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農家女上大學者已被解聘,頂替者為何能有兩套身份資訊?類似情況該如何避免?

時間 2021-05-29 22:18:58

1樓:

我覺得得給受害人高額賠償,並且一定要嚴查,讓當時的作弊的那些人收到嚴懲。要不然窮困的家庭還有信心麼,人家還相信自己的奮鬥麼。

如果不能給這些孩子公平的結果,那就別說「我們的XX是公平公正」,還不如不要立這個牌坊,變成大家心照不宣的灰色操作。

2樓:信威法律

說真的,我也很奇怪,當今社會還有這些擁有「兩套身份資訊」的人。

曾聽說乙個故意殺人案的當事人,在二十年前犯事。直到二十年後,也就是2023年才終於被警察抓到而歸案。

那麼,這二十年間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乙個重大刑事案件、被公安通緝的當事人能安然無事的生活、工作二十年?

還有,這個當事人在這二十年裡,還先後結過兩次婚。

原來,他在犯事以後,就回了老家,改頭換面,重新辦理了戶籍,還有身份證。名字、年齡自然也都跟著改了。

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有太多無法想象的事情。

希望有一天這些事件都能得到清查。

3樓:Just60e

小學初中高中都有這樣的老師。兩個名字。學校所有公文上是被頂替那個人的名字,私下裡叫的是本名。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是冒名頂替的。算是乙個公開的秘密。但是不知道現在都是打卡工資的情況下他們是找到原來的當事人給辦了張卡嗎?

我挺好奇的。

4樓:「已登出」

這種事只能體現出多年前的各種漏洞被投機者利用。首先涉案當事人要處理,就過十幾年乙個也跑不了那種嚴肅並公開處理,其次漏洞要補上,賠償按比例劃分,國家賠償也跑不了。

5樓:大匠

這種事2023年前多的是。

而且確實很多是協議賣身份的。

因為高考也就是01年才開始用身份證報名。到2023年後,對於改名的事才開始嚴格。過去改名很容易。

我就這麼說吧,現在去查2023年前的學籍,大學的,中專的。全部查一遍,絕對驚喜連連。

我怎麼知道的?光我們學校查出來開除的學生,我知道的就兩三個,問題是我們啥破學校啊,都有人想進來。

還有大家知道高校畢業生登記表吧,有學生名字改了,和家裡完全不挨邊的改。要麼是他被過繼了,要麼……

然後10年以後(這個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大概吧),名字不能隨便改了,學籍名更不能改,然後就是有人身份證上名字和學籍名字不一樣,改不過來,到處開證明的。

歸根到底就是早期並沒有人重視身份資訊,又不聯網,導致很容易冒用。

6樓:我凌

應當考慮參考國賠,制定乙個更加廣泛的、追訴有權的賠償體系,我姑且稱之為「社會追償系統」

2.可追索的民事賠償以理論高值為限,所有責任人承擔連帶責任。

7樓:

這種被頂替讀大學的可以通過學信網查出來。但是,我認識好多老師,她們都是改名字,然後頂替別人的名額當的老師。這些老師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怎麼想的呢?這種又怎麼查呢?

8樓:Louis Wang

見過乙個40多歲的人。高考當年也是用手段冒名頂替了另外乙個人上了大學。結果到現在了她依舊還是用的另外乙個人的身份,沒法交醫保社保沒法買保險,活脫脫的乙個黑戶。

9樓:阿武

誒,我也不太懂這個。但是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想起來以前高中老師說,高考可能是這輩子最公平的一件事。

但是又看到這麼多例子,感覺啊公平真的很難做到絕對。只有相對的,總有那麼些特例。不知道為啥感覺很悲傷

10樓:zuan

每個人權利有大小,但每個人都有可能用自己的權利為自己謀利。教育也從未公平過。

但是頂替別人上大學這種事讓人更憤怒的原因就在--

11樓:峽州仙士

如何避免:

增大違法代價:

立法,自該法生效後,發生此類頂替事件,組織者及頂替者最高可處死刑。

他們剝奪的是受害者幾十年走一條更美好道路的選擇,那麼就依具體情況剝奪剝奪者餘生的路,至多整個餘生。

12樓:山治很溫柔

更新:具體細節這兩天我和家裡人聊天得知是這樣的:當年我們這兒政策是復讀生高考加25分。

她本來是應屆生身份,頂替了乙個高考失利後放棄讀書這條路的人的身份。

這個事,被頂替者其實倒沒有受到任何損害,反正本來也不打算讀書了,還拿到了一筆錢。

對頂替者的直接好處是違規拿到了25分加分。

損害的是高考的公平。

我真的很寒心,因為父母告訴我這種事當年多了去了。

以至於直接勸退了很多沒錢沒背景的寒門學子。

原回答:

小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有個女老師,家也在我家不遠處。

有天我媽和我閒聊時說,當年她是頂替別人身份上的大學,然後一路到工作。這在我老家也是乙個公開的秘密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現在也明事理了。按理說舉報查證是可以的,但是問題就在於:不是惡意頂替,而是兩個人當年談好了的交易,賣的身份。

這就很尷尬了,我要真舉報吧,以後在老家肯定是沒法待了,就算我在外面工作,父母在老家估計也會被街坊鄰居穿小鞋。這倆人是乙個願打乙個願挨,回頭兩個人都被處分肯定還都怨我。

做人難。

13樓:遠客

紀委監委什麼時候開始重點查招生辦?

當地只辦了這一起冒名?

仝卓他父親請教怎麼改學籍經辦人員這麼清楚?敢不敢把前後幾年改了學籍的學生都追查一遍?

太陽下沒有新鮮事。幾十年來這個現象一直存在,現在看還將長期存在。

14樓:青山嫵媚

94年我考了上自費生我不想去上結果我同學說要頂替我想想自己用了十幾年的名字別被別人用不舒服沒答應那時候這種事情很多看這個新聞 2023年還有這種事兒嗎? 確實夠黑的

15樓:喝水就能飽

我們法學老師也講過類似的案例。

雖然這個頂替者會受到懲罰,可是這個被頂替的人卻得不到什麼好處或者賠償。

在之前中國出現過乙個案例,是冒用別人的身份上大學,然後她就起訴發現沒有法律可以支援,於是她就用憲法起訴另乙個人了。

這個案件當時特別火,因為中國,憲法是不能用來當成起訴別人的法律使用的,憲法只是個大概,其他的具體的是由中國刑法民法等具體法律條文。

2023年山東某市中學生齊玉苓考上一所中專學校。該學校給齊玉苓發出了錄取通知。齊的同學陳曉琪從中學那裡拿到了招生學校給齊的錄取通知書,冒齊之名上學和工作。

直到2023年,齊發現被冒名頂替後以陳和她父親以及原所在中學等為被告起訴到法院,請求責令被告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不知道現在這個案件能不能成為「憲法第二案」。

16樓:

我們這裡是山東江蘇兩省交界的地方,2023年,我上初中,一天中午騎車子上學路上,看到乙個人揹著包袱,三步乙個頭,從北邊沿著國道一路往南磕過去,聽他跟圍觀的人講,他是山東人,家是農村的,因為考上了學名額被頂了,無處說理,一氣之下準備到我們這邊乙個廟裡剃度出家的,之前還有點不信,真沒想到這麼多年這種事層出不窮

17樓:小花花的西紅柿

教育本身就是乙個普通人打破階級壁壘最簡單的途徑~解聘並不能彌補什麼~失去這十幾年因教育帶來的福利難以拿金錢衡量,但不能衡量不代表可以不補償

18樓:

我小時候,城裡最熱鬧最繁華的街上有個商店旁邊靠牆的地方,總坐著乙個衣衫襤褸瘋瘋癲癲的人,拿個小錘在那敲,嘴裡念念有詞,人很瘦,戴一副眼鏡,隨身擺個半導體。

據說他就是因為高考被人頂替去上大學,氣瘋了。

我根據他當時的年紀推算,估計他高考那會是70年度或者80年代。

那個年代上個大學什麼概念大家應該明白。

19樓:

座標河南,高考的時候聽說過美術藝考的舍友說過,美術畫的好的可能會被別人頂替了成績,而且沒人查......

那時候是13年了,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20樓:豆豆是個好孩子

突然聯想到《人民的名義》裡,某公子(具體忘了)在出境時掏出了一沓不同身份的證件。

可以肯定的是頂替者一定與戶籍系統中的工作人員存在親屬關係或利益輸送,我相信在沒有進行新一代身份證更換以及全國網路互通之前這樣的事情一定不在少數。

其實我們目前的身份資訊系統已經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了,但一定也還存在更高階的操作手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普及教育,提倡全人教育,樹立全民公德才是解決的根本。

21樓:老劉金融

這是一起刑事案件,影響惡劣,要追究當事人和辦理人員的刑事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國家要嚴懲,並且嚴格相應的制度執行、加強監督力度。

22樓:

雖然我是零幾年的大學生,按理說沒有這種情況了。但我老家也有人拿我的身份去冒領了屬於我的補貼。當時交了好多個人資料,結果聽說是被一同屆專科的村幹部家的給領了。

當時家裡經濟條件非常困難,我爸打工受重傷後沒拿到賠償,摘除脾臟動了幾次手術常年臥病在床,全靠我媽想盡辦法賺一點。別的同學上本科的都拿到了這個錢,大家問我有沒有,然而重點大學的我並沒有。那時我自己身體也不好,疼痛在身上,瘦瘦弱弱,我硬是可能400塊生活費,都是有這月沒下月地半工半讀讀完的大學,期間別說談戀愛了,很多事都束手束腳。

對別人來說,幾千塊錢只是錦上添花的事,對我來說,卻不僅僅如此。

後來我就明白了不能像我爸媽那樣,自己的正當權益要自己想辦法保護,而且要及時。而我也絕不能成為這種損人利己的人。

23樓:FeilongZ

遲到的正義是正義嗎?

遲到16年的正義是正義嗎?

遲到100年,等當事人都死光了,再來平反的正義,是正義嗎?

也許,正義始終是正義,但正義這東西,來的越晚,對當時受到侵害的人來說,作用越輕微。

也許正義來了總比不來好,但我們應當寄希望於讓正義更早更及時的到來,而不是因為正義的遲到歡呼雀躍。

24樓:

每次都要靠乙個大的社會熱點順帶著解決一溜問題。如果沒有仝卓這檔子事,冒名頂替的也就冒名頂替了。此次風波一過又一如往常。我感覺很悲哀。

25樓:紅日照小池

有人討厭階級敘事。

可是這件事情,不旗幟鮮明的反對官僚階級,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解決?

期待青天大老爺打蒼蠅嗎?

不要對任何人有期待。放棄幻想。

官僚階級非常強大,只有人民才能打得動,必須由人民來動手。

26樓:

貧困地區好像有賣身份的哦,高考大省買個寧夏,青海的身份,憑藉很低的分數上985.211不爽嗎?

我有同學是這樣的,所有資訊都變成了那個被買身份的女孩子,她自己的名字蠻好聽的,不那麼土,但是只能說那是小名啦,大名還是賣身份那個女孩土土的名字。為了怕別人發現蛛絲馬跡,生活中也蠻累的。可能哪天腦抽把這個事說出來了,然後立刻就能看出她後悔的不行了,以後再也沒提過這個話題了。

畢竟萬一有人實名舉報,她辛苦讀的大學,花錢買的身份就都作廢啦。雖然不公平,但是,咋說呢。買家和賣家各有所得,我們的教育部門也管控不了,就這樣吧。

27樓:

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得找到她背後的人才能弄清楚。即便我們能想到當時的某些可行手段或政策漏洞,也是於事無補的,畢竟時代已經有所不同了,無論如何都要找出真正的實施者。

希望最後不要說時間太久了,無法查證就不了了之……鄭哲瓊:如何看待山東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

如何避免?

①加強網際網路個人資訊管理,最好所有人(至少是有身份證的人)都錄入指紋,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電子ID,入學時不只要看實物材料,更要核實電子資訊。

②嚴抓嚴打類似的犯罪行為,就比如現在這個案件已經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廣泛關注,那麼剛好把背後的操縱者全部一網打盡,進而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十六年又如何!

還會持續關注相關動態,期待本案能早日告破。

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是怎麼操作的?

海上白頭翁 90年代電腦不普及,身份證管理也比較混亂,很多考生連身份證都沒有,那時驗證身份主要是靠准考證和錄取通知書,頂替者先去派出所把名字改掉,用自己的身份證號或者去了高校再辦乙個身份證,都沒有太大問題。進入二十一世紀,身份證管理制度趨向嚴格,但沒有全國聯網,頂替者可以通過賄賂等手段,以原主身份多...

冒名頂替上大學在日本是怎麼處罰的?

和風日本留學袁老師 在日本不管是哪一種作弊 都是取消考試資格和入學資格 而且以後也留底 很難翻身。其實不僅僅在於大學考試 日本社會是乙個非常重視信用和信譽的社會 所以大家也都非常注意這些。至於冒名頂替上大學 這個在日本更不太可能發生 因為日本叫做 全入時代 也就是說所有學生只要是自己想上大學都可以讀...

被頂替的農家女陳春秀再入學念書的意義有多大

Java 題主自己今年剛好也是畢業,經歷了考研 考公 國企 私企,也算了解了一些關於就業的東西,今天又看到 農家女 陳春秀的新聞,就開始思考其重新入學念書的意義何在 通過查閱資料找到了兩條關於陳秀春的資訊 1 84年生人,今年36歲 2 現在職業是幼兒園教師 根據這些資訊開始思考,36的年紀考公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