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國學圈裡真有「學問」(學識和修養)的人鳳毛麟角,絕大部分都道貌岸然 唯利是圖。這種感覺對嗎??

時間 2021-05-11 07:21:20

1樓:

說兩句吧,你對某個東西的印象,或者你對某個群體的印象,和你接觸的環境有關。

比如說國學,你比較關注各種qq群、國學Quattroporte班之類的,那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是比較多。

其實,如果你關心「國學「門類的某個乙個學科,這到一些大學裡面,都容易找到相關研究人員的。而且,他們有時候也會做講座,只是主題一般比較冷僻,沒什麼那麼高大上。

說到底,那些標榜高大上的,一般活兒不多,活多的,覺得自己去標榜這個那個,嫌丟人。

2樓:雲夢澤

就今日之情況來看,有三種人在做著與國學相關的事情。

第一種就是你說的這種,可以說各種國學教育班,是某某讀經的引導,導致國學成為唯利是圖的商人賺錢的工具。

第二種就是自稱新儒家的這些人,過於熱情和盲目,想恢復儒家在現實社會中的指導地位,比如論證《儒家與憲政》之類,這些是高校學者組成的組織,一開始我是比較贊同的,後來感覺過於保守,有點排外和自大,當然我指的是這個組織裡的個別人。

第三種是幾個大學的國學院,可以說,這幾個國學院代表當前國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從經學研究最基礎的做起,這與小孩子的讀經,與新儒家的自大完全是兩個性質的。

3樓:蘇宇

不管哪個圈子,真正有學問的都不會太多吧。。。畢竟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我對國學並沒有深究,說的不對勿噴。

(〃'▽'〃)

4樓:[已重置]

感覺國學圈裡真有「學問」(學識和修養)的人鳳毛麟角,絕大部分都道貌岸然、唯利是圖。這種感覺對嗎??

我個人認為不完全正確,因為個人的觀點很出發點不一樣,導致看問題的角度很結果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什麼是有「學問」和「沒學問」,一般人都會認為有「學問」就是知識淵博,什麼都知道,我不這樣認為,「學」很「問」應當分開,「學」是學習的能力很方法,「問」是學習後要多問一下為什麼?這是我理解的學問的解答。

道貌岸然、唯利是圖這裡我覺得,很多人都認為,做國學應當是清貧的,不為金錢財富和名利的,但是我認為,在合理合情合法的範圍內得到這些沒有什麼錯誤,我們從小的教育有很多都是錯誤的,連佛教很多的理解也是這樣,取得金錢沒有錯誤,而且到了我們這裡,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吧很多知識誤解了,所以我不認同你的觀點!

少年學武術怎麼與國學結合?

義騰國學武術 首先,國學與武術相結合,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創意!特別是對於兒童來說!自古就有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我的理解是 人在幼年的時候是身體素質,文學修養,高尚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一定要學一些明事理,懂孝道,還要能強身健體的課程!中國的傳統武術一直是強身健體非常好的一種方式,但是,對於孩...

學霸長大給學渣打工?真有此事?

智水 不存在的。最多是高學歷給低學歷打工,但老一輩的老闆學歷低是歷史原因,但並不代表是學渣。去看看中國現在排名前十的富豪,誰是學渣。 榜樣雪兔 嗯,是的。能考公務員的,一般不是學霸也是準學霸,畢竟萬里挑一。但是呢,公務員呀,是為人民服務的。也就是呀,為萬里中九千九百多的學渣 打工 瀉藥世界上什麼事都...

我想讓一歲半兒子學國學,有好的國學課程推薦嗎?

玄覽 這時候的孩子,就像剛出土的嫩芽一樣,不需要你過多的去折騰他自己就能快速成長,你要做的只是確保他走在正路上。各種習慣的培養要比知識灌輸重要的多。所以古人講 童蒙養正 養好孩子的正氣就好。中國文化的特點是祖先崇拜 先賢崇拜或聖人崇拜,對這麼小的孩子,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給他講一些先賢故事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