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有懷念廉頗的意思嗎?

時間 2021-06-03 20:08:43

1樓:段老師

沒有懷念廉頗的意思。憑誰問,意思是有誰來問,問廉頗老不老,能不能飯,所以辛棄疾用這個典故表達自己無人問津懷才不遇之情。有自己雖然年老但依然像廉頗一樣勇猛的意思,但這不等同於廉頗的懷念。

趙王想起廉頗來,是有懷念廉頗的意思的,但是趙王與辛棄疾無干。

2樓:謠諑

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句話更多的是借用典故,含蓄委婉的表達自己如同廉頗一樣才不得用,抒發懷才不遇之傷和有志難伸的憤懣之情。

個人愚見,望君採納

3樓:D.Lebron

此處更多是借指自己,用廉頗老年仍堅持為國出戰的典故也指自己。作者被貶卻有著渴望北上攻金的理想抱負,卻受不到中用,也是向朝廷的宣告,我現在老了(此時已接近60),但我還能打仗,作者仍渴望驅除金人,收復大宋江山。自己的無奈憂愁,困苦。

4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出處:《史記》。

文中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公尺,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於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畫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從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辛棄疾到任後, 一方面積極布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鬥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孤危,深感很難有所作為。

最後作者以廉頗自比,這個典用得很貼切,內蘊非常豐富。

一是表白決心,和廉頗當年服事趙國一樣,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當仁不讓,奮勇爭先,隨時奔赴疆場,抗金殺敵。

二是顯示能力,自己雖然年老,但仍然和當年廉頗一樣,老當益壯,勇武不減當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帥;

三是抒寫憂慮。廉頗曾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可為奸人所害,落得離鄉背井,雖願為國效勞,卻是報國無門,詞人以廉頗自況,憂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轍,朝廷棄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無法施展,壯志不能實現。

說是「懷念」也不能認為錯誤,但更嚴謹的說法是懷人傷己,詩人緬懷歷史人物,目的是來自比,藉以抒發個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