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乙個國(境)外親戚是什麼體驗?

時間 2021-05-29 23:40:57

1樓:

我不止乙個,父母還有乙個姐都在燈塔國,而且已經過去很久了。

感受就是,煩死別人問:那你怎麼在國內?

有什麼好奇怪的,你感受不到國內的樂趣,我能啊。東西好吃,說話好聽,晚晚歌舞昇平,有啥好出去的。

然後就是去看他們很累,過年都出去玩,沒有去誰家過年的麻煩。要不約乙個中間的地方,歐洲啥的,大家去那裡碰頭。(對菸民來說,長途飛機是酷刑啊)。

還有就是好像家都有幾個備份了。我姐家留個房間給我,我媽家留個房間給我。哪天國內玩厭了或者玩不動了,拎個包就閃人了。

總的感受就是,清淨,自由,天高任鳥飛。

2樓:法蘭西牛角包

首先從我媽媽那輩說起吧,我外婆那邊好多親戚嘟在香港,媽媽說她讀書的時候文具,衣服嘟是親戚從香港帶回來的,因為是廣東的鄉下地方,那個時候我媽媽穿T恤,用日本斑馬牌文具同學羨慕得不得了,我媽媽說用現在的詞就是同學中富二代一樣,當時家裡的電飯煲,甚至電視,餐具好多嘟是從香港帶回來的,再後來香港的親戚去了美國!加上已經是我外婆那輩的親戚了,所以就各奔前程,沒什麼聯絡了!

然後我爸爸那邊,我爸爸的大伯40年代去了泰國,70年代去了美國,再後來就沒有訊息了,這些聽爺爺說的.我爺爺是50年代去香港謀生的,後來回到家鄉!

3樓:Never

站在「我就是那個國外的親戚的角度」強答一波:

我真的沒有錢真的沒有錢

不要向我借錢!我每分錢都是辛苦打工賺來的!我打工打的還有輕微抑鬱症!我在國外過的真沒你們好!

親戚朋友們不要指望我!不要指望我!

關係好的我自會回國帶東西。其他人為啥不帶心裡沒點b數麼。

留學不要問我,你們孩子啥水平自己心裡沒點b數麼。

還有... 我想對家裡的老人說: 外面很辛苦,很累。

但是我沒法回中國。我也想多回家看看,可是我沒有時間。國外不亂,真的,不要總是擔心我。

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過的真的挺好的,有吃的。國外不是啥都沒有,我沒有又瘦了。

唉,你別看我這麼憔悴。我挺好的,真的,挺開心的。別惦記我。

4樓:

姑姑一家08年技術移民到加拿大現在在美國

我還在國內時姑姑每次回國或是拜託老鄉捎東西都會給爸爸媽媽和我帶很多在當時看來很稀奇的零食、衣服、ipad等等

現在我在美國讀大學吃穿住行全在姑姑家

這真的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弟弟妹妹也把我當成他們的家人

雖然也會有一些煩惱畢竟不是自己家

但總體來說沒有姑姑我肯定不能來美國讀本科

5樓:Xiuquan Yu

大企業高管,全鎮最高收入家庭,因為沒在漢堡買房,一直租大好死,也不會理財,稅收又那麼黑,所以至今仍然很窮。體驗就是,天下的勞動者是一家,都面臨差不多的問題,哪怕在馬克思老家,準社會主義老牌發達國家。

另乙個區別就是,德國的農民,對比中國的農民,中國農民真是太慘了,過的牲口的日子。

6樓:

以小孩的角度來說長見識啊潮汕人應該多少都有親戚在外面的吧我家是真的超級多小時候經常有各國親戚回來探親會講他們的生活給我們普及他們的國家帶一些奇奇怪怪的土特產來分享 (我90後)

大多數都是由於(太)爺爺奶奶輩他們外出求生 ("紅頭船"?) 然後就落地生根了然後慢慢也把其他家人拉出去了大多數人在當地都過得很好

去年才知道外婆有個一輩子沒見過的弟弟在高棉 86歲的她去金邊和弟弟相見也是很感人了

我真的是去哪都可以有各路親戚帶我飛啊都不用做旅行攻略了哈哈哈哈有時候還可以蹭吃蹭住

哎喲好像語序有點亂我這語文真的是沒救了

7樓:

我聽在香港的奶奶說,她的兒子(我叫他小叔)十年前在澳洲讀書(讀IT,原本三年的課程讀了五年……)然後移民入籍澳洲了,在墨爾本定居,並且有了乙個

七、八歲的兒子,跟香港人結婚。(那時候我讀小學

三、四年級,經常去香港旅遊,一年兩次吧,大概9、10歲的時候。)

在澳洲我也不太清楚他幹什麼的,應該是開餐廳吧……我也沒去墨爾本找過他,因為我問過他,如果我去墨爾本找他的話要自己找房子住,不能住他家……

然而我19歲去澳洲讀書了,但在雪梨……我在澳洲念到大二的時候有加他臉書,手機號是問在香港的奶奶拿的,因為大一寒假的時候回國了,順便去了香港玩……但是我從來沒跟我小叔聯絡過,幾乎十年沒見過面了……

有什麼體驗啊?沒什麼體驗吧,跟國內差不多吧,跟不熟的親戚有什麼好來往的?後來還不是靠自己……

不過我認識的中國移民,到了澳洲後,大部分從事體力工吧,可以說是底層工吧,因為英語不好,沒有澳洲學歷,不過他們在國內地位應該是很不錯的,讀國內211大學的……當然也有少部分是在當地公司工作的吧……反正他們在華人圈生活唄……

我在澳洲讀書的時候,有認識乙個中國移民學生,10歲來澳洲的,已入澳籍了的,但是對學習很不上心……(我也不知道她後來怎麼樣了,反正不是很想讀書的樣子,在我讀大一下學期的時候,她三門課已經掛兩門了……)但是中文講得跟中中國人一樣,混中中國人的圈子……

8樓:

我說句良心話不僅包括親戚認識的人裡2b都出國了top50不要對號入座

abc不要對號入座

但客觀的說從來沒羨慕過移民的哪怕國內再不如意我可以說中文啊我不管跑到黑龍江還是雲南新疆我不用切語言你叫我說英語不是native speaker我不習慣啊

還有膚色。 別給我說沒有膚色歧視這地球上誰敢說自己沒有膚色歧視? 不過都是群慫包不敢承認罷了

9樓:

小時候就以家裡在00年左右從中興華為技術移民出國的長輩為榜樣,碰巧也對IT非常著迷,如今也算可以比肩小時候的榜樣。

只能說家裡長輩的職業經歷真的對晚輩挺有影響的。

10樓:

我家裡面在國外的親戚還蠻多的。乙個姑姑,學醫的,在美國當醫生二十多年了,生了個混血小孩;乙個叔叔,全家移民日本大概也是2023年前後吧,他們家老二是在日本生的,老二基本不會說中文,老大去日本的時候五六歲,10年前後家裡面老人去世的時候我見過兩個小孩一面,完完全全的兩個日本人;還有個姑姑,姑父是搞外貿的,也是2023年前後全家搬到倫敦,那個時候我姐姐正好該上初中,姐姐高中畢業回國時候我見過,能看出來是在國外多年的小孩,很BBC的樣子。我大姨兒子,哥哥四十歲帶著兩個小孩去年年底家裡移民到澳洲了。

12年前說起家裡有親戚在國外很自豪挺有虛榮心的。但其實在外面呆的好不好冷暖自知。在美國的姑姑離婚了自己帶小孩;在英國一家人姑姑姑父其實掙得不比國內多多少,倫敦生活壓力巨大,他們在國內時候再二線城市住別墅,在倫敦有個很小的小房子,移民主要是為了孩子;日本的叔叔一家好像還不錯,但是叔叔他們當時在國內就在北京的日企工作,家裡什麼都在北京,叔叔從小學的日語,現在偶爾公司會調他回國內工作,前些年時候在天津待了兩年,我聽到了也是說日本人挺排外的,可能這兩年好了吧;我哥哥嫂嫂在國內就是做外貿生意的自己幹,很有錢,兩個小孩乙個三四年級乙個該上小學移民澳洲基本為了孩子,因為做外貿生意在澳洲也沒什麼影響。

區別最大的應該是住吧,在國內二線城市高層一百多平,去墨爾本有挺大院子自己能種東西的小別墅,在國內生活所在城市全國榜上有名的北方重汙染城市,在澳洲環境空氣都要好很多。

我個人的體會,哪有什麼體會,誰家沒個有錢親戚,誰身邊沒個有錢朋友或有權朋友或者學霸朋友?羨慕羨慕就完了,日子是自己的該怎麼過怎麼過。

11樓:

我爸的親哥哥目前在美國,

八幾年考上的清華大學,畢業去了日本深造,現在在美國

體驗就是,我從來不知道他這麼個人,從來沒回來過,已經跟國內斷了聯絡

12樓:河間名吃佛雷派

莫名就被推薦來回答了,不過我還真有這樣的乙個【前】姻親。我母親的乙個表哥(大概應該叫表舅)的妻子跟他離婚後改嫁到南韓去了。我最後一次見到這個舅媽還是我兩三歲的時候,根本沒什麼印象。

後來二十多歲時還去過兩次南韓,到過濟州島、仁川、首爾,都沒有去看望的想法跟打算,當然時間上也不允許。

有乙個姐姐是什麼體驗?

御風使神樂 不是親姐姐,卻在我心裡非常重要。有時候人對人的感覺就是這麼奇怪,感覺她內心有種東西是和我一樣的,很多難以言述的東西。以前初中在乙個學校,不過那時候調皮只知道玩。如今我大學了,她也工作了,遠離家鄉。我是個抑鬱症患者,加上遇到了不少事,讓我很是難熬。但是看到姐姐的時候,很多事就想通了。不就是...

有乙個奇葩的親戚是怎樣的體驗?

知乎漫畫 我的外婆失蹤了,準確說是私奔了。有人看到她和乙個年輕很多的男人從小區里走出來,就再也沒回來過。我不情願地,踏上了追蹤外婆的路。這條旅途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就這洋吧 五官不行,三觀不正,素質都沒有的人,是怎麼活到現在。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有理沒理都是別人的錯,永遠都是別人對不起他,過...

有乙個很丟臉的親戚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關雎鳩 和親戚一起坐高鐵.我姨媽,50多歲了還是很漂亮,就是在公共場合不太注意形象.現在正在和她一起坐高鐵,她一邊用最大音量看抖音,一邊大聲和我媽議論,笑聲此起彼伏.我小聲提醒很多次了不管用,只好縮在角落默默看手機。和別人語音外放,大概整個車廂的人都知道她從哪來要到哪去了 並且脫了鞋把腳抵在前面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