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朱婷採訪說「現在很多人看比賽可能已經覺得我扣球不像以前那麼犀利,得分也不像以前那麼從容。」?

時間 2021-05-12 04:37:25

1樓:耳火

其實就是自謙的說法,18世錦賽後朱婷又拿到了世俱盃MVP、最佳主攻;19年又拿到了世界盃MVP、最佳主攻。

你覺得15-17更強勢的朱婷,大概是看了朱婷在瓦基弗銀行的比賽或集錦吧?朱婷好看的精彩的調攻球大部分都留在了歐洲賽場。國家隊裡的朱婷15、17、18、19年都是體系裡的「乖乖女」,進攻要提速降點打,失誤率必須要嚴格控制,這是由中國女排戰術體系決定的。

在中國女排,朱婷不可能像歐洲接應那樣毫無顧忌的猛砸硬扣,失誤再多都不在乎。一方面她有地面任務這個掣肘,另一方面中國女排整個網上的攻擊力並不如其他頂尖強隊,這就要求朱婷的淨得分要高,也就是說拿分的同時失分要少,對比下其他國家的頭號選手,朱婷的淨得分總是能勝出的,哪怕總得分落後。

中國女排這幾年比較強的幾個點就在於:1.全隊防守串聯的高質量2.

無謂失誤少3.朱婷的高效率。總結起來就是珍惜每一分,靠細膩磨垮對手。

其中朱婷得分多失誤少屬於必不可少的一環,這是唯一乙個打之前可以確定的主動收益,還不理解的話可以設想下朱婷這個角色換成現役的任何國家和位置的乙個球星來打會如何。

19年世界盃的變化是乙個可喜的訊號,解放了朱婷部分地面的壓力,理論上說只要中國女排地面能扛住不塌陷,那朱婷這點能賺更多了。事實證明還是打出了效果,以中國女排那時的技戰術水平和狀態,哪怕18年的塞爾維亞和義大利來了機會也不大。

2樓:卡哇咿咿呀

我只是喜歡排球,自己也打排球的小渣渣。

我覺得相比於朱婷剛出道的時候相比,確實不像最初那樣看起來勇猛。從15年開始到16年奧運,朱婷感覺就是到手就有,而且異常勇猛。但是現在來看,和那時相比確實感覺有所下滑,但是我覺得,這和朱婷太優秀也有關,剛出道的時候比較突然,現在所有隊伍尤其是強隊肯定都瘋狂研究朱婷,對於朱婷來說肯定是件壞事,所以也能看到我們也在改變,在戰術上也有所變化。

這就好比曉彤對陣巴西的時候,也是感覺怎麼打怎麼有,我覺得也是因為突然性,對手沒有研究過曉彤,所以整體抓不住點。

但是無論如何,朱婷仍然是世界頂級主攻,即使都在研究朱婷,但是朱婷的天賦和努力,仍然讓她還是排壇最閃耀的星。

希望朱婷能在教練隊伍幫助下繼續進步!

3樓:六六

16年朱婷在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時候,確實稱得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這個時期的她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出手必得分」「得分很輕鬆的樣子」。

但這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她的出現過於突然,對手球隊對她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導致她的進攻被防起的機率很小,所以給人一種她扣球得分很利落的感覺。

如今四年過去了,我敢說,對手把她的比賽錄影研究了沒有上千遍,也有上百遍了,而且每次比賽,她一定是被重點盯防的。

這種情況下,讓她的進攻和得分還像4年前那麼從容乾脆一槌定音,這是在狠狠地打歐洲球隊那幫老油條教練們的臉,是完全不可能的,吉馬良斯,古德蒂,基拉裡,沒乙個吃素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朱婷水平的下降,相反,在這種壓力下,她的進攻手法和對球場的觀察能力是有很大提公升的,打吊結合才是最好的進攻方法,像年輕的艾格努那樣一味地靠強攻得分,那要累死人的啦,所以以後的艾格努也會朝著這個方向改進。

反正不管怎麼說,朱婷是從來不會停止進步的,郎導也是,中國女排也是,作為球迷,相信她們就好啦。

4樓:青衣素靨ChaoS

1、請放出採訪鏈結!不然按你這個提問是假的處理2、這個問題的提問者,已經不是在乙個回答下看到這位頂著婷粉稱呼的人了,強行摁頭「朱婷下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貼乙個她的回答供大家欣賞。

5樓:sakuracyt

我原以為沒有看過朱婷的這段話,看過題主和其他答主回答發現是理想者的採訪,只不過我從來沒有把朱婷的這段話當作一種退卻,2023年朱婷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採訪恰恰是相反的內容,朱婷說她還在半山腰,從一段話來推斷朱婷認為自己競技狀態下降大可不必。

在談論喬丹和其他球星的區別時,沒有人會通篇大書特書喬丹的力量有多大,恰恰相反,行雲流水是更多人對喬丹的形容,他作為籃球天花板的標誌不是力拔山兮而是舉重若輕。能夠根據場上情形信手拈來最恰當精簡的技巧,才是技術圓融的標誌。

我們先來順一順朱婷技術變化的過程。朱婷的技術改造是在2023年世錦賽失利之後才開始的嗎?答案是否,朱婷從2023年就開始進行扣球技術的精簡,到2023年兩步助跑的扣球技術定型,裡約奧運後則是上步速度和下手速度不斷加快、繼續縮短助跑距離的過程。

朱婷以平拉開為常規時間的主要打法,技術定型是在瓦基弗銀行而非國家隊。以下截圖分別是2013、2014、2015、2016和2023年,可以看出朱婷的助跑距離不斷縮短,速度不斷加快。

平拉開的意義無非就是在對方攔網隊員到位前下手,一般來說平拉開戰術的加速更多是通過二傳,就如美國隊,自從光速二傳格拉斯退役後整個體系的戰鬥力就下降了很多。朱婷個人的的平拉開,不同的點在於這是朱婷憑藉個人身體天賦所創造的個人戰術,通過兩步助跑縮短上步時間來加速,也即是李穎所說的,朱婷能把調整攻打成戰術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來朱婷打球行雲流水的緣故。

如果有人想要複製朱婷的平拉開,就必須把助跑距離同樣縮短到三公尺線內,同時具備朱婷的彈速和平衡能力,而這恰恰是其他攻手不具備的身體天賦。

不過朱婷的平拉開也不是不可破解,如果二號位完全失去攔網牽制,同時朱婷的對角後攻也沒有造成威脅,對方副攻完全可以偷跑,這個時候來打高度比較低的平拉開就不現實了,世錦賽半決賽朱婷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依然不得不盡力去彌補二傳的低平拉開。但是2023年以來朱婷的高球威力下降了嗎?並沒有,反而是加強了,2023年朱婷打出了很多1秒內的90km+、3m+的扣球,同樣的球速、高度,上步和下手更快了。

其實回頭補看了完整的採訪,很容易發現這段話背後的含義。2023年世錦賽嘗試提速並不成功,二傳的傳球技術支撐不起平拉開,只一味加速而傳球穩定性和精確性起伏很大,二號位的進攻弱勢使得當時的平拉開完全扯不開攔網,朱婷即便依靠能力彌補了不少依然使雙率打了折扣。

提速不是錯誤的,而是提速的打法需要全隊的支援,只有朱婷乙個人提速沒有用,需要二傳加速同時提公升穩定性和精確性,需要二號位有足夠進攻威脅可以扯開攔網,需要副攻提高移動攔網的速度,需要朱婷的對角主攻具備比較穩定的一傳和打平拉開的能力,這些2023年沒有做到而2023年做到了,提速的結果就是完全不同的。

6樓:瑾瑾

我15-16年我關注的比賽比較少,當時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沒有具體的資料可以比較。

就拿去年來說,大婷的扣球高度是3.20+,在國際上仍然是打超手的。

從綜合實力來看,大婷其實是進步了。

15-17她初露鋒芒到被大家熟識,你想想全世界都知道有朱婷,大家都在研究她,她的一些習慣性角度、地方肯定會被大家卡到,而且18.19年的比賽,尤其18年,感覺大家都瘋了一般去攔大婷,我記得轉播的畫面,只要攔成功一顆,她們開心的表情比其他時候得分時看起來更熱血。

另外,大婷94年的,比較三四年前,她體力肯定有所下降,打了那麼幾年比賽了,身體傷病也是有的,這些都會影響她扣球的爆發力。而且一般困難球給大婷扣。

但是,為什麼我說她進步了呢,因為她越來越全面,一傳、攔網、處理球技術簡直絕了,發球(感覺在國家隊是,她一般不跳飄,感覺可能是郎導讓婷保持體力打一攻吧,我看她在小破行時,發的跳飄,發球效率更高。而且雖然平時髮飄球,不是次次都是好球,但是她真的失誤少,去年打南韓,連發15顆球不失誤)

艾格努的出現,大家都在跟她比較,其實亞洲人跟歐美人身體素質都有一定差異,艾格努也很年輕,98年,她體力彈跳是真的好,扣球很猛,一部分人覺得這個更有觀賞性。她身體素質好,扣球高度3.40+不接一傳,她們隊基本上就有點打球星戰術的感覺了

但是瓜隊還是走多點開花,郎導是乙個那麼有球商的人,肯定給大婷安排了適合她的路。

我是婷粉,我喜歡婷姐,不僅是因為她扣球厲害,更是這些年她一直謙虛、進步,她全面、有球商,她的很多處理球在球迷看來就是「神仙球」。

總的來說就是,大婷很厲害,她在進步,衡量攻手不應該只看扣球速度和高度,還有效率等。在我心中,她就是最厲害的,哈哈

(超級業餘的球迷,不喜勿噴,有錯指點)

7樓:碾夢成風

最近兩年,婷仙的力量和高度確實不如15 16年了,但是~ 重要嗎?

我七分力就能做到的事,為什麼要用盡十分力呢?

婷仙最近幾年的扣球成功率和效率下降了嗎?沒有啊!

亞洲球員的身體條件肯定拼不過歐美,我們的特長是落點和線路,揚長補短才是思路吧?

郎聖就是這樣的思路,在發展球員高大化的同時,快和靈也不能放手。

以前是「小快靈」,現在是「高快靈」,所以我們才能重回世界第一。

回過頭說,婷仙犧牲了高度和力量,但是速度提上去了啊~ 四號位平拉開打得比以前好多了。

還是那句話,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當然是越省力越好。

8樓:一朵小雛菊

亞洲球員,向來不是以爆發力為主要特點的。

特別是排球,講究打線路和落點,技術在手上。

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4號位的線路和落點,肯定會被其他對手仔細研究。所以,中國隊要提速,也是希望朱婷不要打的太辛苦。

怎麼看現在很多人穿AF1?

琉璃 怎麼看現在很多人穿AJ1?怎麼看現在很多人穿yeezy?怎麼看現在很多人穿奢侈品?怎麼看現在很多人穿優衣庫?因為人家樂意穿而且有購買能力,所以人家穿了。 Froot Loops 別人想怎麼穿怎麼穿,我看不看的也無所謂。別人喜歡或覺得舒服就穿嘍。以前我也喜歡AF1,後來可能是審美疲勞,覺得這鞋鞋...

對於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說的「美女」稱謂。你怎麼看?

上古天真 因為人家猜不透你的年齡,又不敢隨意開口。有一種人,你叫她姐,她會覺得你叫老了 我就曾經碰見過我叫人家姐,人家說別叫我姐我還沒你大呢!你叫她老妹,她會覺得你佔她便宜,女士太生硬一點也不生活化。當然我不是說你,只是人家怕遇見這樣的人。所以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代,美女算是一種尊稱,與長相無關。 乙...

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看《讀者》嗎?

Myrna Qiu 有,我爸爸從二十多歲開始,堅持每期必買。我從小就是看 讀者 長大,每隔幾年過年會將 讀者 按時間整理好,收進箱中存好。現在我爸已五十有餘。 窮山惡水綏江 20歲左右的時候特別喜歡看,讀者 意林 青年文摘 基本上每次上街,那是農村的我每次上街要花 元過河的船錢,都會去買一本回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