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資源遠遠比蜀國吳國豐富,為什麼魏國幾十年始終是被動挨打的一方,一直是被蜀國 吳國進攻?

時間 2021-05-08 02:03:39

1樓:傾盡所洧呮為你

有三點原因,第一防線過長,雖然魏國兵力遠超過吳蜀,但是他的地盤大,防守的範圍也過大,雖然有很多堅城,但是每個城池都要有兵駐守,核心的地方如與荊州交界的樊城,與東吳對峙的合肥,還有中原提防劉備的關中地帶都要重兵布防,還有遼東,以及少數民族的入侵都需要分兵,反觀吳蜀都有長江和蜀道這樣的天然屏障,彌補了兵力上的不足問題,尤其蜀道,幾乎可以認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能曹魏傾其所有兵力都不見得能攻進蜀中。

第二曹魏的兵力雖多但是已經不像赤壁前的碾壓之勢了,東吳和蜀漢的兵力加上來已經不容小覷了

第三點士氣問題,自從曹操起兵以來總體而言幾乎十戰九勝,但是至赤壁以後,除了張遼對孫權有過重創之外,尤其對劉備這條戰線來說幾乎屢戰屢敗,而關羽也給與曹仁和支援的於禁重創,極大的打擊了曹魏部將的信心。

2樓:風之旅人的奇妙旅程

這麼說吧,魏國伐蜀的結果是輸得一敗塗地,蜀漢地形易守難攻,有些地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強攻會遭受極大的損失又繞不開,所以意義不大,至少在幾代明相在的時候都是這樣的,沒必要!因為一定失敗!

3樓:曹凱康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魏國原本就一直和吳國在南線較勁,常年介於打和準備打的狀態,要不然就諸葛亮十萬不到的兵力,實話實說就是白給。

縱觀魏蜀晉三方史料,魏國在西線加上守備的兵力其實頂了天也就十二三萬左右,兵力上,在密集程度方面明顯是不如蜀國的,這才造成了魏國似乎一直是挨打的狀況。事實上,魏國伐蜀,要麼打劍閣,要麼打漢中,陰平更難走,要不然根本進不去,就算有八十萬大軍那也是過獨木橋,這種沒有效率的攻略,無論是誰也不會選擇,所以在司馬昭弒殺曹髦之前,魏國根本沒想過可以一舉入侵蜀國。蜀國的覆滅在地理層面解釋,就是漢中丟了,洞門大開,再也擋不住魏軍大舉侵略了。

而如果吳國覆滅在蜀國前,魏軍就可以從荊州不停侵擾益州,直至蜀國放棄漢中,而從形勢上看這就是正確的長遠戰略。只可惜蜀國在姜維英明的北伐策略下果斷提前成功放棄了漢中,然後蜀國無論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魏國一發動大攻勢就只有投降的份了。

4樓:陸遜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魏國也有進攻吳蜀兩國的記錄啊,還有魏國也沒有像你說的處處挨打啊,司馬懿沒有主動進攻諸葛亮?還是司馬昭沒有進攻吳國?

5樓:未明

你也說了魏國佔優勢啊。漢末的時候還沒有衣冠東渡,江南還不是魚公尺之鄉。蜀中還不是天府之國。人口、農田、工業等方面魏國都佔據壓倒性優勢。

假設打星際你家有5個礦。外面有兩個敵人每家乙個礦,你是在家公升級造兵,等暫滿了200人口的三攻三防兵一把滅了兩個敵人,還是造出來一點兵就出來冒險?

反過來另外兩家,你是在家等著200三攻三防的兵打過來,還是在差距還不大的時候冒險進攻?

6樓:

因為曹魏就是站著茅坑不拉屎的典型

官渡之戰後河北虛的要死,曹魏等袁紹自然壽命;袁紹死後,進攻在黎陽被爆錘,又在等二子內掐;荊州得虧又趕上劉表去世了;赤壁等孫權主動送劉備人頭,又等黃蓋當許攸;得隴不望蜀,被劉備笑納漢中;父子都忙於篡漢無心統一,乙個被逼到差點遷都,乙個吃瓜看戲……

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原話懶得翻了),霸氣側漏是不是?結果他自己稱王了,他兒子稱帝了,對面倆都稱王稱帝了,讓豪言壯語都成了笑話。

人司馬家雖然後代不是東西,三馬同槽時期人佔了茅坑還是為統一幹了不少事兒的,曹魏這專業撿漏的,柿子稍微硬一點就捏不動了。

7樓:Cameron Dad

首先不知你看的是正史,還是演義。但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三國的結局都是魏國統一了三國。正因為魏國資源豐富,不必與其他兩國展開過於激烈的戰爭,魏國休養生息的發展速度遠超於其他兩國,其他兩國疲於奔襲,減緩自身發展的速度,所以我認為防守是魏國的主要策略

8樓:愛民如子喬佛里

曹丕曹睿期間也打過吳國蜀國,曹仁曹休不都是在打東吳的時候分別吃了敗仗氣死的嗎?曹真和司馬懿聯合攻打蜀國,結果下暴雨道路泥濘,曹真連蜀軍面都沒看到就只能撤軍。。。。。。這難道就是一直被動挨打嗎?

而且雖然魏國多次吃敗仗,損兵折將的,但吳蜀基本上啥便宜沒沾到,魏國本土基本上不受影響,很快就恢復過來了。魏國打了敗仗基本不受影響,但吳蜀呢,打了敗仗那就是傷筋動骨,魏國拖也能把這兩個國家拖死,只可惜皇帝都短命,讓司馬家賺了便宜。

9樓:江口洋介

因為魏國經營的重點是淮河流域,而關中先是董卓之亂後是韓馬之爭,早就失去帝都氣勢。魏國還實施籠城戰略,將軍隊和大量流民聚居在州府名城附近,側面上形成了禁軍強而邊軍弱態勢。但是如果諸葛亮僥倖打到長安城下,也未必能夠破城!

10樓:一九四八

因為大部分三國歷史愛好者還是有意無意地保持蜀漢視角,對諸葛亮、姜維多次北伐印象很深,然後再關注關注孫權幾次打合肥的糗事,那不顯得吳蜀一直在打曹魏?其實武帝紀裡明文記載的曹操打孫權就有好幾次,無奈不在大多數人的關注範圍裡。像石亭之戰、東興之戰,都是曹魏主動打孫吳被擊敗,也沒怎麼有人提。

11樓:Imi

首先,正如其他答主所述,曹魏屢有主動進攻吳蜀的記錄,題主所說的「幾十年始終被動挨打」,與史實不符。

其次,這個問題的思維模式很像那句人人皆知的「人多力量大」,人既是生產力、同時也是消耗源,人多了、消耗也隨之增加。同樣的道理,魏國縱然資源多於吳蜀,但人口數量、政權複雜度等等,也遠遠大於其他兩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

1、魏國所處的中原地帶自然災害頻發,遠遠多於同時期的吳蜀(特別是蜀)。據史料記載,漢末中原地區累計發生過較大的水災11次、大疫9次、震災8次、旱災6次、蝗災5次,導致北方一帶人口銳減、糧食奇缺。

相比之下,蜀國所在的成都平原,當時水稻畝產可達200公斤以上,而且三國期間基本上年年豐收。263年,劉禪向魏將鄧艾投降,蜀國滅亡。此時,蜀國在冊的總人口不過94萬,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產量,絕對無法支撐不從事農業生產的10萬軍隊和4萬官吏的。

2、與東吳孫權和蜀漢劉禪的穩定政權相比,魏國朝綱可謂跌宕起伏、人事變動頻繁,不斷的廢立君主、清君側等政治黑幕,極大的消耗了國力、軍力和民心。

3、除吳蜀之外,魏國長期受到北方異族、遼東乃至於高麗半島各種政權的威脅……常常不得不拆東牆補西壁,調動軍隊人馬長途奔襲於四境,其軍事壓力也遠遠大於吳蜀兩國所面臨的挑戰。

12樓:完顏奪

曹賊礦多,但是破壞過重,恢復需要時間,整合資源需要時間,加上季漢有山川之固,孫吳有江河之險,才走三足鼎立,待時間一到統一自然而然!

13樓:王銳

我覺得和形式有關,曹操赤壁之後身體已經老邁了,就算有雄心也沒體力了,外加偏頭疼。

之後也就西征,在漢中之戰以後基本上就認命等老死了。

曹丕以後我覺得魏國政權不夠穩定,內外都有問題。特別是篡漢這事沒一兩代人很難消化,思漢的人還是很多。

14樓:塗景鑠

要知道當時關中經過幾次大戰後真的是地廣人稀,難以屯重兵,那麼就是要伐蜀,必須要從洛陽這邊派出部隊到長安,再從長安走谷道到漢中,補給線是非常長的,運糧途中消耗巨大,想想當初老曹大兵徵張魯,都差點糧盡而還,何況是攻有益州為後盾的蜀漢?所以對於魏國來講,西線防守為主。

15樓:行走的荷爾蒙

三國又不是現代,沒有高鐵飛機,兵力運輸不方便。魏一直在東南集中優勢兵力對吳處於攻勢,雖然沒有戰果。自然對漢就處於守勢,再說對西南方向,把守關隘就夠了,強如諸葛亮,照樣進不來。

16樓:歐皇在此

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在位7年。

於222年-223年第一次伐吳

224,225年兩次伐吳,

在位7年伐吳3次,兩年一次的頻率還算被動嗎?

攻蜀0次。

下面分析原因,伐吳幾點好處,

1.有藉口,吳國名義上是魏國附庸,但是孫權拒絕送長子為人質。

2.吳魏邊境線綿長,方便多線進攻

3.吳國本地世族和孫家關係不好

為什麼不伐蜀

1.蜀道難,邊境基本的都在山區。既不好進,也不好出,魏國防守成本低。看看蜀漢幾次北伐的經歷就知道了,蜀國有動作,魏國就能把蜀國堵在山區,補給壓力大,拖拖時間蜀國補給崩潰就撤了。

2.還是蜀道難,伐蜀實在有點費力不討好。能圍困蜀,我中原幅員遼闊,時間一長,國力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大。實力此消彼長累積到一定程度,一戰就能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