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匈奴 蒙古 回鶻 突厥四個民族的血緣關係如何?

時間 2021-05-06 17:54:20

1樓:江上一峰青

如果你不把他們看成民族,而把它們看成朝代,或者至少在它們的那個年代,不是民族,那麼所有一切就都非常容易解釋。

我們可以下乙個結論,簡單將中原王朝的對手視為民族是非常不準確的,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論述。古人囿於條件和認識不足,如此稱呼可以理解,今天依然如此,就有點偷懶了。

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將其視為草原的王朝更迭。

中原有秦漢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漠北、東北有「葷粥」、鬼方、「獫狁」、匈奴、柔然、突厥、薛延陀、契丹、女真、蒙古、後金。

乙個部落崛起,征服從東北到中亞如此大面積的領土,你把他作為乙個民族?這不科學嘛。跨度如此之大,生活方式語言都有很大的差異,怎麼可能是乙個民族呢?

草原的統一,與劉邦李世民朱元璋之間有何區別?

這是我建議將之也作為王朝更迭的原因。

如果將匈奴、回鶻、突厥、蒙古都視為草原的朝代更迭,那麼題主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本質上,這一片土地上生活著無數的部落,從中亞草原到東北的叢林,每乙個不同的部落崛起,橫掃草原就建立不同的草原王朝,比如匈奴、突厥、回鶻、蒙古等,留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各自有不同的記憶,就比如百年以後還有明朝遺民自認明朝子民,這些草原民族也是如此。成吉思汗崛起時,主要對手之一乃蠻部發源於黠吉斯,繼承了很多突厥、回鶻的元素,那你說他是突厥呢,還是回鶻,抑或黠吉斯?都不是。

本質上他們的演變和我們從漢人變成唐人、宋人、金人、元人、明清子民是一樣樣的。

所以蒙古人自認是匈奴的後代,有錯嗎?我們今天自稱漢人,有錯嗎?

不能用血緣關係去解釋他們之間的聯絡,而應該用朝代更迭去解釋之。

2樓:

漠北分三塊,杭愛山以西的科布多-阿爾泰,杭愛山和肯特山之間的色楞格,肯特山以東的呼倫貝爾。

大致可以理解:

匈奴=泛漠北+葉尼塞

蒙古=呼倫貝爾

回鶻=色楞格,西遷後另算

突厥=科布多-阿爾泰,西遷後另算

3樓:修羅獄

這麼說吧。

中原漢人王朝秦漢三國晉隋唐宋明來來回回那麼多朝代,是不是以前的秦人漢人晉人隋人唐人都死了?其實來來回回壓根還是漢人!

草原王朝也是一樣,從東北到西域中亞六七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大大小小的成百上千個部落,哪個部落強大了就奉哪個部落為可汗,就叫哪個名字,換個王朝你就不認識了?

冒頓單于繼位後,開始對外擴張。在大敗東胡王之後,隨即併吞了樓煩、白羊河南王(匈奴別部,居河套以南),並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今寧夏固原東南)、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等郡縣。並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

向西進擊月氏,老上單于繼位後,大敗並殺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遷徙。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

和帝永元中,大將軍竇憲遣右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中國農耕王朝靠的是土地,沒有土地就得餓死,游牧王朝靠的是草場,沒有草場也得餓死,所以來來回回都是那些人而已。

匈奴強盛了,大家都是匈奴人,鮮卑強盛了,大家都是鮮卑人,突厥強盛了,大家都是突厥人。

至於民族?中原王朝沒有乙個是單一民族國家,北方游牧帝國更是從來沒有乙個是民族國家,都是民族大雜燴。

4樓:kongfuzi2

歷史的記載很清楚,古代匈奴是多個部族的聯合,《史記》中明確記載,古代匈奴的王族是來自夏朝的乙個王子,商朝滅夏時逃到了草原。《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回鶻最早被漢人的歷史書記載,漢人的歷史書記載很明確:「鐵勒」部,很形象,「鐵」,為突厥人打鐵的部落,「勒」,被繩子緊緊捆著,回鶻人打鐵有什麼讓突厥人不滿意的話,就會被繩子緊緊捆著。也就是突厥人的半工匠,半奴隸。

唐太宗為了打敗突厥,幫助了「鐵勒」部,最終打敗了突厥,後來「鐵勒」部的名稱變成了回鶻,回鶻是唐朝的盟友,一起打敗了突厥。回鶻就是後來的維吾爾,「回鶻」、「維吾爾」發音極其接近。

5樓:行為藝術專業博士導師

這問題問得,這是四個政權,不是四個民族。

如果有人問你秦漢唐宋這個四個民族之間的血緣關係,你咋回答?

草原上的普通遊牧民,不是統治集團部族的那些,無非是誰強大就認誰做盟主,就聚集到誰的旗號下,跟中原的老百姓誰當皇帝就做誰的子民乙個道理。

6樓:Serpens

根據目前有的關於匈奴語的一點材料,可以確定匈奴語既不是蒙古語更不是突厥語。

看起來匈奴語有這些特點:

1、r和l可作為詞首子音。

2、n可以作為首輔音。

3、人是kwala

4、馬是kuti

5、奶是「醍醐」(dega之類的)

根據Alexander Vovin,目前唯一一句完整匈奴語指向葉尼塞語。

7樓:

經統計,在阿爾泰山地區的圖瓦人(唐努烏梁海人)的Y染色體單倍群中,R1a佔絕對優勢,其次就是Q。而R1a也是俄羅斯測出來的匈奴單于家族的父染,Q系也在匈奴貴族中隨處可見。由此可見圖瓦人極有可能是匈奴直系後代。

而圖瓦人,雖然名義上是蒙古人,卻操著一種突厥方言

圖瓦人的父染

最關鍵的是,R1a雖然在中亞黃白混血人種和東歐斯拉夫白人中高頻,但圖瓦人卻是標準的北亞黃種人長相!

圖瓦人長這樣子,「大臉盤、眯眯眼」

這也符合早年間體質人類學的考古結果,匈奴人屬於蒙古人種的北亞型別

而蒙古本部呢,蒙古國的Y染色體單倍群以C2b+O3(現在叫O2)為絕對主流,更加接近於東部的通古斯民族-鄂溫克人。鄂溫克人的Y染也是以C2b為主體,同時滿族皇室愛新覺羅家族的Y染也是C2b。

科爾沁蒙古王室的父染O3a1c,也是遼寧滿族的第一大父系!

蒙古國的Y染色體單倍群,R1a很少,C2b很多

所以,「蒙古出自東胡室韋」,很可能並不是謠言,而是事實!因為蒙古主體的C2b,更接近於東胡地區的鄂溫克和建州女真,而不是阿爾泰地區的留守匈奴-圖瓦人。

8樓:林懷谷

1、匈奴=R系突厥語;

2、回鶻、突厥 =Z系突厥語;

3、鮮卑、柔然、契丹、蒙古 =蒙古語系;

4、蒙古語系、烏拉爾語系(尤其是匈牙利語)都擁有很多R系突厥語的藉詞。

5、R系突厥語唯一後代是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的楚瓦什人(Chuvash)。

6、先秦,北疆、塔里木、哈薩克草原、費爾干納都講印歐語系,其中北疆和哈薩克草原的游牧民族講伊朗語支(塞人),屬高加索人種。塞人語言的唯一後代是生活在高加索地區的奧塞提亞人(Ossetian)。

7、漢代匈奴已搞定北疆,但哈薩克草原的「烏孫」考古挖掘仍為高加索人種。

8、突厥語在2~5世紀之間搞定了哈薩克草原。

9、突厥語搞定了北疆、哈薩克草原之後,就開始慢慢將塔里木和費爾干納突厥語化。

10、5~9世紀,蒙古語系崛起,在漠南、漠北鋒芒畢露,大規模西遷。該階段漠北唯一生機盎然的三河河谷地區(鄂爾渾、土拉、色楞格)發現多個古突厥語石碑 & 古蒙古語石碑,體現兩大人群對這一漠北聖地展開激烈爭奪。

11、最終,蒙古語在漠北獲勝,哈拉和林、烏蘭巴托先後成為漠北核心,依然在三河河谷。

12、蒙古語在漠北獲勝,突厥人被斷成兩半,往北逃入勒拿河流域的突厥人成為薩哈人,繁衍至今已有50萬人,以雅庫茨克為核心。

13、薩彥嶺山區(葉尼塞河源地區)的突厥人始終未被取代,繁衍至今成為圖瓦人。

14、蒙古語後來進一步搞定北疆,形成了一種突厥語音濃重的衛拉特蒙古語(母音 、y 等)。

15、歷時長達2023年的人種替代,突厥人最終將哈薩克草原的人群變為 90%黃種父系,70%黃種母系。也最終將塔里木、費爾干納居民由金髮白人變成了黑髮混血人種。金髮人群目前仍殘留在帕公尺爾、興都庫什、喀啦崑崙的大山深處。

(當然,由於伊朗高原的人群是黑髮,所以波斯語人群的東擴也對中亞的黑髮化有不小的影響)

9樓:旋轉的學習機

當代基因檢測,蒙古族由東湖室韋和突厥混合而成。匈奴基本上算是消亡了。契丹和蒙古是乙個民族。西方的現代匈牙利,匈人和古代匈奴沒有關係。

10樓:遲飛

西遷——匈牙利人

沮渠氏——西遷——突厥人——突厥滅鐵勒——鐵勒化突厥——西遷——土耳其人

以上只是貴族核心集團,底層混來混去。

土耳其人與維吾爾人,文化都是突厥(鐵勒)文化。只不過祖先麼,大體上類似滿洲吞漢地,蛇吞象,最終自己被漢化了。論祖先的話,類似滿漢關係。

11樓:

匈奴同時期的是東胡,兩個挨著的。冒(念mo四聲)頓(du二聲)時期匈奴崛起,滅了東胡...東胡人退守到鮮卑山跟烏恆山,再敗...蒙古的祖先就是東胡。

匈奴時期,在西伯利亞北方,有鐵勒(丁零),同匈奴戰鬥時,使用過一種高輪子的戰車,所以他們又被稱為「高車」...不過也被匈奴征服了...唐朝時,他們的後代之一「回紇」改名為「回鶻」

突厥在回紇統治蒙古高原前就已經88了。人種構成:祖先除了蒙古高原上的諸民族,當然還有中亞的白人了。

東部的匈奴,跟東胡血緣應該接近,但是匈奴的語言迄今都不知道具體屬於什麼...可能跟他們靠著斯泰基跟吐火羅人有關係,他們左邊就是新疆,當時住著很多歐羅巴跟蒙古利亞人的混血,匈奴在人種上也是混血,越靠近中亞越混.同時期的鐵勒(丁零)在他們北方,當時的人種應該接近蒙古利亞,但是他們的後代之一回鶻,在唐朝末年亡國,遷入東北甘肅新疆,跟當地人通婚出現了混血。

官方一般認為他們是維吾爾的後代,這個並不準確。他們至多跟古代東疆有關係,南北疆是別的突厥語民族,維吾爾的族源並不單一。

匈奴在漢朝被擊敗,部分西遷至今天的哈薩克(曾經有法國的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去了歐洲,叫「匈人」,統帥阿提拉,但後來多方研究表明不是這樣。能確定的是:歐洲匈人是個從蒙古高原遷徙過去的亞洲民族,我們國家有乙個學者表示有可能是慕容鮮卑)

就記得這麼多...

12樓:黃漢守衛者

歷史書寫的很清楚唐朝滅亡後來了一場特大瘟疫破壞力高於南歐中世紀爆發的瘟疫

突厥人匈奴人東胡人一夜全都死光了契丹人從天而降趁機統領一切北方地區建立大遼蒙古人全體揹著降落傘突然間從天上掉了下來其中成吉思汗他爸爸很不幸剛解開降落傘慶祝自己安然落地喝了點酒就被人藥死了成吉思汗立志報仇,發憤圖強有了以後的勵志故事直至今日

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大家都看到了書上就是這麼寫的不信回去查只不過我加了個降落傘而已

匈奴 蒙古 突厥 鮮卑這四個民族之間有什麼關係?

簡單梳理,比較明顯的發現線路是 匈奴 南匈奴 融入漢族 匈奴 北匈奴 東胡 鮮卑 東部鮮卑 慕容等 融入漢族 東胡 鮮卑 與匈奴混合 拓跋,宇文部 融入漢族東胡 鮮卑 走向漠北 柔然 東胡 鮮卑 留守大興安嶺 室韋 走向漠南 達怛 塔塔兒 東胡 鮮卑 室韋 蒙兀 蒙古 融合其它各種部落之後 蒙古?突...

漢人在漫長的歲月裡有四個大敵,匈奴 突厥 蒙古 女真,為什麼漢人打贏了前兩個卻被後兩個民族給征服了?

咖啡貓 人類史是一部自然史,人類歷史的暴力衝突基本都發生在氣候變化的時間上。央視有部紀錄片 長城 基本確定了長城建在460公釐降水線附近,這條降水線也基本決定了農耕和游牧的生活方式。我以前玩過 阿提拉全面戰爭 原版戰役有四次降溫,每次都會扣土壤肥力。雖然不完全符合歷史,但是降溫會讓草原向南遷移,隨之...

番外,蒙古西征和四個汗國

麻了口 人醜就一定要多讀書 人醜就一定要多讀書嗎?仔細想想,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出現呢?醜是外貌層面的,是形容人的外表的,當然,有的醜還可以形容人的心靈。但是這個問題中的醜單純指的是外貌的醜。而讀書是什麼,是一連串的動作,是現實層面和心靈層面的結合。因此,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沒有讀過很多書。外表的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