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上提到劉邦被項羽圍,紀信為解圍,裝作劉邦出逃,吸引項羽追殺,如何理解為別人的富貴犧牲自己?

時間 2021-06-01 07:11:57

1樓:新蘭home

我覺得楚軍就是不懼犧牲的人才太少了

才最終成敗寇的

還有說齊國的謀士明知道被韓信或者劉邦坑了

就過還是大義凜然地慷慨赴死(就烹)。

2樓:

現在不也一樣嗎?很多人為了後代的幸福累死累活在大城市打拼,就為了一套房,還不如人家紀信呢,好歹紀信死了還有無上光榮,他家這一輩子都受人尊敬。

當然拋開富貴不講史記上也有乙個人讓我很震驚的,就是高漸離,眼睛都瞎了還想著殺秦始皇為燕國復仇,明擺著送死的行為。

3樓:禁與千尋

沒法理解,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到。

但是歷史上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很多啊。

他們死後幾乎沒有任何好處,只留下乙個士為知己者死的名聲而已,但是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了。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有自己的信念,有超越生命所看重的。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都是。

哪怕今天,在一些地方,為了情而死依然存在。

我們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在我們看來,生命最重。

對於他們來說,大丈夫,死則死矣,或者不過碌碌一生,死卻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而有些人是為了報答別人。有些人是為了夢想。

我們做不到,也不能理解。

為有犧牲多壯志。許是吧。

4樓:

當兵的那麼多沒名沒姓的,不也是成全他人?但是活下來就有可能逆襲人生,哪怕當個都尉、校尉都是人生贏家。

古代士人呢,一是為了當官混日子,而有的是為了功名,為了功名而死節或者死事是很正常的。

而且這些人除了家人,也沒那麼多牽掛,不會擔心自己氪金或肝的網遊沒法玩了,又或者沒法上知乎吹水。活著也就是整天吃鹹菜,那會也沒什麼美食,沒電玩,沒什麼娛樂

何不給後代留點晉公升上層的機會?在豪族時代,乙個家庭出了個忠義之士,是肯定會被優先錄用的。

就算是現在,如果給你個青史留名,而且子孫世襲田產的機會,我想說14億人裡至少10億都願意死。

當死亡獲得的利益超過活著的時候,那麼死亡其實並不可怕。何況有些人天生就是俠義氣節。

5樓:Xiuquan Yu

秦漢時的主流思想就是用人頭去換軍功軍功即爵位哪怕自己死了家人也可以領功

樊噲冒著箭雨第乙個衝上敵人城牆的時候難道不知道隨時可能會死?

但軍功可以換取更大的利益這筆買賣合算的很所以莽就完了奧利給

6樓:燦爛星空

你要真的了解春秋戰國的歷史你就知道了,當時的人是真的輕生死,也很少在意富貴,相反更重視名聲。

說白了都想揚名立萬,在這個前提下沒啥事幹不出來,你叫他死他都願意。所以經常出現的場景是某大人物和誰誰誰有仇,又不能通過正常手段解決,於是找乙個這種想出名想瘋了的(這種人一般也都有講義氣的名聲流出來),然後好酒好菜,金銀財寶女人一股腦上,養個一年半載再把事情一說,這些人就騎虎難下了——本來賣的就是這個名聲,現在人家對你這麼好,人有這麼一仇家,你不代人家解決嘍?

其實也不虧的,那個年代甭說大夫了,諸侯要是沒點作為都沒人知道,但誰不知道慶忌,要離,侯贏,朱亥的?說白了各取所需而已。

7樓:小小303

價值觀不同而已。

個體的生命,在那時並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對那些胸懷大志和更有一定傳承的家族出生的人,人們更看重團隊的生命和家族的利益。

揚名立萬可不是一句空話,是需要付出生命的實踐的。

紀信雖然犧牲了,他的弟弟卻在劉邦的庇護下得到大富大貴,他的家族因此而成為大漢帝國乙個大家族。

個人的死和家族的興旺,孰重孰輕呢?

何況,劉邦死了,他未必就能活,他即使躲過一劫,未必就好過。

各種權衡,他這樣的選擇,是最明智的,也是最有價值的,回饋最多的。

8樓:君上

純粹為了開腦洞,大概是這樣的,留在劉邦身邊也是個死。

裝扮劉邦引項羽追殺,主上劉邦活了,好歹會恩澤紀信自己的後代。。這也不失一種策略,不是為了別人的富貴犧牲自己,而且為了自己基因延續犧牲了自己。

博弈的結果

為什麼史記和漢書沒記載劉邦生年?

淨吾 劉邦自己都未必知道自己哪年生的。當時各國紀年當時可能有出入,周王朝覆滅後,到秦統一六國,這個期間沒有好的紀年參照物。劉邦的父親也沒啥文化,也未必記得自己兒子出生是何年,底層人根本不在乎這個。現在很多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家都不知道自己出生在哪年。有了生肖紀年後還方便一些,底層人容易記。這種東西沒必要...

為何《史記》上記載說孔子晚年西狩見麟,便曰 吾道窮矣?麟與孔子的道有何關係?

曉方 麟是什麼?是國家特特特級保護動物啊。我的老天鵝,乙個連如此罕見的保護動物都殺的時代,怎麼不讓孔子哀傷感嘆呢!換個角度想一下,假如今天人們可以放心肆意虐殺大熊貓,那難道不是時代的悲哀嗎?大熊貓只是一種自然界中普普通通的動物,稀有的原因是它在生物進化中成為了乙個即將被淘汰的弱者,是人為的保護使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