,感覺上還是有...

如何看待加拿大自由黨當選?

這裡有不少是在加拿大的華人,一年下來,有什麼感受?還挺Selfie Trudeau嗎?還覺得anything but not harper?還有兩年才是下一屆選舉。真希望加拿大也分兩個國家,自由黨乙個保守黨乙個,你們自由派就守著你們的寶貝帥哥去,只要準備好交100 的稅就行了,還有要快點改信真主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