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捨不得扔剩菜,旅遊卻花幾萬買紀念品。父母輩的消費觀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2-01-18 12:25:51

1樓:大力柒

袁隆平爺爺讓我們這輩人基本體會不到什麼叫真的餓,那個年代人是能餓死的,人會餓到啃樹皮易子而食的,所以老一輩哪怕現在不用餓肚子了,條件好了,很多對於糧食也是很珍惜的,我覺得這不是消費觀的事情,而是每個人每一代都應該學會不浪費的良好品質,但為了健康考慮,那就少做點,沒剩菜就完事了,不過一般有子女在都想做的豐富點,難免會不停吃剩菜

2樓:徐詠梅-踴躍做晶元

他們那一代錢是省下來的,紀念幣說明有收藏意義!不管咋樣,爹媽開心最好^_^^_^

3樓:狸心

我只說我,要麼營養要麼好吃的,讓我買紀念品,做夢呢

4樓:

父母的觀點是,吃只是給自己的,但旅遊是奢侈消費,紀念品是可以顯擺給他人看的。所以可以委屈自己,但不能讓自己或者自己家庭在外丟了尊嚴。這樣你能理解嗎?

每個時代每個人的心理賬戶對價值的認可不同,你作為子女既然知道了他們的偏好,就多給他們帶好吃的就是了。

5樓:高處滿勝寒

該省就省該花就花!但是旅遊買紀念品是上當受騙了

6樓:天天撈公尺

愛惜糧食,對自己不捨的,窮苦日子過來的人,沒經歷無法體會

7樓:潘喜丟丟噠

他們想的更多,顧慮更大。我們更自我些。

8樓:前行

我覺得菜捨不得扔是生活習慣問題,見不得浪費。至於旅遊,開支在預算內,那圖的就是開心。畢竟生活的大部分激情已經在柴公尺油鹽中消耗了大半,在放飛自我的時候那就是玩的痛快!

環境不同,心境不同,理念就會不同。

9樓:三兜子

經歷過物資匱乏時期的人,消費觀會受影響

10樓:林姝

不求同:管他有什麼不同?

存異:他們有他們的活法,你們有你們的活法,互不干涉與打擾

11樓:lhk2233

就像廣州人為啥那麼捨得出去吃飯,而不捨得吃飯出兩元的紙巾費用。就像為什麼乙個女生去超市精打細算看怎麼買東西便宜,買了一堆東西後居然肯花幾十塊錢打車,就因為提一堆東西累。

12樓:君莫笑

我爸也是這樣,可能覺得難得去一趟,然後覺得東西保值。其實全是套路!

13樓:深井冰老阿姨

他花他的錢你拿多少錢能買他開心?

父母都老了管那麼多幹嘛

只要不賭,不被騙就行了

14樓:tongee

開車去千里之外的西安旅遊買了5個肉夾饃回來

15樓:小陳同學

有時候消費真的說不清,比如我去菜市場買菜,總會想講講價,吃不完的菜,會吃第二次。但遇到自己喜歡的,也會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買了。要是遇到會說話的服務員,我可能會給多的。

哈哈好矛盾哦!沒辦法。有時候就是這樣啊!

16樓:妮子

我覺得父母的生活觀念是他們從小到老一路成長所致,你有你現在的生活環境,你們不在乙個平台上,所以是無法理解他們的,相互欣賞,相互包容為上上策。

17樓:天使轉身

他們那一輩子的人經歷過饑荒,物質匱乏,時至今日他們有些習慣依然改不了,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是有些習慣任然改變不了!

18樓:天隆巴布

父母輩及老一輩的人經歷過物質貧乏的時代,很多人溫飽都難以解決,飽一頓餓一頓,吃穿用的都得省,生存的危機感及他們年輕時的社會風氣影響下,吃剩菜存廢舊物品等習慣,已經刻在血液骨髓裡,很難割斷他們這些觀念,這是生長在物質及其豐富的當代人難以理解的。

旅遊花幾萬的買紀念品,大概率是被忽悠、脅迫,也有情感上的意願。商家的各種營銷手段之厲害,就不多說了,說說情感需求。人老了 ,手頭又有些錢,出門旅遊不就圖個開心,年輕時物質匱乏,現在琳琅滿目的商品,惹人喜歡,就是買個開心,出門一趟帶點紀念品回家,跟人家人朋友分享、吹吹牛也是件開心的事。

19樓:編號囧99228

不要說父母輩的,同輩的消費觀念也常有差異,請在確保父母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尊重父母的選擇。

20樓:阿平阿卡

主要是沒有乙個具體的價值觀。往往是他們認為值得,那就花多少都無所謂。反觀平時生活中的一些雞毛蒜皮都要斤斤計較,我認為這是計畫經濟的後遺症。

21樓:娃哈哈

我媽的消費觀和我聽一致的,我爸的話就是個老頑固

22樓:子康姐姐

我婆婆也是這樣,但是買什麼按摩椅,什麼弄身上的機器啊,很多很捨得

23樓:冬雪飄飄

老人是經歷過困難時期。捱過餓。買紀念品來證明來過這裡。

24樓:柳絮

因為父母被忽悠了,價值觀問題,所以~

25樓:哈哈看看

父母那輩人大多數是辛苦的那輩人,所以珍惜的是勞動成果展,不是金錢!就好像我媽明明用了全自動洗衣機,還總跑出來放水再利用一樣!他就是捨不得浪費資源!

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其實吃剩菜是不健康的,但是把一堆堆的菜扔了,又於心不忍,這可能就是刻在基因裡的習慣吧!畢竟還有很多人在挨餓!

有經濟實力,怎麼花是父母的自由,就像囧媽裡,徐崢媽媽那樣,長途跋涉那麼久,就是為了彌補年輕時的遺憾,這東西沒辦法用金錢衡量!

每個人人生經歷不一樣,所以造就出不同的選擇,這樣生活才豐富多彩不是嗎?

祝開心!

26樓:誰敢來佔我的sun槑

我們和父母年齡存在差異,從小經歷的生活也不盡相同,父母都是經歷過苦日子的,他們那個年代有的人都經歷過吃不上飯,穿不暖。我們這一代大多數生活條件也都比較好了,苦日子也基本沒有了,消費觀念和父母的消費觀念是有很大的區別了,父母是知道節儉的,能省就省,而我們可能就存在鋪張浪費情況。

27樓:上帝在廁所

這個問題我很喜歡回答。

老一輩的人,吃過苦,尊重,把物質看的很高,把自身看的很低,是真正的物質崇拜。比如我婆婆,家裡的家具,地面馬桶一定要一塵不染,但吃的食物就大鍋燉,像餵豬一樣的,她也不挑,只要能下肚沒毒她就吃的下。而我覺得吃的東西一定要明明白白,最好有個酒店裡的樣子,樣子第一不能難看,味道第二。

家裡的地面和馬桶只是一般般就行。我們是在消費物質而不是物質來消費我們。我時時記得這個帳。

28樓:無心

我們幾百塊的鞋子可以買,幾十塊錢的奶茶可以喝,10塊錢乙個月的優酷,愛奇藝呀卻靠借,以及自己出快遞費的商品絕對不買,必須包郵,這個怎麼理解呢?包容吧

29樓:重啟ing

我是這樣認為,人麻,因為出生的時代,環境,教育背景,人文素養等等的不同,價值觀均有差距,但最終人們的價值終點應該是一致的,就是願意把金錢,精力,時間花在自己認為對的和值得的的人或事上,父母那個年代,經歷過戰爭,自然災害,文革,處於中國發展的初期,物質基礎不豐富,受過凍,捱過餓,很多人都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哪怕現在生活變好,也深知糧食的重要。而旅遊是精神上的享受,那個年代連生活物資都匱乏,精神享受少之又少,甚至有很多人連小城也沒有出過,他們當然願意在有生之年,把錢花在精神享受上,就像他們特別不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為了個手機去賣腎,這些都是時代和生活背景造就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已

30樓:桃兒

他們只是不想浪費糧食而已,父母那輩經歷了饑荒,自然明白糧食的珍貴

31樓:輝煌一生

老一輩,窮家富路了解下,中中國人的硬傷,面子問題。太多人是活在了別人的眼光裡。試著理解和接受,但是不要盲從。

32樓:晨昊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我就問過我的爸和我媽,還有我的外婆,她其中乙個原因是兩代人消費觀念不一樣,他們認為紀念品是投資,以後可以為兒孫留一些念想,還可以留下一筆錢財,其實還有兩個更重要原因

33樓:嘿嘿

食物在那個年代是很珍貴的,俗稱:餓怕了。

至於為什麼花幾萬買紀念品?說實話沒花過那麼多錢,你可以自己問令尊。

34樓:浩然正氣

父母有父母的生活方式,我們為什麼要去干涉呢?

35樓:火戶特

是的。想不明白。把錢花準確了也是技術。

36樓:樂兒

我覺得上一輩老年人,一般都很節儉,所以吃剩菜,但是他們又比較好面子,愛跟其他老頭老太太比較,所以容易在外面花錢,然後回家心疼。

37樓:老徐

我之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這是認知之內和認知之外的事情的區別。

買菜、做飯是認知之類的事情,父母有一套自有的、成熟的、堅定不移的判斷和行為體系,知道什麼菜可以撿便宜,什麼菜壞了一點也不影響吃。這不僅僅是節約和省錢,也是他們價值觀的實現,人生經驗的踐行、心理上的滿足。

就比如說,年輕人買一塊顯示卡10000塊錢,然後天天吃泡麵,同樣能把老一輩氣死啊,但是怎麼交流?老一輩也看不懂你。

旅遊花錢,這個事情就在認知之外了。

父母旅遊買紀念品,除非他們是旅遊專家,否則怎麼分得清哪些紀念品是真的有意義的,哪些紀念品是隨處可買的?也許他們覺得那些紀念品,是在別的地方買不到的,是機緣巧合讓自己遇到了,對它們賦予的價值就非常高,他們購買後,覺得很值得,心理上同樣很滿足。

其實別說我們和父母之間的差異了,就是80後和90後、00後都互相理解不了。

有些80後砍傳奇可以花十幾萬,自己全身穿得破破爛爛,90後、00後理解不了。

有些90後直播打賞女主播幾百幾千塊隨便給,現實中找女朋友卻捨不得花錢,80後、00後理解不了。

有些00後給自己的愛豆打榜投票錢隨便花,不圖名不圖利就想看愛豆PK贏,80後、90後也理解不了。

在不同領域中的認知、情感上的不同,決定了你願意把錢花在什麼地方上。一般情況下,不太好溝通,除非認知發生改變。

38樓:楊佳琪

正相反,我的父母平時買菜都挑稍微貴一點新鮮的,吃多少做多少幾乎不會剩,旅遊也是重在體驗不買東西。

39樓:身與心的清淨道

這是難以克服的:當對於財富、物質的緊成為了常態。

那種緊是對缺乏、失去、匱乏的擔憂。這是心的慳吝。

慳吝發生的場景遠遠廣過生活裡常見的手緊、不捨得花錢,它還發生在不敢於拋頭露面、不好意思與人搭話、強撐著表現大方和對於善事、正直的事也不勇敢。

這種緊縮也是一種嗔根心,它和逐漸減弱的嗔——恐懼類似。軟腳、躊躇、舉棋不定都屬於同類情感。

相比於害怕、憤怒的嗔心,慳吝與掉舉、追悔、心有浮泛的飄盪、小雜染更加接近。由於心的追憶過去,認為過去的是實在的而被不斷冒出的亂亂的想所侵擾,這種侵擾常常是不好的畫面、不佳的體驗。

當長輩也好、昏沉不明快的自己也罷,以這樣的心去開啟冰箱,收拾雜物,購買物品,面對選擇時,都容易關注到心中冒出來的想、小雜染,而喃喃自語式地做出帶著慳吝、躊躇不前、無法勇敢。

而帶著這樣的心境,進一步地,這位長輩看到有得便宜、少花錢、囤積物品的機會時,他們可能會以邪精進的心執取那個,為自己混亂的小家、小天地、那顆心添置物品。而那些並不是他們在明智的狀態下所斟酌、挑選的。

這是昏沉很多、心思輕浮、身心粗重的人共同的煩惱。他們彷彿總是拖著混亂的心思、無法捨斷的過去、太多無法理清的事情,而他們似乎也沒有很好的方向,不尋求生命的答案。

這是正念、精進與善法的反面。想要克服這種多掉舉、常慳吝的狀態需要付出在解脫者的法和善法上的努力。

最直接的是兩個方面:

一是正視人生的真相:有出生的必然有老死。不斷經歷壞滅,走向死亡是必然。

這麼思維會導致你陷入到生活當中的身心變得傾向於離染、輕安。過去難以脫離的困頓會由於心的有智慧型、傾向於捨斷而被拋在腦後。而保持著心的警醒、對輪迴的慫懼感能導致長久的離苦、快樂——在心中有解脫的法時,你會體驗到沒有缺漏、沒有不舒適的平安。

另乙個方面是了解善法、心輕盈自然地思維、抉擇、做努力的好處,開始在生活裡為自己創造善的情境,很多地布施、簡單直接地說話、不令自己為難不令他人為難。布施、服務和慈愛是慳吝的反面。當你真誠地希望他人快樂、少苦、輕安,你自己也會同樣增長那樣的快樂、少苦、輕安。

慳吝是非常危險的,它導致許多的疾病和輪迴到缺衣少食的生存界。請看到那樣生活的過失,以自己精進地思維法,實踐善來解脫那種苦難。

為什麼父母捨不得花錢旅遊?

慎獨 父輩母輩生活的時代是資源匱乏,物質稀有的一代。他們吃過很多苦,知道好東西得來不易,就不更不用說錢了。對於他們而言,錢是最貴重的東西,所以他們花錢,是該花的花,不該花就是省著。他們那個年代還沒有流行旅遊,所以旅遊對於他們來講就是一件浪費錢的事情,你覺得他們會不會願意去浪費錢去旅遊? 半糖 這就是...

搬家時如何克服「捨不得扔」的心態?

蔡小明 乙個深受困擾的會計er開的腦洞,果然不是我乙個人在糾結。簡化版 處置後重新購置 重新購置 帶走繼續使用舊裝置 變現收入 運費 深入 固定資產折舊 變現 折現率的考慮 使用體驗 最低期待報酬值 物品無法變現的流量 人情2333 PS 以及P2 啥也別買了,贊貨幣等價物吧 易豐搬家 對於舊物不必...

有沒有一直捨不得扔的東西?

我不抽菸,但桌前放著一盒煙和乙隻打火機。她偶爾會抽菸,但癮不大。我自然是不喜歡的。那次散著步,我發現她身上帶了盒煙,順勢沒收。她撒著嬌說她還沒抽幾次,我心軟,就還了回去。我有點不高興。她看出來我不高興,於是臨走前把這盒菸塞回給我,為了表示誠意 還交出了打火機。我覺得她很是體貼,不顧校道上的匆匆路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