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幫我列舉有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一開始做事不被理解但是卻取得了成功的故事?

時間 2021-07-07 14:04:47

1樓:姜楠

講乙個叔向被抓,有機會向寵臣請求活命,卻沒有的故事。魯襄公二十一年,晉國下卿欒盈被驅逐投奔到楚,晉君盡殺其黨羽,叔向之弟叔虎牽連被殺,叔向被囚,隨時面臨被殺頭的危險,這時,晉君寵臣樂王鮒來探監,表示要替叔向向晉君求情,按理說叔向應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但「叔向弗應。出,不拜。

其人皆咎叔向。」《左傳》,叔向不僅不領情,反而連起碼禮數也沒有,同囚的人都責怪叔向,但叔向解釋說:「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

」他對此類無原則取媚於君主的佞臣理解非常深刻,並表示能救他的只有祁奚祁大夫,而祁奚在魯襄公三年已退休在家。祁奚作為晉國為四朝元老,忠公體國,急公好義,深受晉人愛戴。叔向想法是,祁奚是君子,不會眼見君子蒙冤而不施救。

「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果真,事情發展就如同叔向預言那樣,當晉君向樂王鮒詢問叔向罪過,樂王鮒落井下石:「不棄其親,其有焉。

」樂王鮒大概忘記了自己也是叔向親眷,小人構陷真屬厚顏無恥。而年逾七旬的祁奚,聽說此事,從家鄉快馬來見晉君為叔向求情,稱叔向「謀而鮮過,惠訓而不倦」,「實為社稷之固」,並旁徵博引,舉鯀禹、周公之例,勸晉君「多殺何為」? 晉君心悅誠服,放了叔向,祁奚事成後「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按世人觀點,費這麼大力氣把人給救了,即使不為對方感謝,也應該讓對方知道是誰救的,再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不定哪天後人倒楣,叔向還能不忘前恩。可祁奚偏不,事情搞定後,一甩衣袖瀟灑而去,叔向連個謝字也沒有,直接朝見晉君,回到自己工作崗位上去了。每讀此,古人的君子風度令人心馳神往,雖隔千年,仍令後人追思傾慕不已。

從樂王鮒和祁奚兩者行為可以看出君子與小人明顯區別,小人先市惠而後寡恩,君子施惠不求回報。左傳作者評價祁奚:「夫唯善,故能舉其類。

《詩》雲:『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君子不黨,但彼此心心相知,遇事施以援手,不求回報,做人做事出自公心,為國保賢,不計自身厲害得失。其事與明正德年間,康海仗義救李夢陽一事類似。康與李文名相同,彼此不服氣,當李夢陽為劉瑾所構陷下獄,只求救與康海,《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李夢陽獄中託人給康海捎去一紙,上言:

「對山救我,唯對山為能救我。」康海字對山。康海一看到李夢陽求援字樣,慨諾不辭,施以援手,不惜犧牲清譽,甚至被人視為閹黨。

祁奚、叔向早已隨歷史的腳步走入塵埃,而他們留下的君子風範不知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幾許?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 種馬 ?

月明五更 蘇軾的好友張先,年逾80,娶一18歲美貌少女為妾。婚禮上蘇軾遂作詩曰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80了都,厲害了吾輩不及 頭像是本人 源氏物語 裡的光源氏吧 光源氏是上任天皇桐壺帝的第二個兒子。他推過長相酷似生母的繼母藤壺女禦,倆人生了個孩子還是下任天...

古今中外有哪些色膽包天的事蹟?

大自然 宋太宗趙光義 垂涎花蕊夫人,燭影斧聲成謎。後嚐母儀天下,服喪合葬拒行。染指鄭國夫人,一代詞人蒙羞。色膽包天,利令智昏,肆無忌憚。天道輪迴,辱人後人終被人辱,江山又回長兄後人。 劍鳴蒼穹 上面所有的人和我說的人都是渣渣。春秋邢大夫巫臣。前面已經有八個男人,乙個半國家數個卿大夫為其衰敗了,自己還...

古今中外發生過哪些結局慘烈的戰事

張天傳 反對 Arthur wang 的答案。我不認為您在結尾講的道理是當時抗日的根本原因。雖然這是歷史上總結出來的原因,但是當時有幾個人知道?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來現代上過我們的社會主義歷史課。中國歷史上,大部分人的思維應該是非常簡單的 沒有受過教育,沒有走出去看過世界,沒有自由民主觀念。他們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