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內閣有駁回皇帝旨意的權力嗎

時間 2021-06-04 03:55:03

1樓:勃不同

封駁已經有人答了,答一下後面的問題。

明內閣無名有實,有時無名無實。權力因人而異潮漲潮落,政績也容易人走茶涼。和西方演變出的議會內閣制比較看,權責不統一對政治的長期傷害非常大,皇帝可以長期不適事(政治水平嚴重劣化),黨派政治不能公開化(沒有長期的政治理念),實際的山頭主義林立,黨爭雙方一邊制衡皇帝一邊又要爭取皇帝的一票否決權,中後期的內耗十分巨大,終究是要崩塌的。

2樓:南陽耕夫

內閣具有封駁權。

票擬為代皇帝立言,即遵照皇帝的指示擬旨。如果閣臣認為上諭不對,可以暫不擬旨而向皇帝再行請示,即封駁。

武宗死後,閣臣楊廷和參與迎立,成為擁戴世宗的功臣,因此,世宗即位後令「政歸內閣」,對楊廷和寄予厚望。

但是,很快就出現了大禮議,楊廷和與世宗頂了牛,他利用內閣的封駁權與世宗相抗。在大禮議中,「先後封還御批者四,執奏幾三十疏」。儘管內閣有封駁權,但像楊廷和這樣的卻史無前例。

不過,內閣的封駁只是提請皇帝注意或者是請求皇帝斟酌權衡,最後決定權依然在皇帝。內閣必須按皇帝的旨意改票,否則,內閣從運作上就會癱瘓。

如果閣臣和皇帝的不一致影響到了政務,閣臣就只有辭職。楊廷和、張璁的休致,就是如此。從嚴嵩以後,內閣的封駁權逐漸不再行使。

崇禎時刑科給事中張國維曾說:「祖宗朝,閣臣有封還詔旨者,有疏揭屢上而爭一事者。今一奉詰責,則俛(fǔ,同俯)首不遑;一承改擬,則順旨恐後。

倘處置失宜,亦必不敢執奏,此將順宜戒也。」

明朝內閣有駁回皇帝旨意的權力嗎?

天天向上的老魏 當然有。內閣可以通過封還或者改票的方式,改變皇帝的聖旨。但一切都建立在皇帝對大學士們有足夠的信任以及尊重上,否則,封還詔書 改票在明代皇權面前脆弱不堪。 風雨行者 內閣僅僅是乙個秘書機構而已,與之前的丞相有著本質區別。從理論上來說,內閣只有建議權,而沒有其它任何制約力。不過,內閣的大...

明朝內閣首輔或大學士的兒子能靠他爹有什麼官做嗎?

絕頂 明朝你想靠內閣老爹當大官是不太可能的,事實上,萬一你老爹是內閣首輔,或者是內閣大學士之類的,你考試要是考的太好了,先別高興,這表明你老爹馬上要倒霉了。明朝有一幫鳥人叫做言官,萬一你在省裡或者是全國考試考太好,那幫人就逮著你老爹死命的罵,怎麼難聽怎麼說,把你祖宗18代都能罵一遍,反正就是說你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