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信長與其長子死於本能寺後,他手下那些軍團長很快就擺脫了織田家獨立出來了呢?用的是怎樣的手段呢?

時間 2021-05-31 09:14:23

1樓:三國戰神羅貫中

因為家臣是需要封地的。

當乙個家臣,並不是每天打卡上班而已,家臣的下面也有自己的家臣。

這些家臣都是要養活的。要養活這些家臣,就要有領地。

但大名的領地是有限的,不是每乙個家臣都能得到夢寐以求的封地。

拿本能寺之後,羽柴秀吉打敗柴田之後,淘汰了一批織田舊臣,也空出了大片的領地來,也自然會有一批新的家臣受封。

對這些新晉家臣來說,這些領地不是織田家封的,而是羽柴秀吉封的,受的是羽柴的恩惠,而不是織田家的恩惠。自然而然的,家臣會不斷地由織田家,變為羽柴家的家臣,羽柴秀吉也就和平的實現了政權的交替。

2樓:討厭改變的番茄味

其實研究過歷史和政治的人都明白,日本戰國的社會正對應中國的春秋戰國,都是分封制,都是君臣上下鉗制。財政兵都是依靠手下的大家族的領主支撐的,百姓和基層官吏只對小領主負責,然後一級一級向上負責,這種小領主才是構成社會的單元。織田發家幾乎全靠信長,憑藉自身威望鎮住了手下的大領主們。

信長一死,誰來管這些大領主們?小領主們本來就是對大領主負責的,誰管你是信長還是天皇?秀吉用的無非是一點簡單的權術,真正可怕的是秀吉的政治頭腦,秀吉一死家康不也上位了?

都是乙個道理。如果真的不能理解,看看三家分晉,看完你就明白了。

3樓:hiprok

信長和信忠之死,導致了織田體系的崩塌。剩下最有實力的秀吉和柴田,都是打著織田的招牌爭奪實際統治。所以其他織田部將只有選擇站隊來儲存自家的繼續興旺。

本能寺十年前,安國寺慧瓊已經預判信長被滅。讀讀本能寺之變一書,自荒木叛變,光秀、德川、秀吉都在找機會乾掉信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本能寺本是信長欲除掉德川,結果秀吉以為他是笑到最後的人,沒想到還是作為蟬的德川笑到最後啊。

4樓:隨風而逝

日本這種類似領主的制度本來就不算太牢固吧,後來的豐臣家不是同樣的下場,甚至幕末的德川家也差不多。織田信長手下掌握兵權的都是大大小小的領主,基本靠著信長的權威來維持統治,隨著信長突然死亡,權力出現真空,各種野心家當然就蠢蠢欲動了。

5樓:琉璃色的雪

我覺得與其分析不成功的案例,不如反過來分析成功的案例,之所以北條得宗家和德川將軍家能夠成功傳代,權利交接基本都順順當當。關鍵還是親藩和譜代數量眾多而且頗具實力。管理的也有條理,主次分明。

如果當年源範賴,源義經都各擁兵一方,新田足利也是有力御家人,源氏將軍家又怎麼會三代而亡?退一萬步說,就是讓給本家的兄弟旁支總也比外人強上百倍千倍。

信長一死,織田家就落了也是一樣,支強幹弱固然不好,但是光桿司令更不行。

6樓:安國大將軍

謝不邀實際上戰國時代這種情況早有先例:細川政元遇刺後的兩細川之亂打了二十多年;三好長慶死後三好家的內鬥也打了四五年;本能寺之後織田政權陷入內鬥瓦解的局面也是正常操作

織田信長和他精心栽培的繼承人織田信忠在本能寺之變中雙雙完蛋

信長自己的同輩兄弟在織田一門中普遍弱勢頂不住局面

信忠的弟弟們大多都過繼到別家去了:像織田信雄當時叫做北畠信雄,織田信孝當時叫做神戶信孝,兩位在本能寺之後才改回織田苗字;而且信雄風評很差,信孝風評雖好於信雄但也缺乏能服人的軍功(從本能寺後原定征伐四國的大軍一哄而散就能看出來,白白把復仇機會送給千里迢迢跑回來的秀吉)

信忠自己的長子三法師當時只是個三歲小孩,還不如後面的豐臣秀賴(好歹五歲(滑稽))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不管你擁立三法師也好擁立信雄信孝也罷,織田一門誰上位都不能服眾——除非選擇依附於有兵有地的取次申次們——那麼淪為這幫人的附庸也就不可避免,就像現實中秀吉先後擁立三法師和信雄,勝家一益擁立信孝,家康後來也擁立信雄一樣

畢竟周公、武侯、細川賴之在歷史上只是鳳毛麟角,因此本能寺之變後的群龍無首的織田政權走向瓦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7樓:王地黃

我舉個例子。

王允除掉董卓之後,以為自此漢室安穩天下太平。

結果李傕郭汜來長安一頓報仇,完了各自為政,還把天子挾持走了。擒賊先擒王,但是如果你一旦把頭目斬首了,剩下的可能要面對的就是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麻煩狀態了。所以你看西安事變的時候為啥不能殺校長。

信長當時留下的是乙個怎樣的攤子呢。首先,當時信長手下幾個國主,分東西兩線作戰,基本上是平級的且戰力都有割據一方的本事:秀吉打到了高松城,勝家在越前扼住上衫的咽喉,光秀留在信長身邊,長秀當時已經比較謙沖了,瀧川一益都破了甲斐快打到江戶了——一般這種跑太遠的老實人在這種時候都是吃虧的。

其次,信長三子,指定的繼承人和自己一起死在了本能寺,等於說,現在就出現了乙個二子奪娣的場面。秀吉多賊啊,把毛利家唬得斬將求和,不動聲色地中國大折返,敗光秀於天王山。到這裡,報仇的事情結束了——一如李傕郭汜亂長安——任誰都會順理成章地考慮之後的事情了:

那麼誰來「繼承織田家的大統」?

按說,光秀一死,資歷最老的戰功最赫的就是勝家了。但是仇是秀吉報的,這個時候就比較,微妙了。

剩下兩個公子都是棒槌,基本上都倒向勝家;秀吉沒有支援任何乙個公子,而是假惺惺地說,既然信忠大人已經死了,他的兒子也就是長孫才最具有合法繼承權!最後達成和解的方法是啥,長孫還是繼承人,但是因為年歲太小,交給信雄來輔佐了。

多搞笑。將軍架空天皇,信長架空將軍,秀吉架空織田家,到最後,家康又把秀賴架空了。不能說到了信長這兒就是這麼瓦解得這麼快,而是,不論在哪兒這種瓦解都是飛快的。

這種政治命運的迴圈,大概從戰國大名推倒原本封地的守護大名就發軔了。

8樓:

不就是因為軍團長體制麼。。。簡直連家臣團和勢力範圍都幫他們畫好了,真有那些個不開眼的非要效忠信長後代的才奇怪了,最多就是當個旗子打一下(我甚至覺得就算是信忠不死都維繫不住)。。。後面豐臣不是也死在搞什麼五大老麼?

9樓:白金之星

接大佬說一下自己看法,家臣也有自己的下屬啊。例如秀吉在西面全力對抗毛利的時候,自己的親戚,播磨黑田家,因幡南條家等豪族,還有信長委派的寄騎都是秀吉的下屬。在北面對付上杉的柴田勝家。

西面對付長宗我部的丹羽長秀,織田信孝等都是差不多軍團長的形式。

秀吉通過中國大返回到姬路城立馬將自己全部身家分給下屬,第乙個擊敗明智光秀也就是為了在將來的利益劃分中拿到最大的一塊。畢竟你搶到最大的,小弟們也可以擴大實力。清州會議就是大家互相妥協後的利益分布。

滿足一門,譜帶等的需求。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為什麼打不過明智光秀?

蘇黎世 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帶領的可是10000人的大軍,織田信長入住本能寺,壓根就帶不了多少人,難道本能寺能夠容下20000大軍嗎?要不你來試試,看看你能用多少人頂著10000大軍的圍毆?實際上本能寺之變中,織田信長的所帶的將領們不可謂不勇了.根據 信長公記 記載 在明智光秀發動攻擊後,史代勝介,伴...

想問織田信長沒有發覺本能寺兵變有什麼原因 歡迎友善交流

熊貓人銅鬚 信長被刺殺其實是大概率事件,有功者不賞,有過者重罰,又適逢亂世,想想看信長這輩子從弟弟,到妹夫,還有松永久秀,荒木村重等大名,全都要反他,就這樣,信長還帶幾百個人就敢出門。四方軍團長都是沒有監軍的實權大佬,這怎麼可能不反 武田大膳大夫晴信 我晴信後來在高天原和信長交流過這個問題。他說 你...

如果沒有發生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還要多久才能消滅其他大名統一日本?

Iron Man 九州島津男兒尚未擊敗肥後蠢熊安能與魔王一較高低的?預計83年最遲84年九州三勢力臣服這期間東北地區估計也肯定紛紛臣服比猴子早大概7,8年 與北韓開戰未必會輸畢竟信長比猴子強了不是一星半點兒 江口洋介 在此之前。織田信長山陽道主力 羽柴軍 相繼攻破了播磨上月城 因幡鳥取城。毛利輝元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