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給父母買東西都無法獲得感謝和表揚

時間 2021-05-14 11:30:42

1樓:

我恰巧今天剛給父親買了生日禮物。

也是一句感謝都沒有,以前也都是這樣。

和父親的關係,那種長久以來的無奈感,也不多說了,說多了又成了「父母皆禍害」類似的吐槽,沒意思。

以前有怨恨,今天只覺得他很可憐,他從來也不會反思,更不會思考此類問題。他的思想境界僅止步於此。

其實原因只有乙個,那就是父母不認可你,不愛你。要接受這個事實哦。

他們只覺得給你吃給你穿把你養大了,就很對得起你了,而已。

我現在也是母親,我不會像他們一樣的。其實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原因。

我們只能接受,然後反思,盡可能不讓自己的後代也難過,僅此而已……

2樓:韓楓

你在成長期時和父母的關係如何?還有,你有兄弟姐妹嗎?父母對他們的表現如何?

單從你描述的角度來看,似乎母親過於挑剔你了,但這只是你這個角度的描述,沒人知道你母親的角度到底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或許母親就是這樣的喜怒形於色的性格脾氣,或許你買的東西就是不如她的意,或許是她覺得你沒事亂花錢,不會生活;

還有就是,在她心目中,她喜歡你嗎?

母親當然都喜歡自己的孩子,但是喜歡和喜歡的層次是不一樣的;做母親的人,通常都更喜歡那個機智靈敏,會說話,腦子轉的快的,這樣的孩子更能帶給自己希望。如果你不是這一類,偏偏老實木訥,拎不清人情世故的,那麼你在母親心中的位置就沒那麼重要。

當乙個人喜歡另乙個人時,他做的事情就都是對的,好的;當乙個人不喜歡另乙個人時,即使他做的有道理,也會遭到否定和責備;

我不知道這個解釋是否符合你的情況。因為每個家庭中成員之間的關係,涉及面比較多,只能給你這些分析,只是一些可能性,供你參考。

你現在可能比較委屈,覺得母親不能體會自己的好意;

無論你和母親的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只能告訴你,家庭也好,陌生人也罷,生活的意義就是看盡人情冷暖之後,但是依然對未來有希望;

你已經盡到力了,其他的,隨他去吧;

3樓:陽光點津

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你對獲得父母肯定的期許,但是父母的反應確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這中間缺少很多資訊,所以在這裡對父母的反應做出解釋很容易產生偏差。

每個人都是乙個獨特的個體,乙個心理健康的人都是自我、環境、他人和諧共處的結果。

在買衣服的問題上,父母的反應與,你的家庭環境,父母的成長經歷,父母的生活狀態,對你的期待,都是息息相關的。

「老人都這樣,習慣就好了」

「為什麼一定要表揚呢?你盡孝心就夠了」

在我看來,這樣簡單的勸解安慰,起不到作用,你的內心還是會為這個問題糾結,有可能在某個時刻迸發出更大的傷害。

看到你的描述我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希望從更多視角了解你,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你的困惑。

每次給父母買東西都不要怎麼辦?

逆熵 父母子女之間最忌諱的就是把自己在做的事認為是付出和好意 人與人之間最難的不是持續的付出,而是真正理解對方要的是什麼,強行的主觀的愛只會讓彼此都感到不適 我是為了ta好啊,一點都不領情!這就為矛盾埋下了導火索 例如小時候父母花錢給你報班買書一樣,他們是真的為你好,但這些真的是你想要的嗎?買的東西...

為什麼我給父母買東西,父母反而說我「有錢沒處花了嗎?交養老費!」?

里理life 很多人都知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的道理,但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有各種藉口,孝順有些時候無法真的落到實處,不是說不贍養老人就是不孝,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出來了一種新型的不孝,看似孝順,實則不孝。在一些人看來,有些老人過得還挺好,兒女們都惦記著,時不時買東西回來,有些...

在大學讀書期間被父母要求給弟弟妹妹買東西例如衣服,什麼感覺 該怎麼做

雜貨鋪一車 這個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如果你自己用的是父母的錢,並且每個月都有魚的話,可以酌情考慮,可以在節假日或者是在他過生日的時候買,如果家裡給的錢本來就不多,自己還要去外面做一些兼職的話,生日買其實就夠了,畢竟自己也還在讀書,要根據情況而量力而行,給誰花錢其實自己心裡還是會有一點不舒服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