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究竟在何時由盛轉衰?

時間 2021-05-06 08:59:17

1樓:狡猾的瓜皮

朱祁鎮後,文官、宦官開始把控朝政,明朝頗有重文抑武之勢,對明朝軍事力量打擊最嚴重的首當其衝土木堡之戰,其次薩爾滸之戰,至此大明的軍事力量便持續低迷,嘉靖開始土地兼併問題日趨嚴重,種種原因,都迫使大明王朝的制度推向了腐敗,到了崇禎時期已經病入膏肓。

乙個王朝的衰弱的原因林林種種,單指某方面某件事的話未免有些片面。

2樓:吸氧武士

以萬曆三大征看,當時明廷國庫銀兩尚且能夠支援朝廷多線作戰,軍事上尚且能夠戰而勝之,國家的組織體系尚且能夠支援。。自那之後,朝廷財政愈加惡化,軍事上面對滿洲和農民軍也疲於奔命,不得不在戰和剿撫之間取捨。我認為明朝事實上不可逆的衰弱,始於萬曆

3樓:nimitz

當明朝的科舉士大夫們個個都喜歡道德綁架的時候。事情辦好了沒用,衛道士們總能挑出毛病了批判一番。後來這個毛病被滿清一頓亂殺之後治好了

4樓:夢三辰

最近在看馬伯庸的《顯微鏡下的大明》裡有一部說的是記錄天下戶籍的黃冊,每個十年普查一次,持續三個月完成,可能從一點而窺全貌,大概是從正德中後期開始,黃冊三個月完不成統計,而且造假質量差大量嚴重,以至於到明後期黃冊形同虛設,黃冊代表了稅收和國家對全國掌控情況,這可能是衰敗的開始吧?

5樓:黑洞心理學

管理不行,會被淘汰,問題太多,藩王越來越多,官吏收入不漲薪水,經常發不出工資,管理無心,沒人給明朝廷效力,猜疑太多,幫派鬥爭嚴重。內耗,大於外患,員工只有另尋明君。棄暗投明。

6樓:梅菜扣肉

學界對於明史的分期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土木堡之變繞不過去,即使不是這個,也應該在正統朝,這是明代政治趨於敗壞的開始,政治上敗壞就是加速度由正轉負,遲早要開倒車的。

7樓:

明朝按發展途徑是乙個不規則的正弦曲線,都有個高峰和低谷期。

從洪武、永樂年間的開疆拓土,雄霸四方,南方至安南,北方到外蒙,國力處於高峰。後面的仁宣之治,又加強了國力。

不過由於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雖於謙守城成功,不過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再加上任用小人,國力下降到乙個低點。

朱佑樘的弘治中興,算是把明朝往上拉了一點,不過他兒子明武宗正德,那是個頑主,幸好有幾個賢臣撐著,沒讓國力下降到亡國的地步。

後面就是最聰明的嘉靖、短命的隆慶和忙了20年,歇了20年的萬曆。史書上說明朝亡於萬曆,有些說亡於嘉靖,其實都差不多,這祖孫三代基本上埋下了明朝亡國的所有隱患(當然也有說是宣宗朱瞻基建立內書堂,教太監讀書,為以後明朝太監當過埋下隱患,其實也是看皇帝怎麼管理,在嘉靖一朝,哪個太監敢?若是換成英宗、武宗、萬曆這些,也不怪太監干政,你皇帝不行嘛)。

嘉靖朝短視,只顧著和朝臣鬥(也難怪,必定武宗無後,算是旁支扶正,肯定心裡沒有什麼底氣)。隆慶太短,而且從嘉靖晚年,基本上是明朝幾個智商高玩的朝臣的天下,聰明的嘉靖還能馴服,到了隆慶和萬曆,基本上是皇帝被牽著鼻子走。

萬曆,成也萬曆,敗也萬曆,前二十年,算是最成功的改革,加上有效的管理,國庫和資糧都很極大盈餘,後面萬曆三大征,基本上吃二十年的老紅利。

萬曆後期是一直走下坡路,基本上是由盛轉衰,乙個小頂點直接往下,標誌是薩爾滸之戰。

之後的木匠和崇禎就是降到底點,直到亡國。

8樓:天上雲飛

明朝真正的盛應該是明武宗他爹,到明武宗還行,但嘉靖皇帝玩權術其實極大傷害明朝根基,就是張居正改革也已經不能改變明的衰敗,特別是嘉靖在嚴嵩父子問題上已經把皇家的威嚴碎了一地,所有人都知道壞事都有皇帝參與,所以不能打擊嚴嵩,最後不得已用通海盜的方法殺嚴士番,法律已經不起作用,大臣和皇家的關係從此變成仇敵

9樓:一股清流

朱元璋對功勳集團的清洗開始。中國歷史上大規模血洗老朱是第一次幹,劉邦重點是異姓王,按照朱元璋的做法,劉邦至少把沛縣的老同志殺個遍才能和老朱相媲美。這種肉體消滅的慘烈程度連慈父史達林都自嘆不如。。

10樓:小蝦漢斯

2023年崒洞祝洞之戰、2023年支稜昌江之戰,這兩戰明軍連續慘敗後被迫永久放棄安南,黎利走上人生巔峰。

原始史料的數字給得尤其恐怖,即便是有利於明方的國史自情自報,明軍損失都超過了10萬。例如崒洞祝洞之戰,「軍大潰,死者二三萬人」(《明史-王通傳》),大概是被越南誇大兩倍為斬俘六萬。

支稜昌江之戰,明軍出征前的數字是「安遠侯柳昇等統領成都護衛四川雲南都司四川行都司官軍從黔國公沐晟等統領總七萬員名往徵交址」(《明實錄-宣宗卷》二十三),最後全軍覆沒。而越南方面則宣稱僅最後總攻昌江大寨之戰就「斬俘明軍八萬」。不過考慮到明軍連主將都病死了2個,大概在行軍過程中就因為疾疫大量減員,真正戰損的倒可能未必是大頭。

因此越南說法中斬首5萬估計是吹水,俘虜3萬的可能性倒是有。

不過無論是哪種說法,這兩戰明軍都遭到大敗也是事實,尤其是支稜、昌江戰役,除主帥柳昇陣亡之外,左副總兵梁銘、尚書李慶也相繼病死,都督崔聚、交趾布政司黃福被俘,史安、陳鏞、李宗昉、潘禋等人均死於軍中,參戰明軍重將損失率之慘烈幾乎堪比土木堡。

新聞要連著看,宣德時的衛所就已經基本不行了。

例如宣德八年年末,山東巡按張聰至遼東巡視回後,上疏描述了當時遼東的私役之風:海州衛官軍舊有定數,今閱教場全廢,操練守門者止二三人,守山海關者僅五六人,又南海口舊置官軍一百三十人,今存者惟老疾軍五人。比詢指揮使俞通等,皆稱各軍俱有差遣,苟且支吾。

130人的軍額只剩下了老弱5人,缺額率高達96%。領軍軍官卻只能以一句「俱有差遣」支吾了事,實在是令人無奈。而連山海關這樣重要關卡,都只有五六人駐守,便可知道,當時整個遼東私役之風有多麼嚴重了。

如此看來,《明實錄》中說柳昇出兵時是統兵「七萬員名」,應該指的是兵額,如果也存在缺額情況,是不是真有七萬都要打個問號。

2016 年哪些行業在由盛轉衰?

緒緒緒 瀉藥,沒啥資格寫答案,感覺大家所在各自的領域都不太理想,估計是大環境或者心態問題,所以還是對於工作或者行業看淡點,錢看實在點的好 BinZ 說說國際物流吧。2016注定是個出口慘淡的一年,航運業急轉而下,韓進破產,一些小船東開始倒閉,其他船公司聯合一起抱團,各大物流巨頭也整合資源,抵禦寒冬。...

在唐朝以後,為什麼中華帝國從此由盛轉衰,逐步走向封閉 內卷?

唐朝也不是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最最鼎盛的二鳳時期,了解下文成公主?了解下高句麗?要吹就吹大漢吧。武帝才是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 漢唐的強盛,是以徹底擊敗 打垮北方的強大威脅為開始的,其後是軟硬實力的雙強。國力都是全面輻射。自唐以後,再無朝代的武力可以支援其在西北作威作福 南邊還是可以 繼而文化輻射也就...

SNH48會比AKB48更快地由盛轉衰嗎?

伍義州 這樣比較對snh是不公平的。在日本,是以 偶像做得成不成功 為標準在評價akb 在中國,是以 造星造得是否成功 來評價snh。就像有些答主說的,日本有偶像文化土壤,中國沒有,只有傳統明星土壤。路線如果走得一樣,反而不可能紅。這也是為什麼你河憑藉4000年一炮走紅的原因,因為中中國人就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