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的下場是不是咎由自取?

時間 2021-05-06 17:14:24

1樓:北辰

北辰有些人說呂太后心狠手辣,對戚夫人下手太狠,當然你站在現代人道主義的立場上說是有點狠,但是你不能拿當今的觀點去要求古人哎,呂太后和戚夫人看是情敵,其實是政敵,她倆進行的是政治鬥爭,自古以來政治鬥爭,有死無生,都是非常殘酷激烈的,戚夫人多次挑戰了呂太后的地位,天下是高皇帝和呂太后共同打下來的,呂家人又出錢又出力,呂澤功不可沒,漢家天下三分之一都是呂家打下來的,勝利的果實怎麼能被別人奪了去呢,況且呂太后本來就是有野心的,手段高明,戚夫人格局小,是典型的暴發戶小女人。放在當今如果別人侵犯了你的勞動成果,或者冒犯了你應得的東西,看你會不會和他急眼會不會和他打官司。你可以同情戚夫人,但是你不能貶低呂太后,呂太后做的沒錯,你不當大家不知財公尺油鹽貴,呂太后就是乙個國家的當家人,是乙個大家長,當然要以全域性的眼光處理問題。

記住,漢初那些功臣很厲害,在高皇帝死後只有呂太后能鎮得住,如果是戚夫人勝出,天下還姓不姓劉都不一定,功臣既畏懼呂太后又敬佩她,所以司馬遷對呂太后評價極高,足不出戶,政令是希,天下晏然,無為而治,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

2樓:林暮眠

戚夫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她把劉邦作為自己的唯一依靠,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繼承皇位,沒有培植自己的力量,當然即使培植力量也無法與呂后的勢力抗衡。

而她之所以被呂后折磨致死,除了她深受劉邦的喜愛深深刺痛了呂后的敏感的神經外,她在處事方面不夠高明,想來她出身於貧苦家庭,本來就很單純,耳濡目染的宮廷鬥爭也只學了個皮毛,所以她不太可能取勝。

如果她想要取勝可以學習漢文帝的母親薄姬,隨著自己的兒子到封國,謹小慎微,戰戰兢兢,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最好是不被劉邦寵愛。只有這樣才能在活下來。反正她年輕,早晚可以熬過呂后,事實證明,漢惠帝死後,她的兒子是有可能當上皇帝的。

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勝。畢竟薄姬就是這樣成功的。

最後說一句,一切都成為歷史,無法改變,我們要做的只是總結經驗,增長見識。

3樓:拾叁齋

是,關鍵點就在於太子之爭。

漢高祖與皇后呂雉所生之子劉盈,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生性仁慈軟弱,雖然當時是皇太子,但是漢高祖認為他不像自己,常想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因為劉如意像他。母憑子貴,誰不想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帝?戚夫人看自己的兒子得到寵愛,再加上自己貌美,經常陪伴劉邦左右,便開始煽風點火,想劉邦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做太子。

要知道,秦就是二世而亡,胡亥就不是嫡長子,當時的嫡長子制度是深入人心的,以張良為首的一般大臣是不可能承認讓劉如意當太子的,而且劉盈說白了也就是性格問題,又沒什麼大錯。劉盈的母親呂雉那可是和劉邦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家族勢力在朝中也是個龐然大物,呂雉的妹妹就嫁給了舞陽侯樊噲,樊噲可是實權武將,最早跟著劉邦出生入死,還一起去過鴻門宴。這兩方力量就決定了劉如意不可能獲得支援,戚夫人掰手腕也比不過呂雉。

這母子兩在上位的邊緣來回橫跳,劉盈性子好,不表示啥,不代表呂雉好欺負啊,你兒子當皇帝是不可能的,現在就等劉邦去見秦始皇,到時候我兒子上位,就有你好看。終於,機會來了。

漢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漢高祖去世。同年五月十七日,太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漢惠帝即位後,尊奉其母皇后呂雉為皇太后,並由呂雉臨朝攝政,史稱呂后。

大權在握的呂后,不會再容忍戚夫人這對母子了。

下令把戚夫人關在宮中永巷裡,剃去頭髮,帶上刑具,穿上土紅色的囚服,做舂公尺的苦活。由召來劉如意,話說劉盈脾氣是真的好,大善人,當皇帝想他這麼心慈手軟的沒幾個。因為知道呂后要對劉如意動手,親自到霸上迎接劉如意,與劉如意一起入宮不說,還帶著他一同吃飯睡覺。

實力gank自己母親。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劉盈可能是想通過這件事來表達自己對呂雉掌權的不滿,告訴他我才是皇帝,你雖然是我媽但是還得聽我的)啊,這波在大氣層。

漢惠帝元年(西元前194年)十二月,漢惠帝凌晨便外出射獵,劉如意因為年紀小,不能早起同去。呂后得知劉如意獨自在寢宮,於是派人拿著毒酒讓劉如意喝。黎明時分,漢惠帝回宮,卻發現劉如意已死。

劉如意死後,諡號隱王。呂后除掉劉如意後,緊接著就對戚夫人下手,下令砍斷戚夫人的手、腳,挖掉眼珠,薰聾耳朵,喝啞藥,讓她呆在廁所裡,稱她為人彘。(歷史的教訓,永遠不要得罪女人)

總結就是,如果戚夫人不受寵,沒有兒子,她可能可以好好活下去,或者是她足夠聰明,不去和呂雉爭,不然怎麼都是個死。所以美不美,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她不夠聰明,又沒有勢力。

4樓:西府趙王爺

歷史上劉邦晚年最遺憾的一件事兒,估計就是沒能保護得了戚夫人母子。在他駕崩之後,失去了靠山的戚夫人母子,遭到了呂后的瘋狂報復。其中戚夫人被呂后幽禁在永巷,剃去頭髮,頸束鐵圈,穿著囚衣。

從養尊處優的帝王妃子,變成了終日舂公尺的苦役。

這還不算完,為了折磨戚夫人,呂雉派人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即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腳,剜去她的雙眼,薰聾她的耳朵,毒啞她的喉嚨,最後將其扔到廁所裡,使其受盡折磨而死。

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即使已經被劉邦送到了自己的封地趙國,也沒能逃脫呂后的魔掌。他被呂后從趙地接到長安,乘著漢惠帝劉盈外出的間隙,派人毒死了劉如意。不得不說,呂后的手段之毒辣,已經超越了正常人的範疇。

所謂最毒婦人心,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

當然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呂后之所以如此對待戚夫人母子,也是原因的。

首先,戚夫人是她的情敵,從她身邊搶走了劉邦。劉邦是在楚漢戰爭期間,於山東定陶遇到的戚夫人,並將其收入後宮。當時的戚夫人不過二十歲左右,正值青春。

而呂后已經三十幾歲了。那個年代缺乏養顏之術,加上呂后陪著劉邦過了許多苦日子,身心操勞,早已經是年老色衰,自然是無法與戚夫人比美。

再者,戚夫人不僅年輕貌美,而且才藝出眾,尤其善舞。當時她能被劉邦看中,就是因為舞藝出眾,被請到劉邦的宴會上助興,得以接近劉邦。

明朝詩人王象春曾有詩云: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其中垓下美人說的是項羽寵姬虞姬,而定陶美人就是指的戚夫人了。

相較之下,呂后雖然也算是大家閨秀,但畢竟身無才藝,自然比不上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有魅力。所以,劉邦在娶了戚夫人之後,十幾年來獨寵她一人,而正妻呂雉則備受冷落。

面對這種奪夫之恨,自然成了呂雉日後報復戚夫人的理由。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呂后估計也不會那麼折磨戚夫人。她之所以對戚夫人用那麼狠毒的手段,主要是因為戚夫人在生下兒子劉如意之後。劉邦居然想要廢掉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雖然劉邦的這個想法在呂后和眾位大臣們反對下,並沒有實現,但這個舉動這無疑是觸及了呂雉的底線。在呂雉看來,戚夫人不僅搶走了自己的丈夫,還想要奪走她和兒子劉盈的地位,那就不是情敵那麼簡單了。

她呂雉作為劉邦正妻,陪伴劉邦多年,一直不離不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當初劉邦因私放囚犯被官府通緝,不得不上山落草。是呂后乙個人獨自撐起了這個家,她一方面需要照顧孩子,一方面還得應付官府的刁難,甚至於她還要冒險去給山上的劉邦送飯吃。

而後來楚漢相爭,因為劉邦的戰敗,呂雉一度成為項羽的俘虜,當了階下囚,生死難料,受盡了驚嚇,但她依然堅持了過來。

所以,呂雉能成為皇后,她的兒子能成為太子,都是呂雉自己應得的。如今戚夫人母子卻要搶走她歷經磨難積累的這一切,可想而知,呂雉的怨氣該有多大。她應該早就想要報復戚夫人母子,但是有劉邦護著,她無法下手。

只能是等到劉邦駕崩之後,再行出手。

而關於戚夫人和呂后的恩怨,劉邦自然也很清楚。但是,他不可能為了保護戚夫人母子,就去處死呂雉。

首先呂雉的功勞擺在那裡,劉邦對自己這位妻子是非常感激的。其次,呂雉作為劉邦的創業伴侶,其背後也有著強大的勢力,漢朝的功臣集團大都站在他這邊。蕭何、張良、樊噲這些人,都是呂后的支持者。

況且呂雉政治手段高超,連韓信、彭越這些人都死在了她的手裡,劉邦也沒有把握去對付她。

當然了,劉邦雖然沒有對呂后動手,但卻還是為戚夫人母子安排了後路的。他知道自己死後,呂后會報復戚夫人母子,所以早早的就做出來安排。首先,他安排戚夫人的父親,也就是自己的岳父戚鰓,擔任禁軍中尉,統率北軍屯衛京師。

這可是長安城差不多一半的兵力,足以讓呂后投鼠忌器,不敢輕動。此外,劉邦還將趙王劉如意送到了趙國,並派周昌去當趙國的相國,用於保護年幼的劉如意。

最後,劉邦為了保護戚夫人母子,甚至還安排陳平和周勃,去殺掉大將軍樊噲,並奪取他的兵權。樊噲何許人也,劉邦的鐵桿小弟,當劉邦還在沛縣當混混的時候就一直追隨劉邦。但因為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所以劉邦擔心自己死後,樊噲會倒向呂后一方,從而對戚夫人母子不利。

基於這個原因,劉邦便派陳平和周勃去殺掉樊噲,一方面可以剪除樊噲這個威脅,削弱呂后的勢力。另一方面,陳平和周勃二人傻了樊噲,必然得罪呂后,從而站到呂后的對立面,為戚夫人母子分擔壓力。這樣的一石二鳥之計,著實是非常老辣。

種種安排下來,戚夫人母子的安全似乎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劉邦最終還是低估了呂后,也錯信了陳平。

劉邦為戚夫人母子安排的軍隊和相國,被呂后輕鬆搞定。而他給予厚望的陳平和周勃,則是沒有執行他的命令,他們擔心得罪呂后,所以沒有殺樊噲,只是將樊噲抓了起來,準備送到京城讓劉邦處置。而等到他們到達長安時,劉邦已經駕崩了,樊噲便無罪釋放,並被恢復了官職。

如此一來,劉邦臨終前的安排並沒有起到作用,呂后最終還是大權獨攬,戚夫人母子的悲慘結局也就無法避免了。

5樓:負能的人

咎由自取,這句話有點問題,我不長篇大論,

宮廷鬥爭都是這樣,

欺負人要讓劉邦廢掉太子,如果劉邦廢掉,呂后就完了,王立群先生說,

女人征服天下兩種情況,

第一先征服這個男人,然後征服天下

第二靠自己征服天下

欺負人第一種,

到底是你通過別人征服天下好使?

還是自己征服天下好使?

這個問題你想想

有空多聽聽王立群講史記

6樓:劉進軍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呂后是跟劉邦一起打拼的原配夫人。吃過苦遭過罪的。

戚夫人就是小三上位。現在這世道還能分點財產。那個時候戚夫人的兒子是要全盤繼承老劉的遺產。

老劉死了呂后像狗一樣屈服於戚夫人。

這麼看他還可憐嗎?她可憐完全是咎由自取。呂后在老劉還是草根的時候就跟著他了。

給他生兒育女。老劉落草為寇的時候。呂后家裡操持家務。

外面還得是不是去看看自己這倒霉丈夫。好容易老劉起事了。呂后又拉著自己哥哥弟弟一塊給老劉打拼。

出人出力還出資。老劉原始資金九千人左右。他老家沛縣有三千。

呂后老家蕩郡招募了六千。這還不算。老劉取關中封漢王。

呂后帶著老老劉和小小劉還有老劉的大哥一起被項羽扣下。最後老劉得了天下。戚夫人打著愛情的旗號要睡在老劉房產證上。

她有什麼好可憐的。自己家沒有丁點實力。沒人沒槍就想著掉餡餅。

太體貼懂事的男孩是不是沒有好下場

小小guitarist 只是覺得這只是乙個受眾的問題,有的女孩子確實喜歡特別溫柔體貼的男孩子,也肯定有女孩子不喜歡這一種型別的男孩子。不過,過於體貼和溫柔的確是會帶來問題。如果說太溫柔太體貼的男孩子會有好下場或者說沒有,那還是太過片面了,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世俗的不經意 做你認為對的事 如果怕...

就結局下場來說,王小明是不是騎士史上最慘的乙個?

鬼火爐 就這?這能算慘?不管你說的是哪個結局都不算慘。TV結局就是放豪言說要毀滅世界就沒了,沒有被擊敗怎麼算慘 兩部劇場版裡結果都是和朋友繼續旅行,沒有孤身一人,這已經是很好了 zio裡被逢魔擊敗很正常,放在舊十年裡也屬於正常結局,最慘還輪不到他。新十年裡最慘的應該是不算外傳的build,全程被ev...

我的是不是進口自鎖託槽?

Juliet 這就是最傳統最原始的金屬牙套,不是啥自鎖,現在一般醫院都沒有這種牙套了,因為非常劃口腔,我在長沙,你這個價位完全都可以做自鎖的了,有點心疼你,多買點保護蠟吧。 Cassiel 先不說這是不是進口的,姐妹你每個託槽上面都是纏了鋼絲應該就不是自鎖了,自鎖是不用纏鋼絲按下去乙個小的卡扣片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