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行測112該怎麼複習?

時間 2021-05-11 12:52:39

1樓:霖感

公考每道題的做題時間平均不到一分鐘,絕大多數只能憑語感。

不要相信那種分析語法、句式的攻略,公考的核心是限定時間,給你一天一夜,窮盡各種辦法,誰都可以得高分。

如果言語理解語感特別差,就把重點放在數學、邏輯、資料分析上,擅長的題型分數拿足,不擅長的題型不浪費時間,這是要義。

我的言語理解語感挺好,一遍過命中率八成,邏輯和資料分析也可以,一遍過命中率七成,但是數學特別差,所以每次公考數學都是選C,擠出時間保障其他題型,照樣得高分。

2樓:奧斯特洛夫斯基

國考確實比省考更難一點,但是也不是無法攻克的。我本人就是行測還不錯,申論就不行了。就我個人的一些行測的學習方法,題主可以適當參考下。

一、行測的資料分析和數量關係是拉分的關鍵

我都是著重去學習資料分析的,乙個題型乙個題型去攻克,記好公式,大量刷題,做到一看到題腦海裡就能浮現公式。我後期基本上每天做一模組的資料分析,保持做題的感覺很重要,這樣才能提公升做題速度。

二、多刷套題,並且每次做套題就當作正式考試一樣,卡著時間做。剛開始會覺得時間不夠,這樣你就要對每一模組分配時間。我的時間安排是言語半小時,判斷半小時,資料半小時,常識20分鐘,數量10分鐘(包含塗答題卡時間,每做完乙個模組就塗答題卡)。

三、做題順序。我並不是按照試卷的題型順序作答的。我的做題順序是:

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常識——數量關係。這是比較適合我的一種做題順序,因為我是把能夠保證正確率高的放在前面先做,題主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做,多驗證下,到底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

最後,當然每個模組的知識點掌握才是王道。無論是網課還是自己看書,一定分模組做好筆記,多做題,做套題,保持做題速度與感覺。

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學習方法,我覺得對我來說是很適用的,今年省考也順利上岸了,題主可以參考參考。祝願國考能夠取得乙個好成績!

3樓:「已登出」

國考題相對於省考題難度是簡單一些的,題目正統、爭議題少。

具體是哪幾個模組錯的多了呢?雖然我還沒有上岸,但是作為應屆生行測學的還是不錯的,參加過二十多次模考了,可能能夠提出比較中肯的建議

整理錯題不是指把錯題全部抄下來;單獨去琢磨乙個題怎麼做對也沒啥意義,重點是整理自己的易錯點。是主題詞忘記看了?還是被偷換概念糊弄了?

這個邏輯填空,我是沒有理解語境,還是根本不懂詞的意思?圖形這回又錯了點的考點嗎,哦上回考「點」我也做錯了,以後要注意一下。定義沒看主客體?

模擬推理二級辨析這回我忘了哪個?這回模擬推理考了幾個常識,我要記住。資料錯了好多啊,是算錯數了?

還是掉進時間、單位坑了?還是增長率公式忘記了,平均數增長率公式和比重增長率公式混淆了?

就這樣,慢慢的弱點越來越少,自信越來越強。

瓶頸期就不說了,調整心態,跨過難關。還有江西行測應該不是100多分吧,是不是總分112。。

2019上半年CATTI考試准考證列印時間彙總

Reta 瀉藥。咳咳,剛才本人在極度無聊之下翻了翻主頁,尷尬地發現這篇草稿躺了將近一年,總不能浪費吧!所以很不要皮地準備發出來,以下均為個人看法。17年的第一道題,應該可以說是史上最水了吧 當時看到題目我就開始懷疑人生,內心os 這啥玩意?確定不是發成了初級組的題?不過有幾個沒用整型被坑到的小朋友 ...

2023年上半年有哪些固態硬碟是可以(根據預算)無腦買的?

Nocturne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2020年了,目前主流的還是NVMe固態,讀寫速度遠超SATA,同時輕巧,安裝方便也是一大優點。隨著AMD支援PCIE4.0,有很多廠家也推出了PCIE4.0的固態,相比PCIE3.0,可能大部分人覺得PCIE 4.0用不上,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未來PCI...

2023年上半年,羅永浩不在的日子裡手機圈出現了什麼值得驚喜新的功能?

DeanDa 第一次,有了喜歡的人生導師 還得到了他專門為我生產的手機兩份喜悅相互重疊 這雙重的喜悅又帶來了更多更多的喜悅 本應已經得到了夢幻一般的幸福時光 然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手機發布會 什麼的,已經無所謂了。因為已經不再有相聲,值得去聽了。傳達不了的工匠精神,已經不需要了。因為已經不再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