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過雲層或下降時耳朵有壓迫感,坐高鐵過隧道耳朵有相同的壓迫感。引起這種感覺的真正原理分別是什麼?

時間 2021-06-02 06:18:44

1樓:

這都是由於氣壓改變導致的,但也和人的咽鼓管發育程度、功能差異有關。

很大一部分人在坐飛機的時候會有耳內悶脹、聽力下降、耳痛及耳鳴等不舒服的感覺,特別是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醫學上稱為「航空性中耳炎」。

人的中耳與外耳道之間由鼓膜封閉,中耳室通過咽鼓管與咽部相通,中耳室內空氣的壓力是通過咽鼓管和大氣壓力保持平衡的。而咽鼓管本身並不十分通暢,平時只是潛在管道,一般不會開啟。

我們現在乘坐的一般商務飛機其機艙密閉性不好,艙內的氣壓會隨著外部氣壓變化而變化。當飛機起飛時,艙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較快,中耳內壓高於外界氣壓,鼓膜向外耳道膨脹,因此會引起不適感和疼痛,當鼓室內外壓力差達2000帕時(相當於152公尺高空),咽鼓管會被動開放,中耳的空氣流向鼻咽部,鼓膜內外壓力維持平衡,不適感則消失,一般會有耳朵中塞了團棉花被突然拿走的感覺。隨著飛機繼續飛公升,正常情況下每當壓力差達到1500千帕,咽鼓管就可以自動開啟一次進行調節。

當飛機下降時,內外壓力又出現反向失衡,同樣會引起不適感和疼痛。人的生理特性決定在中耳負壓過程中外界氣體更難沖開咽鼓管進入鼓室,因此飛機下降時人耳的不適感會更為明顯。如果咽鼓管不能及時開放,鼓室內外壓力差加大,就會使鼓膜變形、充血,鼓室內血管擴張,自覺耳內閉塞,聽力下降。

發展嚴重會引起鼓膜充血破裂,更為甚者出現耳膜穿孔、失聽。

由此可見,「航空性中耳炎」是否發病及症狀輕重與人的咽鼓管功能有很大關係,飛機起降過程中耳朵發生不適感是普遍現象,雖然普遍感到不舒服,但是有的人咽鼓管發育完全且功能很好,就不會感到十分疼痛及氣壓損傷等嚴重症狀。

火車經過隧道時,像「活塞」壓縮隧道中的空氣,使空氣從車身與隧道間向車後方高速流動。根據伯努力方程,高速流動的氣流氣壓較低。於是車廂內外產生氣壓差,車廂內空氣沿縫隙向外逃逸,使車廂氣壓下降,耳膜內外的壓力也就不平衡了,因此會耳內悶脹的感覺。

這種明顯的變化一般只發生在動車這種高速運動的列車上,而且在車頭進入隧道和車尾離開隧道時才出現,期間比較穩定。

參考資料

[1]什麼有人坐飛機就會耳鳴,有的人卻不會?

[2]動車過隧道耳朵很不適是怎麼回事?普通...

坐飛機下降階段以及遇到氣流時偶爾會遇到到的,像做過山車往下衝時,一瞬間騰空和心臟難受的感覺是怎麼回事。此時人的身體處於什麼狀態?飛機又處於什麼狀態?

失重本身沒什麼,問題是,你身體裡各器官和內臟間的互相作用力會消失 太空中 飛機下降,電梯急降等情況會好些,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內臟會向上移動,臟器間的作用力和平時不同,向上,同時臟器作用於腹部橫隔膜,引起比較奇怪的感覺 部分前庭功能不好的人更會感覺不好,特別是那些坐旋轉遊樂設施極其難受的人。另外急劇下降...

我沒坐過飛機,怎麼樣才能裝的像坐飛機老手一樣

值機時看一眼航旅縱橫的座艙圖,然後指定坐席值機 不要像我我一樣,前一天沒睡好頭昏腦脹,然後想坐經濟艙第二排直接報了2E 2F,丟人233 國內航班且不需要託運行李就網上值機 電子登機牌,這樣就直接過安檢就好了 SabreMarket Intelligence的資料分析顯示,2017年,持有中國民航局...

飛機起飛下降時為什麼要開啟遮光板?

問出這種問題的,一定是沒有飛過軍民合用機場。飛過了你就明白了,遮光板在起飛降落的時候不僅不需要開啟,還必須強制全部關閉呢。 GRAYLAMB 看了很多答案,說明 為了乘客了解外面環境 方便救援人員了解機內環境 等原因,這些都沒有問題。不過還有另外乙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讓機內人員的眼睛提早適應外部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