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越來越大是否是廠商被市場牽著走?

時間 2021-05-09 05:52:52

1樓:內只蜜蜂

大光圈最首先的是為了增大通光量,然後才是虛化,就如同最開始對大光圈鏡頭的描述是「更快速的鏡頭」一樣。

因為它的出現確實允許你在iso固定的(膠卷)而且是低照度環境的情況下使用更快的快門。

所以硬要說「被牽著鼻子走」的話,應該是廠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生產更高規格的鏡頭。畢竟廠家沒必要去堆成本做壓根沒人買的消費品

2樓:死花

人眼結構和相機結構不同

於是拍攝藝術上,用上虛化去把主體和背景分離,突出主題所以好一段時間,鏡頭確實是往過激的虛化方向走,空氣切割機之類稱呼也隨之而來

現在倒是開始往減少二線性的方向走,追求柔和奶化只不過是乙個時代的追求罷了,也沒有甚麼錯誤

3樓:小魚兒愛攝影

相機光圈數(F)和光圈是乙個反比關係。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

大光圈的優勢:1、大光圈通光量大,可以提公升快門速度,在光線不足時更有利於手持拍攝;2、在拍攝運動物體時,大光圈有利於配合高速快門,將運動的物體「凝固」;3、大光圈最迷人的乙個特性是:用大光圈拍攝,焦平面上的被攝物清晰,而焦外模糊(也就是常說的虛化),有利於突出主體,常用於拍攝人像,比如室外人像藝術照。

在選擇鏡頭時,要首選通光能力強的產品。由於大光圈鏡頭的製造工藝要求更高(大光圈時對邊緣像場減小畸變的要求更高),在畸變差異不大的前提下,最大光圈越大,其價值也就越高。小光圈則比較容易實現,通過調整鏡頭中的光圈葉片而縮小相對孔徑,便可以減少通光量。

因此,在選擇數位相機時,如果多款相機在技術指標上旗鼓相當,可優先選擇F值小的。

4樓:三無帳號

廠商不被市場牽著走應該被誰牽著走?做相機的聽相聲愛好者的?如果乙個東西看起來像鴨子,走起來像鴨子,叫起來像鴨子,那他就是鴨子。

大光圈愛好者喜歡,職業攝影師喜歡,跟風黨也喜歡,廠家為啥不做?

5樓:碧海居士

光圈首先的意義是控制進光量,其次才是背景虛化。更大的光圈可以獲得更高的快門速度,或者更低的ISO,或者兼而有之。

只有光圈到了1.2以上的時候才會出現景深過淺不好控制的情況。所以除了幾枚秀肌肉的鏡頭,大部分情況廠商比你想的冷靜的多。以上。

6樓:嚴肅教育

當然不是,大的光圈研發更為困難。大光圈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下展現更多的細節,並且可以保持一定的快門速度,不用過慢。目前最大光圈的鏡頭是徠卡鏡頭的f/0.95

7樓:戴千里

這是我見過的最無知無畏的鍵盤攝影師。F4,ISO3200,快門1/25秒,在夏天的下午。。。。。

我一口沒噴出來。

麻煩你也去看看別人在這種黃昏拍的圖好吧。

再來看看人像。EXIF顯示是當地時間下午7點拍的。

下午6點半的。

8樓:翔宇情

索尼不管是當年A口還是如今E口,最大光圈都1.4吧?

佳能EF口當年就50和85的1.2,到RF口也就這兩個焦段1.2尼康倒是吹了很久大光圈,結果到今天為止也就乙個手動0.95,乙個自動1.2

何來廠家被市場牽著走呢?真要算的話也就尼康一家被牽著走,

9樓:adams

被市場牽著走不好嗎?比如內娛就沒被市場牽著走,現在變成啥樣了?

普通人玩攝影不就是圖個樂子嗎?到了這個年代,光圈大小不再像上個世紀那麼重要了,超大光圈(姑且認為超大算是1.2吧)敢定這個價賣的就是花活(玄學),使用者玩的開心才是正經事。

EF年代佳能很懂,出了個EF50L,RF50L突然就不開竅了,跑去跟人家拼硬素質...而且硬素質沒做到出類拔萃(色差、焦外等),玄學也丟的乾乾淨淨了...尼康反而在這個節骨眼變聰明了,Z50 1.

2S又是標剛又是3D HIFI的,撩撥的一眾人等心癢癢。

10樓:

當然不是,小公尺10 1/1.33 f1.69,等效全幅f6左右,結果使用者全說「畫面模糊」,「拍不清字」。今年小公尺11 就退回f1.85了。

11樓:Teahenn Yutian

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毛都不懂。

大光圈可以相容小光圈,小光圈能夠變成大光圈麼?

有大光圈,只要不是為了體積問題,或者超級狗的頭(比如某0.95,上世紀的1.4,1.2這些),誰願意用小光圈啊。還被市場牽著走,當消費者都是傻子?

如果真像適馬一樣造個輕便都不怎麼佔優勢畫質好的24/3.5,那頭指定會埋汰在小眾裡。如果你喜歡小光圈,自己出錢讓廠商造去。

12樓:隨便聊聊

我看見有乙個回答,是:說大光圈只是為了虛化的人,本身水平就不怎麼高。

這句話刺耳但是刺中了你的癥結。大光圈只是為了焦外的虛化?很明顯你對大光圈的存在意義一無所知,甚至對於成像的光學要素都沒有去了解。

鏡片和鏡頭機構的研發進化,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進光量,為創作,為後期留夠充足的空間。

你需要更高的創作條件,你需要更多的後期量。你必須要前期的鏡頭和鏡頭機構給你充足的光學資訊表達。

虛化,景深只是副產品。甚至是要規避的部分,只是特殊題材,我們巧妙的去利用了它。本身數碼時代,焦外虛化根本不需要鏡頭提供。

最後,最大光圈的成像質量是不是乙個鏡頭的最佳光圈表現素質,是不是你操作題材的所需。乙個廠商是不是把最好的技術水平留給了這個鏡頭。也影響了你需求和廠商供給之間的配合。

所以,追逐大光圈鏡頭是創作要求不斷提高,工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的必然選擇,至於廠家是否因為利潤,把最高技術全部留給大光圈鏡頭,這是市場選擇行為。至於你認為大光圈是為了虛化媚俗是連攝影器材的門都沒摸著。

13樓:xdkaivwaonql

廠商不跟著市場走你能出錢去養著嗎,你能出錢養著那你可以說了算

大光圈受眾多使用者追捧不是沒原因的,大光圈是可以向下相容小光圈的,從最大光圈收小一到兩檔光圈還可以得到更好的畫質,另外不是什麼時候都是拍創作的,有的時候想拍了就拍了大光圈可以虛化掉繁雜的背景和前景讓畫面更簡潔美觀,然後大光圈還可以在暗光下使用更低的ISO獲得更好的畫質,有條件時還可以簡單的拍出更高質量的星空

最後,追求超大光圈又不代表追求過度虛化,即使就是追求很強的背景虛化也不代表他不喜歡深景深效果,更不代表他水平低,水平就是水平,你覺得追求超大光圈下超強虛化的人水平低只是你覺得而已,實際並不能說明他們水平低,只能說明你的水平不高境界不高……

14樓:折翼

限定快門時間,暗光拍攝除了大光圈,就是感測器高感能力。

提公升高感能力是有物理極限的,在此基礎下減畫素使用者不一定認,加畫幅使用者買不起。

大光圈相對成本低一點,而且廠商肯定是相機賣的最多,高階鏡頭使用者群體很明確,該買的自然會買。

此外,現代鏡頭大光圈的各方面效能越來越好,很多時候不需要收太多光圈獲得更好的畫質了。

15樓:離子

也是,也不是。我就有乙個鏡頭,佳能的F1.4。這種鏡頭使用起來可以虛化背景到什麼程度?霧化一切!

攝影是依賴於器材的。大光圈鏡頭確實是器材的乙個技術追求。只要人們買得起,廠家樂意開發它。這是乙個互動過程。

16樓:惡少惡言

廠商不被市場牽著走,應該被誰牽著走?

大光圈是相容小光圈的小光圈卻夠不著大光圈,我想請問廠商追求越來越大的光圈是給了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的可能,這有什麼不對?

17樓:Vane

你以為廠商是傻子啊,商人們最精明了,沒有利潤的事情不會去做的,當然,收到整體行業以及手機的影響,這些廠牌確實一年不如一年,但是跟你問題裡說的沒有關係。

以前沒有這麼多的大光圈鏡頭是因為技術不行的原因,科技在發展,把以前不敢想的東西都變成了現實。另外,攝影師當然希望鏡頭越做越好。光圈大不一定非要全開啊,往往是需要降檔使用的,為了保證最佳畫質。

如果2.8的再降檔就是3.5或者4,那拍攝人像還談什麼虛化;如果1.

4,1.2,完全可以降到2.2左右,即保證了畫質又能呈現虛化效果。

而且一般這種超大光圈的鏡頭整體素質非常棒,不光虛化,其他素質也優於一般的鏡頭。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否是必然

悟歲 貧富差距是社會分化的必然現象,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在於程度問題。大家掌握的資源都不一樣,不可能平均分配,金字塔的底部永遠都得有人支撐。現在貧富差距較大,以後只會更大,因為所有優勢資源都是傾向於集中的。就像良好教育資源集中在大城市,錢跟人才也往大城市湧,產生了傳說中地區性貧富差距 又再如,富人的老...

為什麼現在 HiFi 耳機市場越來越大,而 HiFi 音響市場卻萎縮嚴重?HiFi 音響市場已死嗎?

那個男人 如果大家繼續996乙個月上三百個小時的班,hifi音箱在國內怕是要越來越涼了,有購買能力的人都在上班哪來的時間在家播點CD聽聽歌。喜歡聽歌的人就只有買耳機上班聽了,但是這一部分市場也被藍芽耳機擠壓很多了。在美國市場買家庭影院和音箱的人還是不少,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每個bestbuy都有乙個音箱...

洗牙是否會導致牙齒縫隙越來越大呢?

德道口腔 實際上,牙石的堆積 牙齦的炎症會導致牙齦的區域性腫脹填塞牙縫,而洗牙後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所以牙縫就變得明顯了,舌頭舔起來牙齒的輪廓也更加明顯,感覺牙齒變長了,這是目前牙齒真實面目的還原,不是洗牙所造成的。 夏目 但是如果你不洗,牙結石慢慢往下長,傷害你的牙根,最後牙齒鬆動,整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