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e生保百萬醫療能替代重疾險嗎?

時間 2021-05-30 22:43:21

1樓:高媛媛

NO,它不是同一險種,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樣,百萬醫療是報銷住院醫療的,只報銷合同條款約定的費用,除了社保報銷後,還有乙個免賠額,而重疾險是用來補償生病住院後沒有工作導致收入損失,是按保額一次性給付的

2樓:保什麼

這個問題,說白了,其實常人都會這麼想,百萬醫療險那麼便宜,為什麼還要買幾千上萬的重疾險?

那到底類似於平安e生保20年期長期醫療險能替代重疾險嗎?

說乙個案例,女性,32歲,甲狀腺癌:

1.7萬醫療費,醫保報銷7000元,佔比41%。

那同比例放大,花費17萬呢?

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醫保僅報銷7萬,自己支付10萬元,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這筆花費呢?

基於此,平安e生保這類商業百萬醫療險就有了其存在的意義。

但也不得不承認,隨著醫療技術革新,越來越多疾病被攻克,未來,癌症都有可能被攻克。

那試想這樣乙個問題:住院期間有醫保、百萬醫療報銷,出院後呢?

顯然,不可能直接上班吧?!

短則療養半年,長則幾年之久,那這期間的家庭開支如何彌補?

而這,或許才是重疾險的真正意義:補償養病期間收入損失,維持家庭正常生活。

所以,醫保、百萬醫療、重疾險三者作用不同,無法互相取代。

當然,最後買什麼保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錢、健康狀況。

我們當然希望擁有完善的保障,但很多時候受限於預算,確實無法盡善盡美。

所以,如果預算實在有限,可以優先配置醫療險+意外險,至少保證醫療費不會讓整個家庭垮了。

但不管怎樣,醫療險跟重疾險適用場景和作用不同,並不能彼此取代。

3樓:趙大姑娘

不能。各有所長、各有優劣。

醫療險解決的問題是:在醫院產生的醫療支出;優勢:保費低保額高、住院就能賠付沒有具體的疾病要求;缺點:

續保不穩定、健康告知嚴格、既往症易產生糾紛、無法解決因生病導致的收入中斷和家庭經濟損失。

重疾險解決的問題是:因病導致的收入中斷和家庭的經濟損失補償;優勢:長期保障、可保障終身、符合條件就可得到一筆大額賠付,不限制資金用途;缺點:

有具體病種限制、可能出現保額無法覆蓋醫療費用的情況(比如買了50萬保額,結果幾年下來看病需要100萬);

兩個險種本身的定位就不同,屬於互補的型別,不能期望用乙個產品解決所有問題

4樓:徐三木

醫療險替代不了重疾險,重疾險也替代不了醫療險,兩者互為補充。

只買重疾險,對疾病保障範圍太窄,很多疾病都沒有保上。

只買醫療險,雖然疾病都保上了,但很多花錢的地方沒保上。

比如患重疾不僅僅是醫療費的問題,很多人也許再也回不到工作崗位了,即使回到工作崗位,收入也會嚴重影響,想要像以前一樣生活,沒有一筆保險金不行啊。

如果保費預算不是太緊張,建議買醫療險+重疾險的組合,如果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就買醫療險吧,畢竟先活下來才能談以後活得好不好。

5樓:Kammy家美

怎麼可能?

醫療險只能解決人在醫院裡的藥費住院費報銷問題。

而重疾險是解決生活費、出院以後調理費用和停工期間的所有開銷費用。一筆錢賠下來的。

如果能替代,那就不貴出現兩個形態的產品了~世界無萬能,包括保險也沒有萬能產品。

6樓:心兒

不能醫療險是報銷性質的,好比會計,拿著醫療費用單子給你報銷。

重疾險是給付性質的,好比銀行,雙方簽約後,後期達到合同約定,拿著證明去銀行申請取錢。

7樓:明亞保險經紀潘

不能,醫療險是報銷實報實銷

重疾險是彌補不能高強度工作的收入損失

8樓:武漢明亞周靜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如果百萬醫療能夠解決大病的問題,就沒必要花大幾千甚至更高的費用去購買重疾險了。

1.百萬醫療的費率不固定,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長。

2.續保也不是那麼的穩定,而且許多的百萬醫療都會對身體情況有二核、三核甚至更嚴苛的條件,並且在核保期出現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告知保險公司,後期發生理賠也可能會拒賠。即使產品續保責任再好,萬一產品停售,而身體也出現問題,想再買其它產品可能性也極小,甚至為零。

3.即使產品一直可續保,所有醫療費都能報銷,但發生重疾後導致的誤工費、營養費也沒人報銷。如果還有房貸、孩子的教育支出等其它的開支,錢從何來?

原本重疾險起源也是一位醫生,他看到許多人因為重大手術成功後,卻因為家庭支出的壓力,不得不馬上投入到工作中,最後還是無法挽救。他也感嘆作為醫生可以治病救人,可以挽救病人肉體的生命,但卻無法挽救乙個人的經濟生命——許多人在術後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以及尊嚴。

所以重疾險,其實也是收入的補償險。不可替代。

9樓:小黑帽

不能不同的保險產品保障的範圍不一樣

第一選好自己的需要規避的風險問題,即保險保障範圍第二保險產品並不是保障的額度越高越好

第三每乙個產品有不同的保障範圍:每種保險產品之間都是互補的關係,沒有替代關係

一張圖看懂醫療和重疾險的差別

10樓:斷橋的雪

我先回答下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醫療險是給醫院的,換言之,你在醫院看了多少錢,拿著發票給你報的是這個醫療險,看多少報多少,實報實銷,看了10萬就只能報這麼多,不會因為買好幾個醫療險而多報銷1分。重疾險是給自己,家人準備的,一般符合條款,買了多少保額就給你賠多少保額,可以在ABC公司各買乙份20萬保額,出險每家都能賠,總共可賠60萬,這筆錢怎麼支配是我們的事,可以還房貸,車貸,用於教育支出,生活開銷,是給養病期的我們的收入補充

11樓:韋敏

不能,給付形式不一樣

舉個例子,生病花10萬,醫療最多給你報10萬,還得扣除你的免賠額,如果重疾保額有30萬,那麼就給你賠30萬。

而且醫療涉及到續保問題,重疾的話買了就不用考慮這麼多了

12樓:保險小三

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如果是中青年,還在上班掙錢階段的人群,不能只選擇醫療險,畢竟醫療險是用來報銷住院醫療的開銷。不管你花費多少住院醫療費用,頂多保險公司幫你報銷掉,但是起不到彌補作用(免賠額之外);

而中青年階段的人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的,一旦本人因大病住院醫療,則代表在大病未癒期間,是不能上班掙錢的,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家庭生活開銷還會繼續,還因為有個大病的病人,開銷也會加大。如果沒有收入,那家庭就會面臨困難。

所以這個時期的人群,一定不能只靠單獨醫療險。

如果是老年人,體況還可以的情況下,就直接考慮醫療險吧。一來有些老年人不一定有醫療險,有的可能有社保醫療,但是涉及到進口藥或自費藥還是要自費,所以建議用商業醫療來做補充。

但老年人這個時候因為年齡大了,如果買重疾險保費較高,就不太建議買了。當然,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買特定疾病重疾險,比如防癌險或心腦血管重疾險。比重疾險要便宜很多,當然保障病種也會比重疾險少一些。

所以百萬醫療是否能替代重疾險還是看個體情況,不要一概而論。

13樓:老何說險

任何百萬醫療險都不能替代重疾險,包括平安的在內

因為百萬醫療險是報銷醫療費的,重疾險是補償收入的,定位不同,作用不同,無法互相替代。

百萬醫療險能階段性報銷嗎?重疾險保額不夠,是再買重疾險疊加呢?

侯會軍 1,我愛人給我和她買了太平的福瑞康終身重疾壽險,每年一起差不多交1萬5。保額分別是30萬和20萬,我感覺這保額好低,咋辦?可以補充定期消費型產品,拉高退休錢的重疾保額。2,如果再買個百萬醫療險補充一下就夠了嗎?還是要再買個重疾險疊加,那費用就挺多了。無論重疾險保額是否足夠,都應該購買百萬醫療...

醫療險的保額比重疾險要高好多啊,為什麼重疾險還有存在的必要?

Z.cy 因為光有醫療險,你可能依舊沒法自己照顧好自己。確實,醫保 單位補充商業保險 醫療險 可以覆蓋大部分的醫療支出。但是問題在於 日常生活開支,誰給你?揹負著的房貸,誰去還?孩子的教育金,誰來賺?如果這些對於你來說不是問題,那重疾險對你來說確實沒啥用。 雲起 首先,重疾險和醫療險差別很大。重疾 ...

其實定壽 不含身故的消費型重疾險 百萬醫療險才是最全面價效比最高的保障組合,大家怎麼看?

洪小洪 那到年齡了,消費型重疾結束了,還能再買到合適的重疾嗎?比如七八十歲的時候。如果買的比較早,五十幾歲六十歲到期,再購買重疾,費用會不會也比較高了?而且身體情況是否能買到合適的產品? 呆保兒 買保險要看預算,也看理念,每個人想法不一樣。預算有限而願意接受消費型保險的人會更容易接受這種組合。但是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