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膠片攝影,當下有哪些相對便利 珍稀的條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

時間 2021-05-06 10:20:01

1樓:lsblex

掃瞄算乙個吧,sp3000這種掃瞄感覺效果確實不咋地,不知道用哈蘇掃然後自己去色罩效果咋樣

然後就是一些卷可能絕版,目前能選擇的新卷也不是太多

還有就是機子的維護問題吧,有些機器壞了估計不是很好修

2樓:薛丁格的貓

從經濟學角度講,原來的膠片是市場剛需,也就是說在數位相機問世前,膠片幾乎是最好的二維影象記錄解決方案;但現在不同了,由於數字影象的產生,膠片只能淪落為玩具。市場對待「玩」和「用」的態度不可能相同。

例如說135/120放大機、放大鏡頭幾乎已經全部停產,現在看到可心的就可以考慮入手了,越往後這些東西越舊。135膠片相機除了徠卡也都停產了,120應該是全線停產,大畫幅還是穩健發展。

但是也不用過於擔心,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有需求就會有供給,而且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很多東西更容易得到了,例如說現在自製放大機要比以前容易的多,LED燈板、菲涅爾透鏡、3D列印這些東西的出現使得現在個人就可以製作出放大機。GP3也復產了,隨著物流的發達各種沖洗藥也容易買到。想想父輩年輕膠片一統天下的時代,能像現在這麼方便的買到進口沖洗藥水麼?

雖然現在膠片種類看似少了,但是幾乎在產的膠片都可以買到,以前雖然膠片種類繁多,但是可以買到的並不多。ra4彩色相紙只有富士在生產,但以前有幾個人可以在家裡自己進行彩色放大。膠片相機確實停產了,但是想想現在尼康F6什麼價?

以前這機器是天價,現在是白菜價,而且現存的F6品相好的比比皆是。這麼看現在玩膠片反倒更容易了。所以說,玩的東西,是給人帶來樂趣的,真有一天沒得玩了肯定有更好玩的可以替代它的。

3樓:媽噠媽噠

上圖先我現在有台尼康f2 勃朗尼卡ec 祿來35 已經賣出去一台Mamiya645和佳能ae1

為啥拍膠片呢,膠片機器那種機械感,尤其是全機械的膠片機(我的都不是……) ,每一次過捲,每一次按快門都讓你感覺到很真實;我覺得這個是現在數碼機器沒法比的,他能讓你真真切切感覺到自己在拍照。但是,我真是有點討厭每次要送洗、沖印、掃瞄等等一大堆事情……好希望自己有錢有閒,不然真的有點要棄坑了……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台數碼機器,每次拍照需要過片,快門咔咔有力,我覺得我應該會完全放棄膠片吧

4樓:

我覺得膠片的型號會越來越少,特殊型號膠片越來越少。

沖洗是個技術活,沖洗行業會逐漸萎縮到極個別的領域。

不知道以後電分會很少能做的了。

135沖洗還算方便,120彩色沖洗估計全國已經沒幾家了,我十年前120都只能寄到北京沖洗了……

大多數印刷企業早已不接受膠片格式了,現在菲林這個詞都很少聽到了。連醫院的x光都是電子檔案了

但膠片不會消失,還有無法替代的地方,色彩等特性還有些微弱優勢。

5樓:映像藝塾-東瀛藝術留學

無所謂,膠片這東西,碰不碰都無所謂,畢竟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早晚有一天要消失。

膠片和那些老相機也是,都是被時代拋棄的東西,不用完全不是你的損失。況且膠片還這麼貴,用起來這麼麻煩,後期製作也麻煩,受眾還小,消失是必然的。

膠片數位化多少來說也是乙個愚蠢的想法,不走暗房製作流程的話,又何必執著於膠片呢。形式主義作祟。

還有一些很nb的工藝,因為成本和環境汙染等問題最終消失,這也是必然的,因為社會不需要了。

你去用那些專業膠卷也好,有名的老相機也好,就當懷舊就好了,專業人士也不會用這種落後的生產力工具。

至於珍貴還尚在的東西,就是你怎麼去認真創作的心態了,這和你用膠片還是數字,什麼畫幅沒關係,和所有的器材都沒關係。

6樓:毛晨

如果膠片攝影不需要一整條不是很簡單的產業鏈(膠卷、藥水、沖洗裝置、機械相機)來支援的話,應該會長期存在下去,就像現在很多人用毛筆寫書法一樣。

但因為維持這個複雜的產業鏈(膠卷生產和沖印服務都需要客戶量來支撐)越來越難,邊際收益越來越低,退出歷史舞台是必然的。

就想說現在還有人在用算盤,但沒人用手搖計算機和電子管計算機了,雖然手搖計算機比算盤晚出現了一千多年。

7樓:大成攝影

純屬杞人憂天

我現在幾乎只拍膠片,從來沒有想過它會不會消失。

所以當下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該去做什麼

這是最實際的。

做乙個行動領袖,而不是意見領袖。

喜歡膠片就去涉及,在你有生之年絕對不會消失,再說了也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

沒有什麼可惋惜和焦慮的。

解決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如果它會消失,就抓緊去玩!如果它不會消失,就不急著去玩是這個意思嗎?

問問自己。

8樓:有限遠

準確的說,你這個問題應該是「關於商品化膠片攝影。。。。。。」,在工廠生產的商品膠片產生之前的好長一段時間,攝影師都是自己製作膠片、自己製作沖洗工具,甚至自己做相機,現在還有很多攝影師這麼做,商品膠片和附屬部件停產,對真正的膠片攝影愛好者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影響。而且我也不認為掃瞄的東西算膠片攝影,那只不過是掃瞄器攝影。

自己連暗房都沒有的,也不算什麼膠片攝影者。

9樓:南京丰悦虞定遠

當乙個熟悉的事物慢慢消失時我們傷感。

當乙個老事物慢慢再現時我們歡喜。

其實這些情緒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的的體會。

膠卷從淡出到回歸,更多人的是當做新事物的獵奇。

看似紅火的市場有多少老手藝人在圈內?

千奇百怪的色調中你再也體會不到那份嚴謹的工藝流程和標準。這是一種悲哀!!!

「毒」害的是一群人。

10樓:原野追逐

暗房放大畢竟大部分人沒有條件去玩的,數位化流程下,哈蘇x5已經停產了,雖然市面上保有量還是可以的,但畢竟也是個機器,壞一台少一台…

關於膠片攝影,有哪些膠片已經停產或者準備停產?有哪些膠片堪稱經典?

停產消失的膠卷太多了,只能說說我嘗試過讓我自己中毒的反轉片系列,以下都是近兩年自己拍攝的過期停產片,效果肯定比不上當年新鮮,看個意思吧 kodak ektachrome100D 反轉電影卷 5285 真的太毒了,心中No.1 恰到好處的飽和度和 相對於其他反轉 較強的寬容度,我們都知道kodak電影...

關於攝影,現在還有購買膠片時期的老鏡頭的必要嗎,相同價位相同焦段的鏡頭是新頭比較好嗎?

沈其卓 如果你是追求高價效比可以考慮,但是由於老鏡頭當時主要是為膠片相機設計的,所以換到現代數位相機上可能會有些問題,比如崩邊,畫素喂不飽導致畫質肉等。所以有條件還是入新鏡頭吧,畢竟鏡頭設計,鏡片切割製造工藝和鍍膜技術都是與時俱進的。 Waqira 0 何為老鏡頭?特指手動對焦時代的鏡頭的話,那麼1...

當下有哪些看似正確的思想 道理 邏輯?實則害人不淺的!

Excel Brain 1訥於言,敏於行 後半句正確不一定要前半句為基礎,不能成為嘴笨不會溝通的藉口。2要專注。其實就是固執的同義詞,改變就要變,要靈活調整,人生才能豐富多彩。3極簡主義,同上,一出生就死去是最極簡的生活,有什麼活的意義 李澤宇 提供乙個答非所問的答案吧,樓上各位的回答都很好。人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