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辦個結婚證,不辦婚禮怎麼了?

時間 2021-05-11 13:10:07

1樓:八戒

今天,因為這個事,跟男朋友,還有父母吵起來了,我男朋友的意思,我媽的意思,不辦酒席,就是偷偷摸摸,在我老家,一場酒席加婚慶能花到十幾二十萬,我就覺得,結個婚,為了讓人家承認我是合法的結婚了,為了讓人家覺得我嫁的好,為了讓人家覺得我辦的婚禮很有面子,去花這一筆錢,很不值,我拿這多麼錢幹什麼不好,整容,出國遊,買個車,做什麼不行,結個婚,結完了就什麼都沒了,有必要嗎?再者,結婚是很私人的事情,我結婚,為什麼要考慮別人是不是認為我偷偷摸摸,我一不偷,二不搶,三不殺人放火,我怎麼就十惡不赦了

2樓:序列

或許你現在覺得沒有也可以,但是後來某一天你會發現,沒有不可以,恨不得時光倒流,重新來過。媽媽說的很對,小型一些也可以,或許你不需要儀式感,但是父母需要,需要乙個儀式鄭重的把你交到那個人手裡。

3樓:桃之夭夭

這個事分人吧,有的人不在意,有些人很在意。我就是個很在意儀式感的人,不能接受沒有婚禮。婚禮上父母送我上台,我拼命忍住眼中的淚。

有些經歷一生就一次,以後覺得遺憾了也無法彌補。我一直覺得以後可能會很有錢,但再有錢也不能還你一場婚禮。我婚後翻看婚禮錄影,會驚異原來自己有過這樣熠熠生輝的時刻,也有這樣的光彩照人,這也是今後生活越益平淡中的一束光。

4樓:長白山有只兔

我認為你們可以辦乙個小酒席,就請雙方親密點的親人好友來慶祝一下就好了,當然前提是你跟你物件都不喜歡辦婚禮。(我物件是非要搞婚禮,勸不來,我也覺得辦婚禮老累來的)

5樓:蘇州紀曉嵐

婚禮只是一種形式

每個人想法不同

但是從客觀分析的話

一:婚禮形式不同大小不同受邀群眾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操辦或者免辦,偏向西方自由主義

二:中式或者西式的儀式感形式,根據家人意願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婚禮寫在後面

其實婚禮這個形式並非外國所有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至今

是一種人文現象

從原始的親朋好友親里相親一起慶祝

到大擺流水席宴請四鄉五鄰的豪華婚宴

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物質或者心理需求而選擇的大小方式

已經成為了乙個社會現象

所以,如果能夠在家人和自己都可以接受的意願程度上來操辦(或免辦)是最完美的

既可以完成「傳統孝道」又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婚禮形式」。

6樓:Zhaowowedding

每個人都是注重儀式感的,不同的是每個人心目中的儀式感和別人不盡相同。

在題主看來,儀式感就是領證,自己的儀式感不需要廣而告之。

父母的思想是現在大多數的思想:在乙個特定的日子,將親友聚集一堂見證新人的儀式,是一種快速且有效的資訊傳播。

很多人的確會有一種想法:結婚都不廣而告之,七大姑八大姨誰知道你結婚了,難道我天天拿著你的結婚證給親友說?畢竟我周圍真的沒有任何乙個不舉辦婚禮的,不同的只是大型和小型之分(親友和朋友,其他雜七雜八,沾親帶故的就不算在內。

)父母肯定是知道領證是結婚,但是父母覺得別人不知道呀,父母想更多的人對自己的寶貝女兒接下來新的人生給予祝福。

父母不是頑固不化,只不過他的開明是因人而異而已。

領完結婚證後不想結婚了怎麼辦?

狗狗 不想結婚的原因是什麼?領證又是因為什麼?描述太簡單,無法給出答案。婚姻不是兒戲,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勸解辦法。拋開現在周邊的環境與因素,仔細想下是否能夠接受與對方相伴一輩子。我也就不說是否會幸福了,因為幸福太主觀了。給雙方一點時間,仔細考慮一下吧。 聽到如懿傳賊想吐 如果發現自己真的是不想結婚,...

沒結婚證但辦結婚了,想分開怎麼辦?

開心過日子 雙方協商,確有爭議的或仲裁或訴訟。沒結婚證但辦結婚了,實際上是指還末領取法律認可的結婚證,不屬於法律保護的婚姻,雖然辦結婚了,其實不叫結婚,只能叫做辦了婚禮酒席,完成的是一種婚禮形式。 傾誠大魔王 提分手就行了,沒有法律認可的結婚證不屬於結婚,也不存在經濟糾紛,都是婚前財產,彩禮想拿回去...

你怎麼看待結婚不辦婚禮這事?

徐徐如風 兩個人需要事先商量好。如果都認可,那不辦也無妨。現在有很多人都是結婚不辦婚禮的,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當然有人認為結婚是需要以婚禮作為儀式感的。辦了婚禮才說明真正的結婚了。記得某演員說過,因為結婚沒辦婚禮一直叫婆婆阿姨。總之,辦與不辦都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開心就好。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