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可以看成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嗎?

時間 2021-05-30 18:30:22

1樓:無尾魚的遊

肯定不是,斷捨離更多的是對現實的正視而不是迴避。斷捨離中捨棄的,是不適合自己的囤積物,留下的是最適合自己的東西,這是乙個需要不斷和自己對話,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

2樓:

其實是的。人類天生喜歡有序和可控。

面對無法控制的外部世界的無序,只好躲在小小的空間裡反覆追求有序來獲得內心平衡。但是對現實世界影響有限。

只要看日本這麼愛乾淨,越來越喜歡研究斷捨離也絲毫阻擋不了國力日漸衰落的事實就知道了。別國都在拼命研究新科技,你呆在房間一遍一遍收拾,除了內心開心一點,看著整潔一點,本質上又有什麼用?

當然,整潔乾淨給人形式上的好感會非常強烈,因此還是有它的價值。比如世界盃哪怕明明輸了,只要打掃更衣室,就會獲得狂潮般的讚美。那都是很多人不分析什麼叫核心競爭力鬧的。

3樓:

小時候家裡窮,經常穿別人穿過的舊衣服。

我媽為了攢錢也經常是什麼都不給我買,導致在我有朝一日能夠自己掙錢以後不停地買衣服,買到嚴重超過所需,僅僅是為了滿足我貪婪的慾望,我拼命的想給自己最好的,以至於可能有時我並不需要那些。

所以斷捨離不是一種逃避方式,這才是。

4樓:斯蒂文

現代人容易焦慮,我分析,源頭在於人們對關係維護的惦記,擔心,以及對無法掌控這些關係的恐懼。這裡說的關係,分為兩種,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品的關係。 所以段捨離可以理解為對不必要維護的關係的切割。

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我定位明確的過程,不能理解為逃避。

5樓:

最近我也在看這本書,

當然,斷捨離的物件是指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留有某些美好回憶的物品可以不在此列;

其實呢,就算扔掉也沒什麼大不了,會有短時間的可惜,但會拋下長久的心靈負擔,我珍藏了10多年的書信,包括情書,被我同學一下全扔了,現在想想也沒什麼了。

最近我扔了不少東西,包括舊家具,扔東西的感覺很爽。

不可否認,拋棄對物質的依賴,追尋內心的充實更有意義。

斷捨離是一種浪費嗎?

大師兄快樂一家人 扔物品確實是一種浪費,但是浪費的根源和起點不在斷捨離,而是買本身。在買下東西的那一刻,浪費就產生了。大多數的物品是貶值的。就算不貶值,打掃時間,收拾時間,空間的浪費,都會讓這個物品比買來時更貴。越擁有,越貴。因為你的時間也是錢。還有,人們對失去過的東西會有一些印象,甚至在回憶的時候...

想要斷捨離,第一步卻發現斷捨離之前要買一堆斷捨離需要的東西,反而使得更加迷茫斷捨離了,如何控制?

大師兄快樂一家人 我經歷過這個階段,吃了很多虧,花了很多冤枉錢 買了許多 不必要 的收納工具。廚房上加了乙個收納櫃子,經常撞到頭。買了一堆無印良品的收納工具,衣架,櫃子,放首飾的盒子等。都是煩惱多過收納的用處。唯一還有一點用的,是幾個框子,但是這個替代品也有很多。覆盤後仔細反思了一下 實質上,是真的...

斷捨離前的一天,和斷捨離後的一天有什麼區別?

生命中的人和事分成兩類。有關的,重視並優先匹配時間和精力。無關的,一笑而過,並不投入任何時間和精力。還有一種就是可能有關可能無關的,隨心隨喜隨性而為即可。前一天,覺得什麼都很重要,後一天,覺得什麼都可以放棄,最後放棄的部分是自己最主要的。斷捨離這種理念還不錯,可以讓自己簡單一點,不用特別累。雖然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