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若虛不被六朝柔糜詩風影響,他的成就會不會更高,甚至超過李白?

時間 2021-06-01 09:26:19

1樓:不是神

不會。向來有這麼一句話:「國家不幸詩家幸」。

詩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跟他的環境特別是遭遇有關:

我們來看四大詩聖:詩仙李白:得罪權貴被貶,然後自我安慰(雖然美名其曰:

豪邁曠達,事實怎樣你我都懂,而且人家自己也有詩句:「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他的境遇跟你所說的六朝柔糜自己對比)。

詩聖杜甫:一生顛沛流離,老人家最後吃死的知道嗎?(什麼三吏三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還有茅廬為秋風所破歌。這境遇,跟六朝柔糜詩風對比一下,哪個影響大?)

詩佛王維:人家也經歷安史之亂,只不過心態比較好而已,長安陷落,人家接受了偽職。長安收復後,人家還被朝廷授予官職,世稱「王右丞」你以為怎麼來的。

而且詩佛這個稱號也正是他心態的顯現: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中南別業》中自己也說: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喜歡順其自然,什麼都跟自己無關,你以為他想這樣?大家年輕輕,誰沒點追求抱負?沒抱負人家也不會一路參加科舉,最後狀元及第知道嗎?

請好好品味一下乙個胸懷壯志,但是只能寄情佛教,欺騙自己萬物皆空的感受)

詩鬼李賀:百科這麼說的:「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聲,但「年未弱冠」,即遭父喪。

「 」妒才者放出流言,謂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儘管韓愈「質之於律」「稽之於典」為其辯解,終無可奈何,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 也是鬱悶要死,關鍵人家真鬱悶死了——27歲英年早逝。

(雄雞一聲天下白。 自己遭遇的這些,哪個不是滿腔悲憤。而且,李賀這個」李「字是不是該聯想一下他跟皇親國戚是不是有關?

那也確實有關,他是宗室皇孫。歷史上這類人也有乙個:劉備,皇叔有多慘:

賣草鞋。你說李賀面前這麼乙個科舉途徑可以走向人生巔峰的路,突然被堵住了,人家得多難受。 這跟六朝柔糜詩風的影響哪個強?

)再說一條,上述的人也不是中國詩歌的開創者,他們難道就沒有受到其他詩風的影響?大家都有受到影響,真正的水平,跟遭遇有關,跟自身的水平更有關!

2樓: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這種問題是怎麼想出來的?

張若虛一共就兩首作品傳世。另一首代答閨夢還明顯水平一般。

如果王之渙的詩歌不散佚,還可以幻想一下絕句方面會出現另一座高峰。畢竟旗亭畫壁力壓王昌齡

關於張若虛,你了解多少?

代答閨夢還 關塞年華早,樓台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豔,心寄管弦飛。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已登出 張若虛,張若虛,張若虛,emmmm,我把自己知道的一些還有自己的體會分幾部分答一下吧。總之看看就好,別太認真!一 真 若虛 二 孤篇壓...

如果才能不被正面情緒控制?

狐妖酒館 其實很多事情也就那樣 現在過不去那就耗著 一遇到不開心啊,想不明白的時候 那就不管了 我生命那麼報告,有時間浪費在這些屁事上? MAM 感覺大家答的都很有道理啊 我自己覺得 人趨向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天性 第一階段 接受容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是後天修來的 比如,不喜歡某個人,但是你不得不跟她一起...

張若虛怎麼又寫了《你若無情我便休》???

諸天雨 瀉藥這個下次提問能直接把全詩貼上來嗎?你若無心我便休,青山只認白雲儔。飛泉落韻怡然夏,飄葉成詩好個秋。十五情形憐月冷,三千願望對星流。前塵影事皆如幻,浩氣當初貫鬥牛。巫山原屬古追求,你若無心我便休。冬雪寒江拋直釣,春潮野渡泊孤舟。落花成土多真愛,飛葉隨風有至愁。許是今生緣未了,還從夢裡記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