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對二胡悲涼或乞討用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時間 2021-05-05 14:13:15

1樓:檸檸檸

很簡單,就是他們沒有聽過歡快的二胡曲子唄,我聽過,毫不違和,很好聽,驚為天人啊,覺得那首曲子原就應該是二胡演奏的,可惜忘記曲名了

2樓:安若

他們不懂罷了,

也可以說沒見過世面。

我是青海的,

農村人,

雖然我是藏族,

但是我們村子臨近乙個漢族村莊,

過年最喜歡的就是去看他們的社火。

其中的老爺爺們端起架子拉開二胡歡天喜地。

怎麼會悲涼呢?

只是現在很少跳社火了,

農村人越來越少。

今年怕是沒的看了。

3樓:桔子桔子大桔子

瀉藥……

我覺得是因為祖師爺的形象在中國人心中太深了

其實說穿了還是因為無知愚昧和不願意改觀印象導致了中國的這個現象畢竟學醫都救不了中中國人

你還要求人們改變觀念

4樓:Jason Elk

一方面,中國人對二胡的認知乙個重要的代表來自阿炳,阿炳的形象永遠被定格在二泉映月的悲涼中,但實際上二泉映月並非後世吹噓的那樣,它帶有了悲涼,想哭的情感,主要是由於阿炳本人的遭遇以及這首樂曲在錄音過程中的遭遇。第一次錄音後不久阿炳就去世了。且,此後演奏家門在演奏他的過程中不斷在演繹技巧上增加悲涼情感的力度,比如過世的閔惠芬。

然後,再比如什麼小澤下跪哭泣聆聽之類的噱頭,更是增加了它的悲涼。然而,如果仔細聽阿炳的演奏,沒有那麼多的花哨技法,演奏上很自如,很純淨。這與悲涼實際上有很大差別。

另一面,像是劉天華的光明行,良宵這類與阿炳二泉映月同時期產生的樂曲,風貌上我一直覺得和學堂樂歌的那種純淨很像,但流行程度遠遠低於二泉映月。這就像世人只知茉莉花那樣悲哀。大型作品諸如長城隨想曲,新婚別,王氏第一,第二狂想曲都是非常不錯的作品,可惜,世人還是只知道二泉映月。

還有,二胡的音色在現代樂器大觀園裡有些不討喜,比起竹笛,琵琶等,它更綿,更像是絲窩糖那種絲絲縷縷縈繞不斷,它更易於表現悲涼的情感。比起西樂的小提琴,它的音色又很沉悶,說白了普通認為你聽到就會覺得土,覺得老一套,而土,老一套這種感受是很容易和悲涼,難受,想哭等等情愫聯絡在一起的。

想學二胡,有什麼好建議嗎

輕年文藝音樂社 二胡剛開始最重要的就是左手按指的手型,還有右手拉弓得手型。其次學二胡初期聲音不太好聽,需要一段時間練習,找到弓毛與琴弦之間的平衡。聲音就會慢慢好聽起來啦。還有就是要學會看譜子。 貓YY 學習方法就是多練,多練才能出成績。建議除了多練以外,就是要能忍受剛開始如同鋸木頭般的難聽。對於不擾...

二胡 是一種什麼樂器?

冬種 二胡,首先作為弦樂器,無品讓音準變得困難,也使偏離 標準 的音成為可能 導音具有傾向性,偏向主音,這就意味著同乙個音高可以隨著調式的變化而變化,更加貼合人的內心 地方性歌曲,音準會游移,如秦腔風格的曲子 而在滑音時,下滑往往要先抬高些音。現代的二胡是從劉天華先生大刀闊斧地改造開始成形的,也正是...

為什麼多數人會覺得二胡是悲慘樂器?

老吳愛說話 樂器的聲音就是動物的聲音,動物的聲音就是人的聲音。狼被馴化為狗的哀鳴必然充滿諂媚,然而如果它有獅子的雄心將最終以嘲諷來應答。 音色問題,就像號類給人感覺嘹亮箏類給人感覺空靈等等,當然也有很多和這些感覺相反的曲子和演奏風格,但這些代表其 特色 不可否認,所以何不坦率承認二胡音色憂鬱這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