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看待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生死觀的?

時間 2021-05-07 00:21:46

1樓:Pathetique

用整個宇宙來理解比較好,人類的壽命也不過100歲左右(目前為止),對於宇宙目前137億的壽命,乙個人的一生連宇宙眨眼的時間都比不上;人類太渺小了,就連太陽系對於乙個宇宙來說也不過是塵埃,人類能做出什麼大事情呢,就像你周圍的細菌,他們搞什麼大事情你會發現嗎?(也許不恰當,因為細菌有時候能讓我們患病)。乙個人或者乙個人類文明(對於宇宙都沒差)就像乙個人往幽深的湖面丟一塊小石子所造成的漣漪一樣,撲通一下湖面又馬上陷於沉寂。

一死生,齊彭殤總結來說就是人類只是乙個小小的過程,你所接觸的事,所認識的人,所體會的感受不過是一些過眼繁煙,活長活久沒區別,生物與死物是一樣的。你當然也可以反駁我: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人類可以永生不死,子孫可以遍布全宇宙。

我承認這種可能存在,但是概率太低了,如果存在我也可以大膽的說,沒有乙個人能逃脫死亡,就算技術可行,但精神是不能承受的,我大膽的推測:當乙個人活了n久,他什麼都經歷過,甚至都玩過好幾十次了,那麼他就會厭倦,當然他可以消除他的關於厭倦的化學物質甚至記憶然後再來一次,但他會發覺連這些事他都做了n次,然後就自然而然自盡。遍布全宇宙子孫不過提前使宇宙的熱寂到來罷了,對於宇宙不過提前死亡,這又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但是也不要太悲觀,行樂須及時,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想那麼多幹嘛

2樓:行之

剛才腦洞開了一下,可能「一死生」指的是,對於人而言,人生命的意義不在「生死」之上。這麼解釋也湊合。

————————

記得當年考研的時候,把莊子的亂七八糟的說法,說圓了。但是感覺我的理解檔次不高。

大概麼,好像是說莊子提出了「以道觀物」的思維方式。當年的什麼,「無持」,「無待」,「心齋」,「坐忘」這些倒是能扯圓,但是扯得不高明。所以,我對莊子的理解大概也是「愛好者」水平。

後來搜了搜其它學者的理解,要麼段位兒差不多,比我高不到哪兒去,要麼,扯得高的人沒扯圓,扯圓的人沒怎麼扯高。

扯得高的人常規套路都是從魏晉玄學或者佛學角度理解的——這種高是高,但是這種以後學注前學的方式畢竟不是那麼穩當。

總之,我眼界,閱歷還不夠,還沒遇到解釋莊子的高手。

向郭的《莊子注》真是「被《莊子》注」。真正的愛好者可以看看,雖然檔次也不那麼高,但是依然橫掃我乎幾條街。

閒話說完了,說說正題。

首先,「一死生」我沒辦法理解通透,存在與非存在怎麼可能是一致的?「出生了,然後死了」和「壓根沒不存在」這完全是兩個事情好麼?這個我解釋不了。

如果說,因為大家都要死,所以活著就沒有意義。這麼理解的話,明顯感覺也不高明。

「齊彭殤」還有「朝菌」與「大樹」這個倒簡單,雖然從生命的長度來說,兩者就巨大的差異,但是就生命的「生、長、化、收、藏」或者「成、往、壞、空」的歷程來理解,兩者是一致的。

生命就其本質來說,雖然生命的各個具體樣態,表現方式上有一些差異,但是生命本身,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一致的。

這個理解很簡單,也是向郭《莊子注》上的理解。

3樓:月牙泉

老子和莊子同屬道家思想,《道德經》第一張就指明了,有和無都是相通的,有和無又延伸開來,到了萬事萬物。比如彭殤,比如生死。

4樓:鐵卡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族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

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

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著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上面兩段文字分別見於莊子的《至樂篇》和《齊物論》,也算是他對「一生死」」的兩處相關解釋。莊子還提到「孰知生死存亡於一體者,我可以與之為友」,我修行沒到那個高階目前保準是不知道,相信現在末法時代知道的只能更鳳毛麟角。

儒家也有「一生死」: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張載《太和篇》

「一生死」,佛經裡亦有相應解釋: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起不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維摩詰經》

這裡提到能理解「一生死」的人,是見身實相者。那什麼又是「身實相」?大概就是生命的本質吧。尤其提一下這裡說到「身實相」是要「見」,而不是想。

既然想不出來,目前還又沒見到,我從另乙個角度談下自己對於「一生死齊彭殤」的理解:

一元論還是二元論是鑑別得道與否的乙個簡單方法。所謂聖人貴一。

如果還是分割對立的二元看問題,不管如何精進心的打坐不管看過多少佛經道經不管是道長住持活佛還是×教協會的會長,都一樣沒有得道或者說開悟,哪怕是名字裡帶「之」的書聖。

真正的得道者或者說覺悟者,已經徹底打破二元對立的執著,即莊子所說的「彼與是莫得其偶」,應該早沒了任何分別心,其中包括生與死彭與殤的分別心。

莊子說:孰知生死存亡為一體者,吾可以與之為友;我想說的是,孰知生死存亡為一體者,我可以拜他為師

這篇基本是資料的堆積,太亂,算草稿吧,回頭慢慢寫

5樓:山畸

看了@君不二的回答,個人認為當然沒錯,但總有那麼一點隔膜的感覺。為啥呢?用存在講存在,是永遠也講不清的,就好像你問大海裡面的魚,水是什麼?

你要它怎麼回答。所以我認為不如從虛無來說起。「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要弄明白為什麼生死是同一的,應該先弄明白什麼是生。生指的僅僅是心跳,呼吸之類的醫學所謂之生命體徵麼?非也。

所有我們認為的有機現象,都能看成是無機現象。譬如你的心跳,現代生物學對其中機理已經研究得很清楚了,說到底還不是種種物理現象化學反應罷了。試問,你的每乙個動作,每乙個想法,你的一生與某個未名星球上一塊石頭的滾動,又有什麼差異呢?

像其他一些答案說到的所謂生命之意義,我認為是乙個很無聊的提法,因為生命本身存在就是乙個問題。

生命之存在需要生命意義來映襯,生命之意義又必須以生命意義為基礎。稍微有點邏輯的人都知道,AB互證是乙個偽命題。

以上,大概就是一般人對莊子的理解程度了吧。然而若是莊子只到這種程度的話,他就不是莊子了。

推到上面那一步,似乎已經推完了。但是否覺得似懂非懂,似是而非?

如果一切都沒意義,那莊子寫「齊彭殤」是否就是在教導我們乾脆一死了之乾淨利索呢?

我們的生命與夢中胡蝶真的有差別麼?這是表層理解,世俗之理解的也。其實莊子真正想表達的是更深一層的含義:

如果沒有區別,我們又何以發問?

這便是莊子的高明,真正的虛無主義在於認識到主體的虛無。

換言之,

既然「我」都不存在,又談何生死的區分呢?

宥於語法的結構,我們總是不自覺的為種種現象虛構乙個主體。就好像我們發問「我」的生死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個問題自虛構了原本不存在的主體後,認識便自然落了下乘。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主體的,一切我們所認為的主體,無非是種種相互作用之和。

尼采說「內心世界充滿了虛光Phantom,自我意識便是其中之一」這便是主體的虛無。

用莊子的語境說,這叫做對自我的化解,謂之「物化」。

想通了這一點,最初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既然從未有過乙個作為主體的「我」存在,那又何必糾纏彭殤的區分呢?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耳。(注意,此處的氣非指後世一些沽名釣譽不學無術之徒故弄玄虛的強行解釋,可以看成是「相互作用」之類的東西,重在理解,得魚忘荃)

6樓:

人如果永遠地被死亡遺忘了,只會在孤獨中瘋狂。

人如果還沒出生就死去了,就會在黑暗中……

這兩種極限環境的結局其實是有相似性的。

7樓:得一掩光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當你理解這句話的時候,你就理解「一死生,齊彭殤」的意思,當你也陷入那種理解帶來的暢快時,你也就陷入了莊子的夢。

8樓:道蹠

「一死生,齊彭殤。」說明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對生的好和對死的惡是很明顯的,追求彭祖壽命的人多,避開殤夭的人也是多數人的觀念。為什麼呢?

因為大多數人對生死的觀念是這樣的,好噁是這樣的。齊物論的意思就是告訴你不要有類似二元論的觀點或者固有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來看事物,對錯好壞都是有他的角度的,生死亦然。因為大多數人恐怕不是怕死,因為他並沒有死過,只是對未知的恐懼或者怕痛苦,覺得死那一剎那也許有難以忍受的痛苦。

這句話並不是鼓勵大家去死……而是說不必要把類似這種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事套上觀念,改變或者說消滅觀念才是莊子最想傳達給我們的。

9樓:

綜合一下:你不是骷髏,你怎麼就知道做骷髏不快樂呢?

2017-03-05:

下圖應該很明白了吧,什麼叫一死生。

其實就是類似於「物質不滅」的意思。

10樓:Savarus

生與死是人的兩種對立的狀態。

你既然不知死後如何,那麼你就不應過多去琢磨死後的事。

既然你現在活著,那麼你去考慮如何活著,這是合情理的,而考慮死,目的不是為了死,而應該為了活著。意思就是活著時候要盡力活著。

對生,我們有很多認識,對死,可以說一無所知,既然如此,不如一死生,等你死後你再去想死後如何吧,也可能不能想了,但是沒關係,

活著的時候把死亡看做另一種生,一種新的開始,又何嘗不可呢?

一死生,齊彭殤,你只知道殤在人間是一種悲痛苦難,你如何知道在其他情況下呢?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世間萬物皆可以統一於乙個整體,生與死的對立是人的認識,具體是不是對立,我們不能給出答案,但是生與死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那麼它們歸根到底肯定是有共性的,那這個共性是什麼,可能你我本來就知道。

你如果說你不知道,那我可以給你乙個指導,

你對死一無所知,那你就去從生里找呀,你從兩邊都沒準能找到,那何不從已知的入手?

11樓:君不二

對這個問題解釋得最清楚的,就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

在他看來,所謂的存在其實應該理解為生存,不是你「是」什麼,而是如何去「是」。所以所謂的「生」應該理解為如何去生。

那麼如何去生呢?海德格爾說是向尚未到來的可能性去生,那麼終極的可能性是什麼?是死亡。所以「生」的定義就是「向死而生」!

同時,海德格爾說,「死亡並非存在的終結,而是向著終結存在。」死亡不應該被看做一種現成現象,而應該是一種生存方式,是如何去死,這就意味著死亡就是「向死而存」!

如此一來,生就是向死而生存,死就是向死而存在,死被解釋為懸臨於生之上,所以生死其實一開始就是並存的。

詭譎的是,當人到達死亡的時候,他其實才算是真正的存在了,可同時,他也真正的不存在了。

這就是莊子說的,「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也就是:一死生,齊彭殤。

之所以選擇海德格爾來解釋莊子,一來是因為他們的學說有很多相似性,二來是因為海德格爾的確受到過莊子思想的影響。他們兩人雖然使用的論證方法不同,但是最後殊途同歸。

你是怎樣看待時光發現神之一手的?

扒蒜的大哥 眾望所歸,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其實褚嬴和小白龍都是為時光而存在,他們都是時光的鋪墊,為了創造這乙個天選之子。所以,必須是由他來發現這神之一手。 sxp 313 不是時光發現神之一手,而是時光就是褚嬴的神之一手。神之一手看起來指更高層次的棋技,倒不如說這是當世棋手達不到的境界。圍棋千...

作為乙個路人,你是怎樣看待易烊千璽的?

wwwx 首頁突然出現這個問題,來答一下,本命女歌手,一直對tfboys沒有概念,分不清誰是誰,追了一段時間偶練,能稍微get到一點舞擔的魅力,去年因為偶練小牆頭認識了乙個易烊千璽的粉絲,被安利了看了街舞讓我對四字弟弟有了認知,話少,很內斂的性子,但是有很有主見,看過幾次雜誌硬照,可塑性挺高。最近紀...

作為乙個在地球生活的外星人,你是怎樣看待地球人

打卡打卡卡卡卡卡 乙個詞,愚蠢。要不是我砍死了圖謀不軌的外星人,地球已經沒了。地球人的愚蠢可以分為先天和後天兩部分。先天上,地球人還沒有經歷過基因革命,現在使用的身體還是幾萬年前採集者的身體,幾乎沒有進化。現在許多高血壓 空調病等現代病都是由這個導致的。而且由於對採集者而言數字不是十分有價值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