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童用品廣告總喜歡用外模或者混血兒,這是崇洋媚外的體現嗎?

時間 2021-05-31 06:57:17

1樓:

說句不負責任的話

我覺得外國小模特或者混血兒,特指黃白混血

高鼻深目,膚色白皙,上鏡

亞洲人五官不算立體,再加上寬屏一拉伸,顯得臉部特徵更不明顯有個中國混塞爾維亞的小模特,叫葉祖銘

初見覺得有點像維塔斯,塞爾維亞是東歐國家,他有很典型的斯拉夫人長相的特徵

拍攝服裝廣告,燈光一投射下來,在眼部形成陰影,同時眉眼標緻,給人深不可測心思如海的感覺

大概大家也是迷戀這種感覺吧,洋氣

2樓:雲岫

中中國人一向喜歡新鮮沒見過的東西,好奇心也重。各種接受度也相當高。以前見的少稀罕唄,何況本來也是不同風格的美,古時胡姬旋舞也引領過首都風潮。

沒什麼好奇怪的吧。不能接受別人家好東西的古板守舊才是要不得的。

3樓:左伊伊貳

不是崇洋媚外!不是崇洋媚外!不是崇洋媚外!崇洋媚外是個很嚴重的貶義詞,請不要輕易給大眾扣這個帽子好嗎?!

用外國寶寶面孔的品牌想表達的無非是,外國娃也在用的品牌,媽媽們放心買。廠商再用幾個英文網頁捏造在歐美日韓的「總部「/「研發部」/「市場」,聯合某度導航搜尋到指定頁面,舒了一口氣的媽媽終於找到了放心產品。

這些消費者媽媽們,對三鹿事件還耿耿於懷,知道國內市場無監管,於是寄希望於她不熟悉的外部世界。正好這則廣告吸引了她。

你說這這天一無縫的陷阱,對於無其他選項的媽媽們,哪有不掉下去的呢。

非寶寶用品也用外國模特純粹是利用消費者物以稀為貴的心裡咯。現在大眾普遍的審美是歐美人的立體輪廓好看。對廠商來說,外模是比上線明星便宜又好用的工具。

當然隨著越來越多人走出國門,越來越多人投身質量監管行業,這種現象無疑會改變很多。希望那堵無形的牆早日被解除,資訊實現透明。

4樓:李兵

上公升不到崇洋媚外。

兒童用品廣告使用小朋友演員或形象代言人的話一般考慮的首要條件就是夠不夠萌夠不夠漂亮!混血寶寶在顏值方面的條件比較突出,都有洋娃娃的即視感,大大的眼睛亮亮的萌萌噠比較討喜,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龍和古天樂那個電影叫什麼寶貝來著,裡面那個小寶寶演員也是混血寶寶,確實有眼緣,吸睛!

再有一方面呢因為國內兒童用品安全性總是令人堪憂,很多品牌選擇把自己包裝成擁有國外技術加持國外品牌背景或者乾脆來自國外的這種策略來應對,所以使用混血寶寶也能很直觀的來傳遞這一點。

大概如此。

為什麼公尺粉總喜歡用引數攻擊其他手機而忽略了實際體驗

因為比體驗的話,華為更慘。小公尺2012年出品的公尺2,2013年出品的公尺3,到現在還活躍在廣大使用者的手中。同時期的華為手機在哪兒?乙個用不了多久就不能用的手機,還好意思談什麼體驗? 因為V8的硬體引數中一直對EMMC到底是5.0還是5.1含糊其辭 實際上就是沒有官方廣而告之的說明,只有買家諮詢...

為什麼醫生總喜歡用嘲諷 厭煩 訓小孩的口吻教訓病人

因為這樣方便,你如果不爽,可以不看在家求求佛,就像非典來了,醫生個個都是天使天神了,說白了對某些傷醫的白眼狼,教訓你算對得起你了,不然說了也不聽,叫你不幹什麼還要幹,醫生在治你再那邊繼續禍害自己,不訓你訓誰? LLIvy 首先我不覺得醫生是服務人員,一定要對所有人笑臉相對,不過像是日常生活中說話語氣...

愁是一種什麼生理體驗,為什麼古人總喜歡用「斷腸」來形容一種惆悵的感覺?

肺腸相表裡,如同肝膽相照的關係一樣,是統一的乙個迴圈圈 憂傷肺,即憂傷憂愁時,肺經會起明顯的反應,也可說肺經為 憂 這種情緒的主要通道,例如 紅樓夢 中黛玉最後咳血而死或很多書生文人都因憂愁過度而得肺病,以及肺氣虛時,大腸也無力排便 而又因肺經與大腸的緊密聯絡,當 憂 生起,則刺激肺經進而影響到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