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平常測驗都考的不怎樣的人,為什麼到了大考就變成了黑馬?

時間 2021-05-05 22:25:10

1樓:春風不及你

1.他們會查漏補缺。2.平時小考沒有重視導致沒有及時鞏固複習。3.大考的時候比較重視,複習方法得當,平時基礎也打的牢自然考的好了,主要是心態和態度!

2樓:一碗兒菠蘿飯

我也許符合吧

現在大二,在高中的時候,高一一直到高三上學期都在10多名晃悠,到了高三下半學期突然變成了第一。。

有可能是因為我的短板數學成功的提公升了近60分,也可能是我們班的學霸網戀去了(沒有說不好的意思,只是可能)。

然後在高考的時候成了學年前三,之前小測都是前80左右。

我覺得對於我自己來說,一是我不喜歡學習,所以平時測試不喜歡複習,但是像高考這種考試必須努力。二是,運氣吧。同學說我運氣好(雖然我沒有感覺到)

3樓:你還吃

平時測驗都是拿來查漏補缺的。

如果平時都認真的拿高分,期末名次肯定也在前列!

如果平時水過去,小測驗低分,就會暴露很多問題,逐個擊破,期末殺個黑馬也是正常。

而且有些你看著不認真平時玩兒,其實那些聽課就很認真(說白了,就是聰明)。

最終還是要找到自己的問題,讓自己變得優秀!

4樓:風冶白桃

我平常小考其實都不好好考_(:з」∠)_,分數都不高,老師同學也覺得我就那樣,然後一到大考,我就認真起來,好好答題,其實知識點都是會的!真的是平常沒認真也不想考太高,最後考好了老師還以為我抄的(汗)╭(°A°`)╮可能你同桌和我一樣,不過也有可能是考試知識點忽然融會貫通了,或者是正好考到了自己會的知識點,不要擔心,黑馬不是永久的,做好自己!

5樓:[已重置]

首先,要看同桌的全校第9是偶然,還是大考的平均名次?

其次,平時測驗和大考測驗目的不同,性質不同。平時測驗有可能是隨堂測,或者第二天測,同桌思想上沒重視,知識也沒來得及總結和回顧,所以分數不高。但大考注重的是乙個階段知識的綜合應用。

考得好,說明複習得法。

最後,同桌從來不補課,這一定是真的。因為他把補課的時間都用來自主的查漏補缺了。每週末都好好複習總結各科知識,改錯題,反思錯因,期末當然成績高了。

反之,週末外出補一科,就至少要占用3小時的時間,而這3小時,課外班上講的題還未必就是針對你水平以及薄弱環節的,所以,3個小時下來,你的收穫也許幾乎為零。

同桌看似不學,但他一定是個勤於思考,懂得自主學習和複習的人。

為什麼有些同學平常考得很好,一到重要考試,就成績不如人意?

已登出 1.如果平時考試是靠熟練度與技巧性考的高分,那確實很容易產生一種自己學懂掌握了的錯覺,而一次次的考試都是這樣,你自己反而還錯誤的堅信自己掌握的非常不錯但是高考真的綜合測試,知識掌握不夠紮實沒有理解核心,高考題又新穎,平時靠熟練度大量刷題取勝的同學自然發揮不出平時的 好 成績 事實證明,機械式...

為什麼平常時考物理時候挺高分的,一到大考試就低分?

婉孌 相同情況 1,今天期末考物理下來對答案後發現又只能是70分多一點點,現在是準高三物理滿分100,我們班大部分人都是以衝重本為目標,也就是在這種卷子不是很難的情況下平均分大概是80,我的綜合成績稍微看的過去在我們班也算上游,之前考試都在前十,但是物理自高一以來題不難的話勉強80,題偏難的話70 ...

有些台灣人為什麼普通話比好多內地的說的都好?

欣傑douceur 台灣推普過,加上地方小人少,交流密切也好管,中國就太大了,內地的南方地區方言和普通話差異大,南方離北京太遠,沒有台灣各地到台北方便,南方有母語的語言環境 Andy 台灣人國語說的最好了,大陸人比不了,台灣人太有文化了,而且受教育程度十分高,優秀中的優秀,高階感很強,所以比大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