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人是被欽定的?

時間 2021-11-04 17:11:06

1樓:紅色土勃薯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

細思恐極

歷史上有哪些人是被後世普遍誤解的?

故事檔案局 孝莊 多爾袞之間青梅竹馬的情人關係,應該只是電視劇集裡的藝術加工,歷史上並沒有這回事兒。在中國歷代王朝後宮參政的案例中,孝莊算得上是一位很出色的女政治家了。她輔佐了三代皇帝,又親手扶植了兩代帝皇 順治和康熙,尤其是還培育了一位號稱 千古一帝 的康熙大帝。她手握大權,卻沒有被後世詬罵 她執...

歷史上有哪些人被並稱為三傑?

者也丶 三才子算嗎,明朝解縉 永樂大典就是他主持編篡的 楊慎 說秦漢開場詞滾滾長江東逝水聽過吧 徐渭 這個不用多說了吧 其實都不用多說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 宋末三傑 殉國宰相陸秀夫 留取丹心文天祥 誓不降元張世傑 菜牙同學 春秋三傑 介子推 伍子胥 管仲 戰國三傑 商鞅 肥義 屈原 漢初三傑 張良 蕭...

歷史上有哪些人死於裝逼?

青衣丶 公元196年,袁術派紀靈率領步兵和騎兵共三萬多人欲消滅駐守在小沛的劉備,劉備不敵連忙請出呂布來做和事佬,呂布到來後便拉著劉備和紀靈一起吃飯,席間,呂布指著劉備對紀靈說 劉備是我的弟弟,我聽聞你派人把他圍困住了,所以我特地前來救他。但我這人本性不喜與人爭鬥,只喜歡替別人排解紛爭。這樣吧,將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