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作為組合節目的相聲,有名氣的都是逗哏演員

時間 2021-05-30 09:26:32

1樓:

你聽別人怎麼評價好量活的就知道了:

不爭不搶。

其實這個問題,現在也不太恰當了。今天的相聲,越來越吃捧哏了,包袱全靠捧哏翻出來。

2樓:任仲明

回答被 @夏花 回覆了。我就裝腔作勢答一下吧。

因為包袱,或者說招笑兒的詞兒,基本都是逗哏演員那兒出來的,觀眾們當然更容易記住他們,或者說對他們印象深。這樣就導致一說「侯寶林」「馬三立」…這些個逗哏演員的相聲更能招攬觀眾。

觀眾大部分是分不清到底是幾分逗,幾分捧。我們只認誰能把我們逗笑,我們認誰。

3樓:咻咻

我們以49年為界線,49年之前為傳統相聲,49年之後為新編相聲。

在傳統相聲的原生態是捧哏靠逗哏吃飯,什麼樣的逗哏算好逗哏?能養活捧哏的是好逗哏。記錄片《一百年的笑聲》裡提到李德煬很厲害,為什麼厲害?他乙個逗哏能養活三個捧哏。

解放後傳統的民間藝人成了新時代的文藝戰士,人人平等的基本體現就是同工同酬,逗哏跟捧哏在收入上不再有過去那麼大的差距,但地位差異還是存在的。在評等級評職稱上逗哏明顯具備更多的優勢,少馬跟天順裂穴不就是因為評等級時有爭議嗎?

相聲包袱真真假假,但有一句貌似沒說錯,「真有本事就站桌子外邊了,誰沒事站裡邊被人逗著玩」。

4樓:夏花

因為我們逗哏演員比捧哏演員重要啊!

大部分台詞都是我們逗哏的,主要的搞笑效果是我們逗哏的,受大累是我們逗哏的,賣力氣是我們逗哏的……捧哏的幹什麼了?往邊兒上一站,嗯、吖、這、是、誒、喲、emmm、嘿,最後來一句『我去你的吧!』他完成任務下班回家了……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他!

什麼?你告訴我『三分逗七分捧』?還還還還是老先生說的?

即便是老先生說的,那也是個捧哏的老先生說的!退一萬步說,什麼老先生說的我也不同意(你這叫退吖?!)。

過去捧哏的重要是為什麼?沒個好捧哏的保著你真幹不響吖!地太硬!

現在,逗哏自己乙個人完全玩兒得轉吖,旁邊慢說立一電線桿子了,擱一電冰箱照樣使響嘍!捧哏的再怎麼說,它也比電冰箱多點兒熱乎氣兒不是……他要不服,那我就換乙個唄,上趕著不是買賣,強擰著不是親戚,反正都是『正九一』的活,看我就完了唄……

所以有名氣的都是我們逗哏的,我們才是品牌。

綜藝節目的有些搞笑的素材為什麼不放?

靈止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 從大一點的層面上來說 可能與國家政策有關,最近抓的嚴,因為玩笑被封的也不在少數了。2.從明星個人來說 這與他們自身的利益有關,可能是注意形象啊,影響啊等問題。3.從節目組來說 綜藝片長也就一兩個小時,總不可能都放出來。節目組根據自身需要,或者說想要節目達到某一種效果,採...

為什麼南韓綜藝節目的藝人綜藝感這麼好?

Maeve 看多了韓圈就知道他們為了做綜藝付出了多少努力,練習生會練習個人技培養綜藝感,不停的向大前輩們學習,而專門做綜藝的人們更是吃了很多苦,他們是完全扔掉形象在做的,如果一直在用老套的方式主持也會被批評。嗯,重要的就是綜藝精神和態度,完全不是請當紅刷粉絲的套路,靠內容吸引人,而且有淘汰制度。好的...

為什麼同樣一段節目,老郭來表演就像傳統相聲,苗阜王聲表演就像新相聲呢?

任家亮 都是新相聲。傳統相聲感覺跟評書很接近,那個時代的產物現在不容易get到笑點。作為聽眾,我把郭德綱出名之後的各種相聲都認為是新相聲。 我覺得前面的答案都說的挺好。但無疑也忽略了乙個重要因素。而這個題目也早已為題目所暗示 為什麼同樣一段節目,老郭來表演就像傳統相聲,苗阜王聲表演就像新相聲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