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處徵心,心不可得。八還辨見,見無所見。既無心無見,何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時間 2021-06-02 18:31:47

1樓:CKL gz

慧可見達摩,乞與安心法。

慧可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達摩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慧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摩曰: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曰:我與汝安心竟。

慧可大悟。

慧可已悟,你可悟否?

若能悟了,見無所見亦復如是。乃可知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爾。諸佛菩薩皆以無見為見,無心為心。無見者,無我見也。無心者,無妄心也。

2樓:靜如藍

佛陀說:「但凡有名,皆無實義」。

佛陀在《金剛經》裡還說: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

若明白心是緣合之物,本是幻有,自然會明了一切。

3樓:十里塵華笑春風

以下回答分享,僅僅一家之見,如有助益,乃君之所悟,非關本人:

即此問即此心,即此疑即此識,有此問心即有三界,現此心問即為萬法,於題主師友,如何不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呢?

4樓:普波居士

七次證心,十番顯見,是說五陰、六入、七大、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說的真心。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說妄心。三界一切萬法,皆是意識心所產生的無明業相的顯現。是心一念不覺,萬法森立。

看你很懂,就說深了一點。

5樓:吳天天

所謂的七處徵心,根本就是七道拙劣的腦筋急轉彎題。心是積集義,能夠感知各種潛在的功能差別。屬於五蘊的識蘊,十二處的意處,十八界意界,意識界。

編楞嚴經的人,連佛教的心是什麼都沒搞清楚(把佛教的心當做是形而上的本體),還上演一出「徵心」大戲,實在是可笑。

什麼叫「唯識無境」。具體來說就是一切法不離識?唯識宗首先用歸謬法破斥了外道的我執,與有部的「法執」。

接著,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諸法唯識」。唯識宗認為,我們感知外境,是依靠前五識識體的認識功能,認識外在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前五識提取的基於第八識(心)感知的功能差別現行的本質塵(第八識相分)上的親相分。

所以,所謂的六塵,只是八識的相分,所謂的六根,只是識體的認知功能的假名,並非真實存在。所以,色法並非離識別有實體,同理,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都是如此。但是,不離識不代表不存在,色法,見相二分都是具有依他起性的。

而只有基於依他起性上思維分別的遍計所執法才是虛幻不實的。那麼,唯識宗唯一承認的相對存在,自然就是我們認識本身,即識體的自證分。其他的依他起法,比如色法,只有依託識體的感知作用,才能夠被我們所認識。

楞嚴經中阿難徵心,心為什麼不是腦?

晨光 你應該仔細思維啊,如果大腦能見,大腦能見到頭骨嗎?又或者開個腦洞,讓光線直接照射大腦,大腦能感知到光明?又或者,大腦好比cpu,眼睛好比攝像頭,cpu處理的資訊是1和0,攝像頭處理的資訊是色彩,cpu絕無跳過攝像頭直接處理色彩的道理,大腦也絕無這種可能。所以應當知道身體和意識都不是見性的根本。...

七處心燈是什麼意思

ladber166 出楞嚴經 佛於楞嚴會上,徵詰阿難心目所在之處也。此由阿難遭摩登伽之幻術。佛敕文殊,將咒往護,提獎阿難,歸來佛所。佛問其發心出家之始,阿難以見佛勝相而答。佛遂徵其心目所在,阿難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內。及佛徵其心不在內,又計之在外。如是展轉窮逐徵詰,至於無所著處。使其妄心無所依止。蓋由...

如何評價明朝設限 不徵之國 ?

古中國尤其大明,是個農耕王朝,用農耕眼光看,不徵云云自然正確。因為征服了接下來就要派人種地嘛,不能種地,徵來做什麼呢?但如果不要侷限於農耕,比如參考一下大英這種海盜國家的思路呢。征服了還要派人種地?開什麼玩笑。海盜怎麼可能種地,人家信奉 強取勝於苦耕還要派兵維持治安?開什麼玩笑,人家只是定期去收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