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 這句話對嗎?

時間 2021-06-02 01:34:23

1樓:蘇打

不對。在那個年代,肉食是血緣貴族,不是智慧型代表,是忠誠代表,他們考慮不了長遠也是事實。日後的年代,以賢能取士,肉食者多有一定才能,可以遠謀了。

2樓:hwasion

當然是不對的~

一、邏輯:

1、頂級肉食者主觀和客觀上可以遠謀,但他們必須基於最高利益準則,不去遠謀;(其腐化二代除外)

2、就算不是遠謀的謀,未入局的人也無法認清事實——以為自己上,自己就可以搞定

3、以為只要結果,就可以放棄某些規則,無視或沒有能力去識別其它系統變數,事實上可能是透支性的破壞;

4、其地位和身份決定他能看到一些上層規則,但同時又能看到一些底層事實,這就存在了成功概率。此時,基於「倖存者偏差」,一旦成功,就可以被底層和中層同時認為是「顛覆權威」的代表來大書特書

但是,這個代表一般是身處中層,無限接近於高層的人,絕對沒有底層;(如:劉邦

5、綜上,肉食者的格局遠高於素食者,其成功概率也遠高於素食者。但素食者不信啊!

1、左傳

1)左丘明是和孔子一起信奉周禮的,彼此敬稱「君子」。在他們眼裡,各國不尊古禮只求利益的腐化君子有乙個算乙個,都是渣渣——有天然的反權威和反君子傾向。

2)曹劌可能是曹沫;

3)曹劌論戰魯國打敗齊國,隨後而來的是魯國的「三敗北」、曹劌的個人遭遇、齊國稱霸;

2、西方的肉食者促進的社科人文發展:

1)文藝復興的背景是大航海獲得的超高利益回報之後,誕生了資產這麼乙個新的階級,自發產生的精神和自我確認需要;(資產階級可以開始歸類於「肉食者」)

2)大航海之前,甚至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幾乎是食肉者才有發明的基礎(衣食無憂)和動力(無聊);(此時,素食階層出人才的概率可以忽略。)

如:笛卡爾的父親是議員、律師,擁有大量地產;

牛頓的舅舅,著名神父;

卡文迪什,倫敦銀行最大的儲戶;

3)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產業工人的需要,培養了大量的基層知識人員。概率上,開始出現了一些不錯的科學家。隨著普通階層的知識人群基數的擴充套件,才逐步演變成由食肉者支援平民發明家的創新活動為主

為什麼叫 肉食者 而不叫 食肉者 ?

杜青 肉食者是古代文言文中流傳下來的比較固定的書面化語言,因為是流傳至今而且必然是以書面形式流傳,畢竟古人的思想現代人只能從書本探求 所以是帶有顯著的 書面語 特徵 其古今語義表現為 古義 當權的人 今義 吃肉的人 非素食者 而 食肉者 是現代人發明的比較口語化的語言。肉食者在用在現代應是指以肉食為...

素食者比肉食者力氣更大嗎?

素食挺兄 個人覺得力氣大小和吃啥應該並無直接關係。吃肉的也有虛弱無力的,吃素的也有能幹活的。以前老百姓吃不起飯時,更沒肉吃,照樣能幹農活。不過都有例外。 壹素界 每乙個個體都很不相同,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各方面狀態都不一樣,所以並不能說素食者就一定比肉食者力氣更大,不能簡單地分為兩個群體來對比。我們會...

為什麼有素食主義者,但沒有肉食主義者?

NEBRASKAJ 因為實在吃不下去。只吃肉,那你不能用油烹飪吧?不能用配料調味吧。還不能碳烤,因為會吃到木屑。只能電烤了。你吃的下?真這麼做早就掛了。 嗚莎花園 為何有讀書節植樹節而沒有葛優躺節呢?因為讀書和植樹都太難了,需要我們自律並且不斷自我鼓勵,才能夠堅持。同理,素食太難了。這違背了我們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