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擇校選擇地理位置還是學校?

時間 2021-06-06 22:24:46

1樓:阿悅學姐

2023年考研人數290萬,較18年增加了52萬,增速超21%,招生人數維持在70萬左右,報錄比也突破了4:1,其中往屆生漲幅近50%,這也就意味著應屆生的競爭壓力更大,畢竟往屆生都考過一輪,相對而言會有更多的經驗和資源。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原因也在這,選對了學校,選對了專業,300 分可以上985,就算努力不到位還能靠調劑撿條命;要是擇校出錯,400 分也可能會被刷掉,還可能連調劑這趟車都趕不上。所以報考院校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及考研的目的,反覆詢問學長學姐或者是專業的老師,不能一概而論。建議是選擇乙個自己能力所及的學校,一般來說比自己的本科院校高乙個檔次的學校比較容易實現。

謹記:1、一定要記住在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優先選學校!好的學校在你的簡歷上真的會加分很多,畢竟人家問起來都是先問學校再問專業的。

2、如果你本身對全日制不太感冒或單純的就是想混乙個學歷,完全可以選擇考取名校的非全研究生。

切忌:1、 盲目追求名校。名校報名扎堆嚴重,有名校情節的同學一定要做好規劃,要有心理準備,競爭會非常慘烈。

2、 非學碩不考。要知道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行專碩,專碩的含金量已經不比學碩低多少 ,價效比還是比較高的。

2樓:地碩教育

你好,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多數考研的學生會遇到的乙個問題,接下來我想談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擇校方面我認為以下4點都是比較重要的,第一點就是成功率,就讓決定考研,肯定是以考上為第一要務,成功率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乙個是客觀的,目標院校報了多少人,錄了多少人,錄取分數是多少,招生政策、包括複試資訊、夏令營的政策、優質生源的政策等等這些都要了解。另乙個就是主觀因素了,你的本科院校、是否跨專業、你的專業基礎等。

除了這個,第二個要考慮的因素就是目標院校的實力,學校的實力有兩部分組成,乙個是整體的學校品牌,另外乙個就是報考專業的強弱。這塊的組合決定了你對手的數量以及對手的水平。

其實我們在和大家的交流中,大部分學生都會問我這樣乙個問題:老師,有沒有哪所211好考的學校啊,報考人數也比較少,招生又比較多,分數線又比較低的學校。你想想,就算真有這樣的學校,大家都知道了,都去報了,競爭還是會有的。

但是實際來講,這種院校基本不存在。

第三點就是理想抱負,如果你一直有乙個名校情結,那就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腳踏實地。

第四點就是城市的位置,第一點可能有部分同學會忽略掉,城市的地理位置代表了畢業之後的就業機會和人脈資源。舉個簡單的栗子,上海和新疆的區別就是特別明顯的乙個情況。

確定好學校之後,接著就是確定專業。我建議大家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碩士畢業呢,你的專業往往就意味著你將來的工作。在這一塊,興趣其實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點就是:本科專業背景。在確定考研專業這塊,一定要充分可考慮專業背景,除非是你明確的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或者就是本專業真的很困難,

第四點:個人實力分析。要認清形勢以及自己的乙個實際情況,做出理性選擇。

以地理為例,大家本科很多都是學的地理科學,那你在考研選擇這塊,可能會選擇人文、自然、GIS、遙感、都可以。怎麼去選,就要充分考慮你的實力、以及你的興趣愛好

我們把他們的優缺點都分析一下,然後再給出我的建議

顧名思義就是選擇好學校,優點就是:風險大、收益也大,只要考上了,一切都值得。選擇乙個難度比較高的學校,還會激發你的鬥志,讓你全力以赴。

另外就算初試沒有考上,也有利於調劑,可以往二類、三類院校調劑。

缺點就是:院校名額少、競爭比較激烈

優點:成功率高。

缺點:因為本身沒有挑戰性,在自身學習的時候容易鬆懈,覺得我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上,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反而容易失敗。還有一點,和大家在高考志願的時候是一樣的,考研資訊是公開透明的,如果大家想法差不多的話,很容易出現扎堆的現象。

以上兩個常見因素分析完之後,我想發表一下我的建議,僅代表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我認為考研要選乙個適合自己的學校,到底什麼樣的學校算適合呢?就是伸伸手可以夠得著,對你來講就是合適的學校。也就是在你的能力基礎上再做一些努力。

我們把好學校分成三個檔位哈:第乙個檔位就是學校實力強,學科實力也很強;第二個檔位就是:學校實力強、學科實力一般

第三個檔位就是:學校實力一般,學科實力強

第二個問題:什麼樣的專業是好專業?第二點就是,你所報考的目標院校有國家重點學科,或者說有特色專業,這個你可以檢視一下教育部的學科排名。

整體上來講,我建議大家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就業和學校的名氣是成正比的,所以說學校本身的品牌應該來說是比較重要的。

接下來談一下跨專業考研:我每年接觸到的往地理方向跨專業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像經管、土木、環境、旅遊管理、機械等專業都有往地理專業跨考的。他們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可以跨考嗎?

會不會受到歧視?下面我就幫助跨專業的同學分析一下:

首先我是不鼓勵大家跨專業考研的,盡量考自己本專業,除非你對本科專業特別的不喜歡。要是跨的話,跨度也不要特別大。像和地學相關的,地學環境、大氣、考地理其實都還好。

但是你如果是從會計、經管往地理跨的話,跨度就有點大了,這樣就要求你比別人付出特別多的努力才能得到相同的回報。

3樓:龍之語007

應該選擇211或者985學校,你可以看下老師招聘公告,對於大學老師的要求越來越多,甚至要求本科就必須985,通過提高條件淘汰一部分人。

大部分985、211的經費充足,導師的業內地位、資源都比較好,學校平台的差距不是地理位置可以拉平的。

4樓:鶯燕向露

如果將來想做大學老師,那麼博士是相當有必要的,如果不是做輔導員。那麼,你需要定位乙個地方比較好的好學校,這是最佳選擇。地方什麼叫比較好呢,像南京,蘇州這種的,是底線了,這樣可以保證眼界和接觸到的資源。

然後好學校,怎麼來判定,有的是層次好,有的是資源好。建議選個你要考的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的,或者你考的專業,至少有博士點。這種學校一般也不會差,至少不會一般了。

5樓:荷包蛋

想當大學老師,你本科已經差下了,好像就最起碼得考博,這樣的話,你最後怎麼也得去大城市的重點,這樣為了方便考博,這樣的話,你還是最好去乙個師資好的,這樣將來也方便

6樓:奮鬥的小強

三熱:熱門城市、熱門學校、熱門專業

題主你普通二本,因此建議兩熱一冷或兩冷一熱三跨:跨學校、誇地區、跨專業

所以兩種情況:

1、如果題主兩誇或一誇,建議兩熱一冷

2、如果題主三跨,建議兩冷一熱

當然,如果題主特別喜歡某專業或某導師,以上不適用,另題主想讀博,所以喜歡的專業和導師更為重要(喜歡的專業可能是熱門也可能是冷門,千萬不要因為熱門專業而報了乙個你不喜歡的)

選擇多倫多的學校,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凝望 newham首選,校內超大停車場,中國超市,中國菜館很方便。george brown三個校區都在downtown,停車不方便,地鐵只能直達卡薩羅馬校區。humber有南北兩校區,校園環境都很好,也是超多停車位。在多倫多沒有車冬天很難過,要麼經常打uber。 owen George Brown ...

怎麼選擇買房的最佳地理位置?

職場小白 個人愚見 適合居住的學區房,在中國這樣的應試教育背景下,還是得對教育認同,孩子再好的學校好的老師好的氛圍,若自身條件及天賦不錯,成功可能會稍許近了一步。 買房萬年不變的標準就是重視地段地段低端!幾個需要關注的點 1 如果是上班族未婚,需要考慮通勤時間。年輕的上班族,時間是很寶貴的,通勤時間...

考研如何擇校,考研如何選擇專業

Johnny 首先得證明這個事,有沒有合同協議 轉賬記錄 聊天記錄,是一起投資開公司分紅還是僅僅借錢算利息,這要弄清楚,不同的事實解決辦法不同。 三國 我的思路是首先確定這筆錢是投資還是借款。如果該筆錢款轉移之後,對方有資本金的形成,或者對該資金的運用經營有知情權,或管理權,或者以某種方式參與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