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鎮割據嚴重,為什麼不參考類似漢代推恩令的做法削藩?

時間 2021-06-04 03:31:25

1樓:劍鳴蒼穹

因為時代背景不一樣。

漢代諸侯王的權力來自於血緣,來自於朝廷。你如果不是皇帝封的王誰睬你。

唐代藩鎮節度使權力來自於下,來自手底下士兵是否願意為你賣命。肯為你賣命,朝廷奈何不得你。不肯賣命,不用皇帝下令,自己先被殺了。

2樓:昨天上帝

推恩推恩,也得推的動才行嘛!

七國之亂以後,山東諸侯已經不能構成對漢庭的威脅了,這才有了推恩令的推行個酎金制度的實施,憑金子成色不夠就削了你的爵位奪了你的封地。

3樓:元亨利貞

法理上來說,節度使的地盤就不是節度使的封地,而且節度使作為官職,也不能世襲。和分封制下的諸侯王完全不一樣。沒法搞推恩令。

4樓:EXAMRX99

第一,自己手上的藩鎮,不用推恩,要削就削,要加就加~看看武寧軍~

788年(唐貞元四年)十一月設徐泗濠節度使。800年(唐貞元十六年),廢除,泗州、濠州改歸淮南節度使。805年三月設立武寧軍節度使,下轄徐州、泗州、濠州,治徐州。

809年,增加宿州。821年宿州歸淮南節度使。824年十一月,降為徐泗觀察使

827年七月,恢復武寧軍節度使。833年增加宿州。862年八月,廢除武寧軍,徐州歸兗海節度使,濠州歸淮南節度使,宿州、泗州另設觀察使。

863年十一月,設立徐泗都團練觀察處置使,下轄徐州、泗州、濠州。869年,為徐泗節度使,增加宿州。870年六月,為徐州觀察使,下轄徐州、濠州、宿州。

870年十一月,建號感化軍,下轄徐州、宿州、泗州,875年罷泗州,894年六月,恢復名武寧軍。

第二,藩鎮是有作用的,不能削得太弱,從前河東軍是乙個大鎮,兼負草原方向的防線,由於安史之亂,直接被削弱,玄宗編制有5萬5人,到馬燧手上,只有三萬部隊,對上河北三鎮也無法軍單獨作戰,後來河東軍也逐漸淡出唐代軍事。

5樓:大先生

剪短回答,

大唐朝廷沒錢了,所以才出現了藩鎮軍閥化,

既然是軍閥,

講「推」,是推不動了,

講「恩」,朕也沒錢啊,

講「令」,笑話,聽令他們就不是軍閥了。

6樓:司馬少

推恩令的重點,在「恩」不在「推」。

漢朝分封諸侯王,是主動行為。天子將自己的領土封給子侄等親族,這首先是一種恩德。有恩,故可推恩。

唐朝設定藩鎮,則是被動行為。這些悍將,個個手握重兵,割據稱雄,不供賦稅。朝廷拿他們沒有辦法,封為藩鎮,只不過是對現狀加以承認。

在這些藩鎮看來,其封地都是自己憑實力掙的,跟朝廷恩德沒什麼關係。朝廷若要囉嗦,他們就直接反了。而朝廷根本無力征討。

朝廷與這些藩鎮,名為一國,實為對立,相互之間,有仇無恩,戰與不戰,是完全看心情的。這樣的局面,自然也就不可能搞什麼推恩令了。

自秦朝以來,郡縣制與封建制,究竟哪個好,一直是有爭論的。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丞相王綰便建議分封皇子。廷尉李斯則說,周武王大封同姓諸侯,數代之後,親變為疏,互相攻伐,有如仇讎,由此導致了數百年的戰爭。秦始皇深以為然,於是廢封建,行郡縣,二十餘子,未封一人。

周朝的天下,雖不太安定,其國祚畢竟延續了八百餘年。而秦朝二世而亡。當天下大亂之時,他大秦朝廷,孤立無援。事實證明,還是封建制度好。

於是漢高祖劉邦,復行封建,將哥哥、弟弟、兒子、侄子等親族,全都封為諸侯王。

劉邦大概沒有考慮過「子又生孫,孫又生子」這回事,最開始分封的幾個王,都是連城數十的大國。

這就導致了乙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將來的繼任之君,自然也是要生皇子的,難道這些皇子就不封了嗎?如果都照這個規格封起來,漢朝能有多少土地可封呢?

諸侯國都那麼大,天子自有的領土卻越分越小,將來又哪有能力,來維持天下秩序呢?

所以文帝、景帝,都曾嘗試削藩。而景帝削藩,直接導致了七國之亂,皇位險些不保。到武帝時,下推恩之令,才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

推恩令是說,按照以往規矩,諸侯王只是嫡子即位,其餘子弟皆無尺寸之封,這顯然是不大公平的。現在朝廷決定,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出一部分來封給不能即位的其他子弟,就像大漢天子分封皇子那樣。

推恩令的措辭是溫和的,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各國公子一聞此令,人人大喜。所以這件事,就輕輕鬆鬆辦成了。

有人說,七國之亂時,景帝已將各諸侯王都打服了,所以推恩令執行起來,才那樣順利。事實並非如此。景帝僥倖贏了戰爭,對諸侯的削弱是很有限的。

朝廷也擔心引來更嚴重的反叛,不敢削得太過分。

所以主父偃勸武帝下推恩之令時,說:

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史記·主父偃傳》)

推恩令之所以有這樣的奇效,關鍵就在於,這確確實實是在「推恩」。後來的藩鎮割據,是因安史之亂而起的。

嚴格來說,「安史之亂」並沒有完全平定,當時只是達成了休戰協定。安、史手下諸將,名義上歸降了朝廷,實際仍然手握重兵,隨時可以造反。朝廷只能順勢將其封為藩鎮。

而仗打了八年,戰功赫赫的人很多。如今連降將都封了,功臣自然更應該封。

漢朝分封諸侯,是自古規矩如此。唐朝設定藩鎮,則是當下局勢如此。

大亂「平定」之後,大唐天子只是保住了皇帝的身份,其疆土則直接被功臣降將們分掉了,就此形成了藩鎮割據。

《新唐書》卷五十:

久之,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由是號令自出,以相侵擊,虜其將帥,並其土地

天子熟視不知所為,反為和解之,莫肯聽命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五:

李正己、田承嗣、李寶臣、梁崇義諸藩鎮,「相與根據蟠結,雖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皆自專之。上寬仁,一聽其所為。朝廷或完一城,增一兵,輒有怨言,以為猜貳,常為之罷役,而自于境內築壘、繕兵無虛日。

以是雖在中國名藩臣,而實如蠻貊異域焉。

天下大亂,朝廷自然要發兵平亂。仗打得越慘烈,將軍們功勞就越大。有了大功,就要封賞。財帛不足以讓功臣滿意,只好裂地以封。

功臣擔心賊平之後,自己的權勢也很難保住,故在討伐賊寇時,只求鎮住,而不肯摁死。這就是安史之亂不能完全平定的原因。

最後權柄盡歸臣子,功臣驕矜自大,降將悖逆不法。對朝廷來說,實是平一亂,便生一亂。此時朝廷無力,只求不要再亂,其他什麼都好了。

於是藩鎮割據,就此延續了一百四十餘年。

7樓:

打得贏才能推恩削藩,打不贏怎麼推恩削藩。

漢武帝能下推恩令,那是漢景帝把七國打服了,先削了一遍。

唐代的河北三鎮這樣的強藩,節度使自己都是牙將、牙兵推舉出來的,有時候壓不住手下,還想不要當頭,要去朝廷當官,免得自己被手下的牙將、牙兵乾掉。

8樓:萌之檢事正

藩鎮不是世襲,而是牙兵擁立,內部關係早就協調好了,推恩沒用啊

所以朝廷只能採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打掉太跳的,對於其他的只要保持表面尊重那就睜乙隻眼,閉乙隻眼啦

9樓:鄧鉑鋆

唐玄宗:我要不斷的開拓疆土滿足新興地主文人階層的功名需求,不然這群人不跟我走。邊塞戰事不適宜府兵制,必須採用募兵制,同時讓軍事統帥有能力調配當地民事資源。

我看我爹留下的節度使很划算。

喵了個咪的,奸臣誤朕!

唐肅宗:我要不斷調集兵力剿滅安史叛軍。這事府兵制辦不了,必須沿用節度使制度,各路軍頭才能組織起足夠的軍事力量。

唐代宗:我爹死的好慘啊!

唐德宗:一團和氣,大面上過得去就行。

唐憲宗:你們是我親祖宗麼?

10樓:哿兮

因為除了極少數藩鎮外,節度使/觀察使的任期大多三到五年,根本無法世襲啊。而且恰恰相反,中唐多有宰相出鎮地方之事。

可參考,安史之後黃巢之前(763——875)的部分實際赴任節度使表宣武軍(汴宋)節度使:

劉玄佐(使相,785—792)

劉士寧(792—793)

李萬榮(793—796)

董晉(德宗相,796—799)

陸長源(799)

劉全諒(799)

韓弘(使相,799—819)

張弘靖(憲宗相,819—821)

李愿(821—822)

李(822)

韓充(822—824)

令狐楚(憲宗相,824—828)

李逢吉(山南東移鎮,憲宗相,828—831)楊元卿(831—833)

李程(敬宗相,833—835)

王智興(河中移鎮,使相,835—836)

李紳(詩人,文宗相,836—840)

王彥威(840—845)

孫簡(846—847)

盧鈞(宣宗相,847—850)

盧弘正(850)

鄭朗(宣宗相,851)

崔龜從(宣宗相,851—853)

劉瑑(宣宗相,853—856)

裴休(856)

馬植(宣宗相,857)

鄭涯(懿宗相,857—859)

畢誠(懿宗相,859—860)

楊漢公(861)

令狐綯(令狐楚子,河中移鎮,宣宗相,861—862)李福(使相,862—863)

蔣伸(河中移鎮,宣宗、懿宗相,863—864)鄭處誨(864—867)

李蔚(僖宗相,868—870)

鄭從讜(僖宗相,870—871)

歸仁晦(872—873)

王鐸(河中移鎮,懿宗、僖宗相,873—877)河東節度使:

辛雲京 (使相,762 — 768)

王縉 (代宗相,768 — 770)

薛兼訓 (770 — 777)

鮑防 (777 — 779)

馬燧 (使相,779 — 787)

李自良 (787 — 795)

李悅 (795 — 800)

鄭儋 (800 — 801)

嚴綬 (801 — 809)

李鄘 (憲宗相,809)

範希朝 (809 — 810)

王鍔 (憲宗相,810 — 816)

張弘靖 (816 — 819)

裴度 (憲宗、穆宗、敬宗、文宗相,819 — 822)李聽 (822 — 825)

李光顏 (忠武移鎮,使相,825 — 826)李程 (敬宗相,826 — 830)

柳公綽 (柳公權兄,830 — 832)

令狐楚 (832 — 833)

李載義 (833 — 835)

王璠 (835 — 836)

李載義 (山南西移鎮,使相,836 — 837)裴度 (837 — 838)

狄兼謨 (838 — 840)

符澈 (840 — 842)

劉沔 (842 — 843)

李石 (文宗相,843 — 844)

楊弁 (844)

崔元式 (宣宗相,844)

王宰 (844 — 850)

李拭 (850 — 851)

李業 (851 — 852)

盧鈞 (852 — 855)

鄭涓 (855 — 856)

劉瑑 (856 — 857)

畢某 (懿宗相,857 — 859)

裴休 (859 — 860)

盧簡求 (860 — 863)

劉潼 (863 — 866)

鄭從讜 (866 — 869)

康承訓 (義成移鎮,使相,869 — 870)崔彥昭 (僖宗相,870 — 873)

蕭鄴 (僖宗相,873 — 874)

竇浣 (874 — 878)

淮南節度使:

崔圓(玄宗相,761—768)

韋元甫(768—771)

張延賞(張弘靖父,德宗相,771—773)陳少遊(使相,773—784)

杜亞(784—789)

竇覦(789)

杜佑(德宗、憲宗相789—803)

王鍔(803—808)

李吉甫(憲宗相,808—810)

李鄘(810—817)

衛次公(817—818)

李夷簡(憲宗相,818—822)

王播(822—827)

段文昌(穆宗相,827—830)

崔從(830—832)

牛僧孺(穆宗、文宗相,832—837)

李德裕(李吉甫子,文宗、武宗相,837—840)李紳(840—842)

杜悰(杜牧從兄,武宗、懿宗相,844)

李紳(844—846)

李讓夷(武宗、宣宗相,846—847)

崔鄲(文宗、武宗相,847—850)

李珏(文宗、武宗相,850—852)

杜悰(852—855)

崔鉉(僖宗相,855—862)

令狐綯(862—868)

馬舉(868—870)

李蔚(870—874)

劉鄴(懿宗、僖宗相,874—879)

鎮東軍(浙東)節度使:

薛兼訓(762—770)

陳少遊(770—773)

皇甫溫(774—776)

崔昭(776—779)

王密(779—786)

元亙(786—787)

皇甫政(787—797)

李若初(797—798)

裴肅(798—802)

賈全(802—805)

楊于陵(805—807)

閻濟美(807)

薛蘋(808—810)

李遜(810—814)

孟簡(814—817)

薛戎(817—821)

丁公著(821—823)

元稹(詩人,穆宗相,823—829)

陸亙(829—833)

李紳(833—835)

高銖(835—839)

李道樞(839)

蕭俶(839—842)

李師稷(842—844)

元晦(845—847)

楊漢公(847—848)

李拭(848)

李褒(849—852)

李訥(852—855)

沈詢(855—858)

鄭處誨(858—859)

鄭祗德(859—860)

王式(860—862)

鄭裔綽(862—863)

楊嚴(864—867)

王渢(867—870)

李綰(870—872)

王龜(872—874)

裴延魯(874—876)

劍南西川節度使:

高適(詩人,762—763)

嚴武(764—765)

郭英乂(765)

杜鴻漸(代宗相,766—767)

崔寧(使相,767—779)

杜鴻漸(766—767)

張延賞(779—785)

韋皋(使相,785—805)

劉辟(805—806)

高崇文(使相,806—807)

武元衡(憲宗相,807—813)

李夷簡(813—818)

王播(818—821)

段文昌(821—823)

杜元穎(穆宗相,823—829)

郭釗(郭子儀孫,829—830)

李德裕(830—832)

段文昌(832—835)

楊嗣復(835—837)

李固言(文宗相,837—841)

崔鄲(841—847)

李回(武宗相,847—848)

杜悰(848—852)

白敏中(白居易從弟,邠寧移鎮,宣宗相,852—857)魏謨(宣宗相,857—858)

李景讓(858—859)

杜悰(859—860)

夏侯孜(宣宗、懿宗相,860—862)

蕭鄴(荊南移鎮,862—864)

李福(864—866)

劉潼(866—868)

盧耽(868—870)

吳行魯(870—871)

路巖(懿宗相,871—873)

牛叢(873—875)

清海軍(嶺南)節度使:

張休(763)

楊慎微(764—767)

徐浩(767—768)

李勉(768—772)

呂崇賁(772—773)

路嗣恭(773—776)

高翬(776—777)

張伯儀(777—782)

元琇(782—784)

杜佑(784—787)

李復(787—792)

薛珏(792—795)

王鍔(795—801)

趙植(801—802)

徐申(802—806)

趙昌(806—808)

楊于陵(808—810)

鄭某(憲宗相,810—813)

馬總(813—816)

崔詠(817)

孔戣(817—820)

崔能(820—823)

鄭權(823—824)

崔植(穆宗相,824—826)

胡證(826—828)

李憲(828—829)

崔護(829—830)

李諒(831—833)

王茂元(833—835)

李從易(835—836)

盧鈞(836—840)

崔龜從(844—845)

盧貞(845—846)

李玭(847—848)

李行修(848—849)

韋正貫(849—851)

紇幹皋(851—854)

韋曙(855—858)

楊發(858)

李承勳(858—859)

蕭仿(僖宗相,859—860)

韋宙(使相,861—868)

鄭愚(868—871)

鄭從讜(871—874)

韋荷(874—876)

唐朝藩鎮割據有多亂?

nupt佐羅 實際上在黃巢起義之前,唐廷與藩鎮形成了一種很微妙的平衡。朝廷的大部分政策都能在藩鎮進行實施。黃巢起義後朝廷就再也不具備約束藩鎮的權威和力量了。 賽耶穌 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先有淄 青 齊 海 登 萊 沂 密 德 棣十州之地,及李靈曜之亂,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各為己有,正己又得曹 濮 徐...

唐朝的宦官之禍與藩鎮割據哪個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瓦叔 當然是藩鎮。黃巢起義後,朝廷不得不依賴藩鎮鎮壓農民起義,藩鎮藉機獲得了自主權。朝廷還不得不將招納的起義軍叛將封為節度使,最後唐朝就亡於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唐朝宦官專權雖然壓制了士族和科舉官僚的政治空間,頻繁廢立皇帝,但並沒有出現推翻王朝的任何跡象。唐朝的宦官專權是宦官作為乙個團體掌權,沒有出現...

印度社會問題這麼嚴重,為什麼沒出現魯迅?

張大嘴 其他答案都寫到了有出來批判的人。但是,印度社會問題需要的不是批判的人,是能夠帶領群眾走出困境的人,要麼是孫,先進的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要麼就是毛,馬列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代表 ggbaby 在印度的視角下中國社會問題更嚴重,我只想說不同的視角就會因為自己主觀意識得出主觀的結論,印度的問題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