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實」的關係到底該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5-12 01:57:20

1樓:lzj

中西對名和實的理解不同,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理解來說,實是感性認識的事物,名是一種為了要副實的東西。而西哲的實是是「名」是本質,感性認識的事物是現象。對佛不太清楚。

2樓:BestFantaFR

光看「名」是沒疑問的吧,把兩個拿來比才疑問了;如果看到長篇大論在講乙個東西的時候,那他就是想說「實」了,但是如果你能明白歸根結底他還是在講「名」,那你基本也就知道真實的「名」了。

3樓:知音

名至實不至,終塌。實至名不至,永輝。名實亦相至,久末。名與實是虛實關係、盈虧關係、暫久關係,你列舉儒道佛的三家之識,它們皆是不對和有誤的。

4樓:

中國古代的名實關係思想最初從政治領域中產生,歷經孔老二的"正名",發展到黃老的"道→名→法",發展到"循名責實「與"形名",穩定於漢代的"名教"。從古代主流來講,"名"是用於約束"實"的工具,"正名"是政治和權力的運作。名實相符是從"實"應當符於"名"的角度考慮的,或者是實然如何符合於應然的問題。

先秦諸子時代,人們聚焦於實不符名,於是各家講求的是"循名責實",以求通過對實然的調整去符合應然,而由應然構造的理論去實現有目的的社會實踐,從而產生了道→名→法,正名這樣的議論。並由此衍生出了如"指物","白馬非馬"這樣辯析名→物對應的,用於定義的技術性思考。

隨著歷史經驗的積累和思考越來越轉向"講道理",也就是"高大上"的理性化,古人體會並總結出"言不盡意"的思想,於是,"名」具有了不確定性,"名"得以展開的語言本身就開始不穩定了,從而"名實相符"的思想崩塌,此時的名學論域,就開始由名教,循名責實的政治思考向哲學抽象轉向,由此衍生出"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思想,此時開始,由火起來的《莊子》和與此時間進入中國的佛教義學流衍深入。其最終的理論形態,差不多完成於鳩摩羅什所傳的不二中道論,二諦偈的形態: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

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其中,名實的思想大致如下:

一是世俗諦,也就是指物之名,判別之名,等等。二是第一義諦,如道,氣,理,無,有,獨化等等歸一的根本概念。二者均處於不確定的狀態,如世俗諦,雖然不真,但規範萬事萬物,因而不是完全假,第一義諦,雖然說的是某乙個根本概念,但又出於獨斷,因而要在世俗諦和第一義諦的互參中體會中道,而中道不落言詮,無法以語言表達,因而形成"遮詮",也就是否定法,去掉否定的,得到中道。

例如,崇儒的玄學家所說,孔老二範圍天地,立名教,禮樂,乃是因為孔老二懂得中道,體仁,所以可以為萬有命名立法,從而軌持世俗,這是最高的聖人。而《老子》體查萬有之名不可持,故求道說無,這是還在由世俗諦而求第一義諦的過程中,並沒有完成對第一義諦的辯析,故而不及孔老二,《老子》仍是"羽翼聖教"的參考。

5樓:初見

正好看到乙個關於佛教認識論的例項。

關於「諸行無常」這四個字,看看佛教是如何認識的。

如聖教說諸行無常。有起盡法。

如言「諸」字率爾心已。必起尋求續初心起。雖多剎那行解唯一。總名尋求。未決定知諸所目故。如瑜伽論第三卷說。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生故。

復言「行」時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現。謂率爾亦尋求及後決定。決定知諸目一切行。故瑜伽說。尋求無間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生即不定。

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了知復說「無」字。於此時中有先三心。

於無字上但有其二。謂率爾.尋求。未決定知無所無故。

即從決定後卻起尋求。論但定說率爾尋求定無間生。尋求已後許散亂故。

復言「常」時五心並具。其義可解。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於最後時始能解義。染淨等心方乃得轉。故雖無過.未。而教體亦成。

若新新解並有率爾。四字之上皆定有二心。謂率爾.尋求。

即於末後有十二心一時聚集。第一有二。第二有三。

第三有二。第四有五。故成十二。

既於初字有率爾.尋求。於第二字新生決定。並前為三。

第三字中卻起尋求。並前為四。第四字時但新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而起。

合有七心一時聚集。如是方名五心具足。故唯識教其體理成。

6樓:袁立巖

玫瑰花看見這三個字了麼,在你腦海裡就有了玫瑰花的相。這就是名,名與識相關聯,外中國人看不懂中文,所以這三個字與其他漢字沒有區別,也就不會有相。

儒家說名副其實,即名與實相匹配,也是再說實際情況和腦海中文字所引發的相是一樣的。

道家說名者實之賓,有乙個潛台詞,即人思考時用名而不用實,所以去識而無求。

佛家說名實皆空,其實再說你見的東西也是你自己造的,腦海裡的相與名也是自己造的,本意來說與道家是一樣的。

區別在於儒家常以情論世事,故樂天、樂地、樂人,天地人歸一情。

道家清靜自然,無識無知,混同天地。

佛家明禪離相,故無所執。

7樓:庄建西

「名」與「實」的關係就是主觀和客觀的關係。名是主觀意識思維的產物。「實」是客觀存在。

主觀意識是抽象思維的產物。客觀存在有一種無形物質不能被抽象就不能被命名。「名「具有主觀意識的侷限性。

「實」是客觀存在,但是有一種客觀存在是「無形物質」,「實「應該包括有形物質和無形物質。

中國哲學的宇宙觀是「宇宙起源於混沌」。混沌就是時空的混亂。徹底的自由運動導致時空的混亂。

混沌就是自由運動的能量,無形態不能被抽象,主觀意識就不能命名。混沌物質自由運動的結果是大聚集引發大膨脹,一大半自由運動的能量變成了膨脹運動勢力,就是現在說的暗能量。暗能量帶動著自由運動的能量旋轉起來開始出現有形態物質。

膨脹運動勢力支撐起來乙個四維時空物質世界。四維時空物質世界中充滿了各個層次的旋轉運動,造就了各個層次的有形態物質。自由運動造就的混亂的時空物質世界是乙個多維時空物質世界。

主觀意識只能對四維時空物質世界的「實」命名。主觀意識無法給多維時空物質世界的「實」命名。

8樓:禪心左巴

名與實的關係,是人類的無奈和侷限,是「言語道斷」,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本質上,人,作為一種生物,進化形成的能力是有侷限的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個體的人,能接受的資訊量是有上限的。

模擬於三維空間,資訊量的體積受寬度,深度和長度影響。

長度,是人類的壽命,窮極一生,不過百年,然後塵歸塵,土歸土,是大自然的新陳代謝。

深度,是大腦的吸收速度和思考能力,人腦,本質上是一台蛋白質構成的機器,終歸有效能的極限。

寬度,施一公有次演講所做的人類感知能力侷限性的分析,很有啟發意義。

然後,人類發明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發明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發明尺子、鐘錶和天平,都是在擴充套件人類的感知能力和範圍。

為的是不斷突破感知的侷限。

然後,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又要經過人腦的加工處理。

哲學與科學的產生,是為了突破思考的侷限,畢竟感性與理性,都依賴於大腦,都是有侷限的。

所以,我們不斷的總結各種理論和公式,規定各種計量單位,試圖準確,精確的描述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和客觀規律。

我們為了知道這個世界的樣子,要突破重重侷限。

這是睜開「眼睛」,突破感知,追求「實」。

所感所知,本來就有侷限,還要表達出來。

你所知,到你所言,是有損耗的。

而你言的載體,語言文字,畢竟不是直接的意念,又產生一層損耗。

語言文字本身,是很笨的工具。

綜合起來,就會經常詞不達意,言不由衷,所以研究語言和文字的表達,不論的理性的科學家還是感性的文學家,都很偉大。

然後,還要受制於接受者的理解和認同程度,所以甚至歧義與誤會也是常態。又增加了一層損耗。

所謂「言語道斷」。

所以,名與實,是人類乙個永恆的命題。

9樓:poem

認識論還原和存在論還原的中介是身體化還原:還原單位不是概念,而是概念的許多種具體用法。而每個用法還原之後得到的是,身體化的隱喻原型和這個原型涉及的知覺方式。

儒家講究修身養性,通過身體化還原就能將外在的人際倫理和內在的身體能力連線起來,這才有《大學》裡由格物致知到誠意正心的認識論還原、再到修身的身體化還原、再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存在論還原。

道家則是人和自然萬物的心靈互動,是對萬物也進行身體化還原即將萬物也擬人化為主體,再在存在論還原裡和擬人化萬物進行共情的思路。

也就是說,這裡的名是身體化還原,而實卻有兩種實:認識論的實,存在論的實。尤其是萬物的存在論的實是一種擬人化主體的共情的實。

凱源關係到底如何?

旁人莫猜。在b站上看了大量凱源剪輯入了凱源 誤 回過神來發現所有cp剪輯都大同小異,所以凱千 千源粉的存在一點都不稀奇。看島史的時候也略懂島民情懷和不易,我自己清醒,在這裡也沒有想洗粉的意思。只是提醒一下入戲太深站za的島民,如果有天凱源是假實錘,拜託你們能發自內心的醒悟,這五年來最讓兩小孩難堪尷尬...

人際關係到底該怎麼處理

聻楠神 你應該沒什麼朋友,另外當你沒有犯錯情況下憑什麼去迎合她,保持距離不卑不亢,你要知道,所以怎麼處理,一不侵犯,二也不要過分包容他的脾氣! kottyli 首先我想說明我是女生,其次我心裡很明白對她的定位,她對我來說沒有朋友那麼重要但是比一般同學關係又更近些。我為什麼會擔心她生氣只是因為我怕她生...

婆媳關係到底該如何做才好?

她對你好你就對她好她不對你好了那你就自己對自己好完事兒 擺正自己的位置,別真把他們當一家人,婆婆永遠不會是親媽,她心裡裝的永遠是兒子,如果沒有撕破臉,就維持表面的和諧,別去熱臉貼冷屁股,如果已經撕破臉,那就有多遠離多遠,不需要有什麼來往,有事讓你老公去處理。你就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就行了,讓所有不和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