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車輛裡有採用混合動力的情況嗎?

時間 2021-06-02 08:44:50

1樓:牧馬人

混合動力絕對是未來發展方向,之所以現在少還不是因為大家都用老東西。比如豹2到現在至少40年了吧,除非不得已誰去換動力包。拿增程式動力系統為例,柴油機發電到電容或者電池中,再通過電動機驅動,無論體積、重量、效率、機械複雜程度都優於現有的機械傳動。

特別是現在民用混合動力這幾年突飛猛進,下一代軍車這方面肯定會越來越多。

2樓:

柴電增程艦船之類採用混動技術就是為了續航,軍用車輛裡一車一彈的那種車也是。

以後混動車會越來越多的。飛機還用小螺旋槳發電呢。

一車一彈就是字面意義上的一車一彈,一車一彈一城三戰那種。

3樓:阿肆的腦迴路

就告訴你一點:經濟性從來也不可能是軍事領域所需要的。

為什麼經濟性這種東西從來也不可能是軍事上所需要的。

民用技術的特點在於高價效比,比如買一輛汽車,安全性怎麼樣,能開多久,故障率,保養費,省油嗎?都是消費者所要考慮的。

但是我告訴你一輛坦克車需不需要混動?需不需要省油?答案是不需要。

以本人為例,參軍開的坦克,一公里兩公升柴油,發動機和坦克的傳動系統(離合器變速箱車輪)就要全部更換,對√是全部更換。

原因無他,戰爭的本質就是國與國的利益糾紛到達不可調和的矛盾,進而用暴力手段達到目的的手段。

而軍用領域的車輛要保證的只有一點:戰鬥人員的生存!

以軍用汽車和民用汽車做比較。

軍用汽車需要兩套啟動系統,一是電啟動,為了應急還需要空氣啟動。(含壓縮機空氣瓶和空氣啟動系統)民用車輛估計就沒聽過空氣啟動。

二是裝甲防護,軍用車輛都有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提高戰場生產能力,民用車輛採用輕量化是大方向。

三是軍用車輛有應急系統和通訊系統,內建的自動滅火裝置,軍用電台,重量抵得上乙個年輕人。

四是通行能力,沼澤地泥地通行不可避免,發動機沒個4公升能應付,越野輪胎和鋼板彈簧不能缺少。

戰爭本子上就是用金錢去堆積,隨便一場旅綜合演練,就要幾個億,而且還是每年一場。

所以混動之類的經濟性技術根本就不會在軍事應用上出現,省那麼點油,完全沒必要。

4樓:老地瓜

早在二戰時期就有了,保時捷公司試製虎式坦克,參與競標。優勢很明顯,去掉了複雜的變速箱動力傳動,直接用電線輸送動力,節約了大量車內空間。可惜可靠性差。在元首現場考察時拋錨。。。

5樓:RNAVision

其實軍用和民用裡有的很大的誤解,就是不要拿跑車的馬力說事情,要說也要用卡車說。為什麼?民用跑車比如說1000馬力,除了地板油起步和衝擊極速,能有多少時間是出於高負荷工作情況?

以90%功率連續工作2個小時,有幾個民用高功率汽油機敢?(改裝比賽用的算了),而且這種情況下紅外、噪音、能耗還有優勢?

但大功率卡車拖車頭上的柴油機是好東西。

6樓:

這問題問的,我最早知道混合動力就是美軍的未來戰車計畫,十幾年後才見豐田轎車使用。當然這是乙個直觀感受,並不表示精確的相關技術出現和應用的順序。

混動不僅僅是省油,不僅僅是跑的遠,它還意味著靜音性,隱蔽性,更高的傳動效率和機動性。民用車的混動也不是光宣傳省油啊。

7樓:MAX

混動一直都有,還在繼續小型化開發,不過完全不是為了省油啊,軍事裝置首先考慮的是機動續航,如果只考慮這個,電動系統體積還不如放油箱。之所以開發混動,是因為電力驅動紅外輻射低,聲音小,輸出控制容易,外接系統簡單,1不易發現,2容易擴充套件。如果不考慮這兩點,完全不需要混動,美軍坦克為了高機動性,不挑燃料,甚至配置了最耗油的渦輪發動機,這就是綜合評估最優的結果

8樓:

1、這個混合動力是要看你怎麼看,比如說使用電傳動的船舶也可以認為使用了電動機和發動機視為混合動力。

2、燃氣輪機據說可以相容多種標號的燃料,因而相容新增生物燃料等成分的混合燃料…不知道算不算混合動力。

3、最扯蛋的是如基洛夫和中國海軍多型驅逐艦這種由於壽命、油耗、馬力原因同時裝備兩種型別的動力裝置的情況。

4、但是說軍用裝備(除了飛機等重量敏感裝備)特別追求油耗就是亂說了。畢竟乙個幾百公升的油箱跑個幾百公里就完蛋的坦克擺在那裡…

9樓:AHHHHHHHHHHHHHH

首先目前民用新技術一般使用起來問題不大,但是離軍用標準尚有差距,要消除這個差距目前來看不是多麼省事的工作,這會包括時間的消耗和成本的增加,軍車也得掏錢買怎麼會不計成本,只是為了追求一些效能顯得比較財大氣粗

10樓:

單純從題主的問題看,可以這麼回答。

大部分車輛有主副油箱,能夠提供的行駛里程滿足作戰需要一般問題不大。如果是履帶車,考慮到摩托小時和路面問題,反正一般也不通過公路運輸,需要的里程只有戰場上那幾十公里而已,就算連續戰鬥,也夠用。如果是輪式車,一般能跑五六百也夠了。

11樓:燕尾子

就像上面很多題主說的,混合動力不但存在而且是軍工企業正在大力研發的趨勢之一。我就舉幾個例子吧。

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 GeFaS系統 ,就是乙個混合動力車。動力系統採用MTU890系列直列四缸柴油機,MTU柴油機向發電機提供動力,發電機再向輪胎上的輪轂電機提供電力。可以根據路況環境,進行柴電聯合推進、純電動推進,以及四輪驅動和兩輪驅動的切換。

當然了這貨不光是混合動力,而且是模組化變形車,後驅動橋、動力艙、駕駛艙、前後防護裝甲系統、都是採用整體式構造,通過模組組合可以拼接出不同功能的軍用車。

Oshkosh 防務公司的 L-ATV 全地形軍車,這傢伙也是柴油 - 電力混合動力系統。而且美軍是想用這傢伙來替代悍馬的,據說2023年開始美軍就要開始為軍隊配備這款戰術車了。

日本也有新混合動力裝甲車 ,是在 73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基礎上設計的, 車體中部為風冷柴油發動機,驅動前部的發電機發電,再通過電動機使前置主動輪轉動。 這套系統將來會用在步兵戰車上。

對於中國, 油電混合動力也很可能會成為下一代坦克的首選動力。

混合動力的好處有哪些?

1、最重要的是隱蔽性。安靜、熱源小,不容易被敵軍肉體、 雷達、熱紅外發現。

2、動力效能。電動機的低速大扭矩,對爬坡時有好處的。

3、電能儲備,可以為各種軍事裝備提供電能保障,而且有兩套系統總比只有一套要可靠。

4、省油。說軍隊不在乎油耗的就扯了,戰爭中那麼多軍車,油費絕對夠肉疼的,對戰備油儲量也是個考驗。當然省油不光是省錢啊,關鍵也提高軍隊的機動性啊。

5、可以現在不用,但要用的時候得有。

12樓:葉子蔡

混動不是車的問題,是後勤的問題。

混動車不是問題,你陸軍部下個指標,有的是廠家給你造,關鍵是混動車的充電。

加油好加,加油車,油桶,直接嘩啦啦往裡面倒。但充電很麻煩的啊。現在市面上都是固定式充電樁,充電站,未來陸軍充電要麼配個移動充電車,要麼從後勤基地拉一大堆電池跟著部隊到處跑。

而且現在充電那麼慢,你衝吧,沒幾個小時下不來,你不充吧,那不是平白少了那麼百十公里的作戰半徑?

你如果能充電五分鐘,奔跑倆小時。或者一次充電,奔跑一周,還就是大大的好了。

所以混動車,不難,難的是充電

13樓:迷彩虎哥

混合動力在汽車領域使用的很多,目的有兩個,節能並且提公升效能。節能比如強混的普銳斯等等,其真實油耗很低。而提公升效能則是三大神車,賽道實力非凡。

三大神車是混合動力的巔峰

而這兩個優點也是軍用車所追求的的,節能能降低補給要求,這對提公升戰鬥力有顯著提公升。混合動力對動力的提公升主要是因為對電動機的使用。普通發動機的扭矩輸出是變化的,而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在較寬泛的轉速區間提供最大扭矩,但是電動機的最大扭矩範圍更大而且適合低速使用,和內燃機的搭配能提供較大的扭矩(對軍用車來說扭矩比馬力意義更大,馬力決定最高速度,而扭矩象徵著爆發力,意味著加速能力更好,也就是機動性更好)。

自然吸氣發動機曲線

渦輪增壓發動機曲線,最好的識別方法就是有扭矩高原

目前的軍用車大都採用渦輪增壓柴油機,這也是在民用領域大量應用的成熟技術。通常的坦克用發動機馬力在1500左右,而扭矩在4500牛公尺左右。但是民用發動機用3.

8公升V8雙渦輪增壓外加電動機就能達到1000馬力和1000牛公尺的輸出,和動輒幾十公升的坦克發動機相比,相當出色。電動機的低紅外特徵和較小的噪音最適合偵查車輛。

軍用領域通常有都有最先進的技術,混合動力的優勢不會不被使用。只不過和傳統發動機的高可靠性比起來,混合動力雖然優秀,但複雜的結構和較大的重量以及不算高的可靠性都限制了其在軍用領域的發展。不過隨著技術越來成熟,混合動力上軍用車不再是難題。

這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出的一款混合動力軍用輪式戰車,廠家代號為GeFaS系統,意為「堆積式模組化車輛」。其研發物件為德國國防軍下屬偵察部隊使用,而其潛在客戶包括美軍、英軍等向對口單位。整車最關鍵的動力系統採用MTU890系列直列四缸柴油機。

整車動力驅動系統為:MTU柴油機向發電機提供動力,發電機向四條輪胎上的輪轂電機提供電力,以達到驅動車輛向前或向後進行運動。並可以根據環境車況,決定車輛是採用柴電聯合推進,還是採用純電動進行推進,或採用四輪驅動還是採用兩輪驅動,等幾種工作模式,和民用車很相似。

保時捷918的模式切換旋鈕

14樓:Zhaoyang Wang

如果潛水艇算「軍用車輛」的話,有,而且很多。

在核動力潛艇推廣前,柴油動力潛艇需要通過柴油機發電將能量儲存在電池中,電量耗盡前需要浮上水面(或者在水面下很淺的地方通過進氣管)使用柴油機發電。一般柴油潛水艇每隔36-48小時就需要上浮充電。

然而問題是,潛水艇似乎應該算「艦艇」,而不是「車輛」。

15樓:楊永濤

美國新一代軍車nlv 日本105輪式突擊炮是混動混動的好處太多了較低的輻射,第二套備用裝置大幅提高里程強勁的低扭而混動最大的缺點重量和成本在裝甲車裡更本不算什麼事現在坦克什麼用的少是坦克已經好久沒更新了吧除了t14俄羅斯的美國中國歐盟都沒更新下一代坦克,俄羅斯的技術儲備應該是沒本事混動的。

16樓:W.Heisenberg

你們也太狹隘了,有幾個人是專門學過的?我真是服了。

我也只是在教授專題講座中聽了幾節教授講自己的研究專案,做軍工的不少。

混動不只是油電混動,還有油-機械混動(高轉速飛輪),油-液壓混動(液壓儲能),好像還有別的記不得了,反正我以後不做這些方面。

油-液壓混動在過載卡車上面有,至於用不用在飛彈發射車上,軍工保密的我不造。

高速飛輪F1賽車上有,沒聽說過軍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