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在網路上會變得刻薄 暴戾?

時間 2021-05-14 17:11:05

1樓:開門見山

因為資訊交流還不夠先進。

很多人一生只活在乙個地方,所以網上的絕大部分人在交流資訊時都或多或少的帶點「我即世界」的現象。

雙胞胎都會打架,就更不要說把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乙個平台上交流了,爭執、極端化是難免的。

2樓:自盛開

差不多,犯錯一樣要賣單的,一樣要講實力的,刻薄,暴戾應該是網路初哥吧,一樣有安全線的章法和玩法,新手可能不一定全部能摸得清

3樓:陳筠

我覺得乙個真正心地善良、心存光明的人,是不會因為網路就變得刻薄暴戾的那些會因為網路就變得刻薄暴戾的人,本質上也就是刻薄暴戾的,只不過現實暫時沒有給他們這種發洩戾氣的機會

我覺得大家最好出這種問題不要先歸因到外界,先反思一下是不是某些群體本身就有問題

不要覺得網路沒法說話就可以給他們種種無底線言論行為背鍋,人還是得對自己有點要求的好

畢竟人的墮落從降低自我標準開始

4樓:心安乃近

因為他們的真愛粉太少,網上沒什麼人在意他們說了什麼,也沒人關心他們的精神狀態。

如果粉絲到了一定數量,天天有人盯著,有人議論,甚至有粉打錢,有粉求愛求約,這種情況下在網路上即使不變得儒雅隨和,也會忍不住去做一些有格調的事情。

我認識的乙個男網友,之前上網就是為了發洩,沒想到發的內容多了,粉絲多了,吸了一些女粉,還被女粉看出他是乙個心底柔軟還有思想的人,最近他和女粉聊的不錯,攻擊性就小了很多。

5樓:莊石

也許在今天這個時代,人人都希望自己變得「犀利」和「毒舌」,覺得那才是一針見血,但這何嘗不是毒雞湯呢?

這可能是我們誤讀了犀利和刻薄之間的差距,人們總說魯迅的文風尖刻,像一把匕首一樣毫不留情地指出社會的庸俗,如果你只看到這些,那未免太表面了。

魯迅和如今的大V們的最大差距在於,魯迅的尖刻背後的底色是悲憫和溫潤,他對事不對人。

而大V們則是純粹的為罵而罵,宣洩的是情緒,滿足的是自己的虛榮心,即便從表面看你說的理是對的,可卻讓人覺得渾身發涼。

6樓:靈魂獵手

1.所說的話需要負責成本很小,沒什麼顧忌;

2.習慣使然,生活現實如此,網路虛擬亦是如此;

3.現實比較壓抑,乖寶寶;在網路上就像找到了宣洩口一樣。這算一種調節方式,當然不禮貌、過激了這種情況確實不合適。

而實際情況也是,這類人也不過嘴炮,真要當面說或者過激的說要動手,秒慫。

7樓:江渚上

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彼此不熟不認識,口無遮攔沒什麼後果,和實名不實名關係不很大,即使實名一些人也能將某些公眾人物的祖宗三代抨擊得體無完膚。

8樓:暮落成雪Q

我認為與第一次接觸網路時的觀念有關。

這是我自己提出的乙個理論,網民在第一次接觸網路的時候,會給予網路乙個初次印象,而這個初次印象,決定了其日後在網上的表現。

「友誼網路」觀念的擁有者將網上的所有陌生人都當做自己的好朋友對待,因此他們會對其近乎「無話不談」而不考慮冒犯。並且他們對這些「好朋友」的定義是:與其自身有一切共同語言的人。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拿內馬爾舉例子,你看到乙個人長得非常像內馬爾,但是你的朋友不懂內馬爾,你這時是無法將自己的心情分享的。但在擁有「友誼網路」觀念的人心中,網上的所有人都能理解他說的東西,這時他們自然會將心情發表出來。

想象一下,如果在現實中,你和玩守望先鋒的好友一起看一部電影,裡邊有個牛仔打扮的人開六連,這時說一句「麥克雷」大家都能理解。然而在b站上發乙個彈幕「這不是麥克雷嗎」就會被人噴。

發彈幕的人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問題,他就當所有人都是他朋友。

與「友誼網路」相對的是「匿名網路」,即他們不會輕易分享自己的心情,但他們會肆無忌憚的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噴人,因為沒有人認識他。

然而大部分人是同時擁有兩種觀念的,有小部分是「你們都不知道我是誰,但你們得理解我說的所有東西」,這就比較耍流氓了。

還有一種是「不會輕易表達自己的心情,即使匿名卻依然會考慮自身形象而約束自己的話語」的人,這類人是佔比最多的。

9樓:張宇飛

很多回答都集中在一點,網路的匿名性,使人們在網上不再偽裝,暴露真實的自己。

雖然這個觀點沒錯,但我總覺得這不是人們變得暴戾的主要原因。

我堅定的認為人在網路上變得更暴戾更刻薄的主要原因就是隔著一層螢幕,打人的成本提高了導致挨打的可能性降低了。

10樓:TaoZen

瀉藥通過敲鍵盤,來抒發內心壓抑的情緒。

現實中直接表達,會引起別人的看法,可能也會受到自我道德的挑戰。對自身無益,也不安全。

網路匿名,也沒人認識,所以人們更容易表達內在思想和情緒。

11樓:真.空間錯亂

因為現實中尖酸刻薄有極高幾率遭到報復,挨打都是有可能的。但在網上隨便噴都沒人治得了他。

如果哪天網路科技發展到真的可以 「順著網線砍人」 的水平,網路世界將會重歸清淨。

12樓:醉裡挑燈看賤

大多數人的性格都有兩面性,在乙個誰也不認識的環境裡,很容易就會暴露性格中的另一面。

第一,《三字經》裡面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慾望都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相信「人之初,性本惡」

網路也許是爆發性格中「惡」的最佳環境。誰也不認識誰,斷了網,完全就可以和現實生活斷開。

第二,有的人,在現實中過的不如意,甚至很失敗。但是不找自身的原因,只會抱怨社會和他人。在網路裡完全可以做乙個「成功人士」品嚐讓別人失敗、受打擊的感受,從而獲得一些虛偽的「滿足感」。

第三,整體的素質有待提高,大部分人沒有約會理性,客觀,寬容

13樓:想學打鐵的剪輯師

《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偽君子和真君子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夠做到「慎獨」,也就是獨處時也能保持君子的風度。

網路世界有匿名性,在匿名的情況下,由於你的身份不會暴露,所以實際上就是獨處的乙個狀態了,因為你的身份沒有暴露於人前,在這種狀態下,能做到「慎」,是相當不容易的

與其說是他們變得暴戾,不如說是他們本來就是暴戾刻薄的人,只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出於自身利益,他們努力裝出一副親和有禮的樣子而已

14樓:

凡認識蔡先生的,總知道蔡先生寬以容眾;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氣,不嚴責人,並且不濫獎人,不像有一種人的脾氣,稱揚則上天,貶責則入地。但少人知道,蔡先生有時也很嚴詞責人。我以受師訓備僚屬有25年之長久,頗見到蔡先生生氣責人的事。

他人的事我不敢說,說和我有關的。

(一)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乙個同學,長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滿人意的事,於是同學某某在西齋壁上貼了一(寄宿舍之一)張「討伐」的告示;兩天之內,滿牆上出了無窮的匿名檔案,把這個同學罵了個「不亦樂乎」。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為我也極討厭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語意,卻是挖苦他。為同學們賞識,在其上濃圈密點,批評狼藉。

這是一時學校中的大笑話。過了幾天,蔡先生在一大會中演說,最後說到此事,大意是說:

諸位在牆壁上攻擊××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諸君對×君有不滿,可以規勸,這是同學的友誼。若以為不可規勸,盡可對學校當局說。

這才是正當的辦法。至於匿名揭帖,受之者縱有過,也決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則為喪失品性之開端。凡作此事者,以後都要痛改前非,否則這種行動,必是品性沉淪之端。

這一篇話,在我心中生了乙個大擺動。我小時,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誠意」 「不欺暗室」,雖然《大學》念得滾熟,卻與和尚念經一樣,毫無知覺;受了此番教訓,方才大徹大悟,從此做事,決不匿名,決不推自己責任。大家聽蔡先生這一段話之後印象如何我不得知,北大的匿名「壁報文學」從此減少,幾至絕了跡。

傅斯年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風格》

覺解不夠…還是匿…

15樓:

噫想歸納一下:

1 犯我程式猿天威者,雖遠必誅;

2 領導讓我殺雞給猴看,我卻殺狗給雞看,將錯就錯;

3 突然變得這麼刻薄,暴戾,裝逼給誰看?

4 刻薄暴戾還不夠,打點雞血,十倍界王神拳5 我跟女生在公眾場合打情俏,出事了

16樓:

網路這個概括太籠統了,比如他上分別上貼吧、微博、知乎、論壇,他在某個貼吧或者論壇表現得刻薄、暴戾,但是在知乎、微博裡和人溝通時卻很理性、溫暖呢?在對待他喜歡的事物和不喜歡的事物的時候,他肯定會有不同的表現,還有在不同話題的時候,他當前的經歷影響等等各種情況,都可能會給人一種他變得刻薄、暴戾的感覺。我們不應該只用自己一時的感覺,通過乙個人在某一方面的表現,就輕下斷論的給乙個人扣上帽子!

我們完全不知道他生活中的一切,然後僅憑一些言論就認為他在整個網路上都是這樣,而去糾結於這個方面從而忽視了很多。

17樓:

與其說很多人在網路上變的怎麼樣.不如說他本身就是怎麼樣的.而在現實中自我才是最虛偽的

乙個在網路上刻薄、暴戾的人的內心大多數也是刻薄、暴戾的

在現實中反而不得不裝孫子.不敢那麼刻薄、暴戾罷了

18樓:曹彥

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乙個中二。

恰如定格在中學時代那個傍晚,朝霞滿天銀杏葉落了一地,心儀已久的馬尾辮女孩抬頭靦腆一笑,露出了粘在門牙上的那一片韭菜。

你們感受一下。

為什麼很多人在網路上活潑開朗,現實中卻靦腆羞澀 不善交際?

托尼托尼 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是不善於表達的,再加上現在科技的發展人們都多用手機,電腦這些科技產品,網路這個平台很特殊,他可以讓別人看不見你的形象,聽不見你的聲音,只看見你的文字,這讓很多人有了自信。慢慢的,現實生活中,人的組織語言,表達能力都會下降,且決定人的性格因素很多,再加上也許個人本來就...

為什麼網路上有很多人支援以色列?

閒雲老叟 傻瓜唄。我一直以來對猶太人這個民族不感冒,因為這個民族太獨,也太毒。他的教義理論其實侵略性都很強,是真的。一神教的起源就是他們,要麼信我,要麼去死。甚至最早的共產主義的侵略性也是最強的,是真的,我入侵你是正義的,我來解放你來了。一直到了中國,這才被上了籠子,成為了兔子。他們看不到這個民族身...

為什麼很多人出來社會都變得低俗?

一粒 開些無傷大雅的帶顏色的笑話很正常。如果是藉機揩油的,要麼自身生理需求大過心理需求,要麼就是用生理的滿足來彌補心理的扭曲。 陸念安 不是變得低俗,是變得現實了而已。為了養家餬口,為了金錢還有權利的一切因素,到了30歲你還是像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蠢。人在社會身不由己。 卡拉贊的國象少年 物以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