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姜維,你如何向後主上表誅殺黃皓?

時間 2021-05-31 01:37:09

1樓:小魚兒

如果我是姜維,我可能會選擇繼續屯田,然後了此餘生。偶爾想想丞相,偶爾想想未曾蒙面的先帝。他們都是為了理想燃燒至死的英雄,而我的前半生,也是那樣執著。

只是現在累了,想歇下來,沒事想想他們,沒事看看星星。

2樓:會飛的喵

當官的可以這山望著那山高,太監不行,太監頭上只有一片雲,那就是皇帝。大太監往往就是皇帝的代言人,大太監說的話,幹的事往往就是皇帝的意志。但有時候皇帝的某些想法不能直接表達出來,所以……

除了像趙高這種一手遮天的,但如果皇帝被個太監架空了,你再怎麼上書也沒用了,不是嗎。

3樓:琅邪楊文理

乙個人說句鬼話不難,難的是只說鬼話不說人話,有之,則沈雅涵先生其人也。

沈公曰:

咱來看,姜維想殺黃皓不?

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

何止是想,簡直是想,直接請示老闆剁了丫的。

姜維的政敵諸葛瞻一家想殺黃皓不?

華陽國志:尚嘆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乃馳赴魏軍而死。

您說後主是先滅姜維一族哩,還是先滅諸葛一族哩,還是統統滅了為好?(~ ̄▽ ̄)~

沈公又曰:

剁了乙個黃皓就謀取了皇權?幾時漢家制度,皇權有且僅有黃門為代表?

董允掛了,黃皓才干預政事,感情之前的蜀漢皇帝沒皇權?不說阿斗,大耳朵也得哭倒在孔明懷裡喲o(╯□╰)o

拿著阿斗和漢獻帝模擬,這是何等的眼光,啥時候獻帝不爽起來也可以隨便剁個把車騎將軍先?

沈公三曰:

黃皓啥時候出位的?

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相表裡,皓始預政事。

陳祗啥時候代董允為侍中的?

七年,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禕副貳。九年,卒。

這都延熙九年後的事兒了,蔣琬同志都去了,難不成要召喚諸葛武侯天罰黃皓?

至於上表神馬的,弱爆了,人姜伯約直接面啟鬥殿要剁人。至於想,呃,諸葛瞻以下數數?

沈公續曰:

史盲的標誌性動作,便是無視制度,胡亂模擬。後漢三國事歸台閣,黃皓同志啥時候兼了錄尚書事?

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

感情諸葛瞻、董厥等都是閹黨?╮(╯▽╰)╭

沈公總曰:

乙個連基本史實與官制都不懂的人,你怎麼指望他說人話而不說鬼話?!( ̄_, ̄ )

回到本題下,別指望一篇文章就能扭轉政治路線。

刨去皇帝,看看當時蜀漢朝廷的主要當權者的政治主張為何?

姜維:北伐,除黃皓。

諸葛瞻、董厥:停止北伐,除黃皓。

易言之,姜維要想除黃皓,就應當爭取執政的諸葛瞻、董厥支援,而雙方的主要分歧點便在於北伐。從攘外必先安內計,姜維應放棄連年北伐,與尚書臺達成共識,實現除黃皓之目的。

很可惜,姜維根本沒有要放棄北伐的意思,而是徑直要對黃皓下手,更有趣的是,黃皓很可能是個北伐派。

國破家亡之際,宦官後宮都是傳統背鍋俠,根據史料,幾乎找不出明確的黃皓黨羽,因此,黃皓之擅權恐怕更多的是個人行為,而非宦官集團的上位。

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相表裡——陳祗是姜維北伐政策堅定的支持者,他又是黃皓的政治同盟,可見黃皓即便不是北伐政策的鐵粉,恐怕也是個傾向支持者。

如此,再列一下這張表:

姜維:北伐,除黃皓。

諸葛瞻、董厥:停止北伐,除黃皓。

黃皓:北伐,擅權。

很顯然,姜維要北伐,就要聯合黃皓,容忍其擅權;要清明政治,就要聯合尚書臺,停止北伐。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自然理也,結果此公統統都要,終於逼得省內與尚書臺達成一致:奪姜維兵權。

此時即便軍方亦非鐵板一塊,張翼、廖化均反對連年用兵,廖元儉更與諸葛瞻心有戚戚焉。面對如此朝局,後主不犧牲姜維已是力挽狂瀾,還指望除黃皓?我非常懷疑,若沒有後主支援,姜伯約如何出得了成都?

諸葛亮當年評價姜維敏於軍事,心存漢室,卻無一語及於政治才能,身後對於姜伯約之安排亦僅於軍事崗位,真是恰如其分。

4樓:prz

蜀漢是三國時期政治勢力構成最複雜的一方,他有劉備的班底,比如張飛,關羽,有蜀地的勢力,比如法正,還有一些降將比如馬超。成分複雜,關係交錯,各有各的利益。劉備能搞得定是因為他正統出身外加本身就是一代梟雄。

諸葛亮搞得定是因為他資歷老,手段硬,貢獻大。

而姜維呢?本身是降將,在蜀漢三大勢力裡是地位最低的,他又沒有諸葛亮的資歷與手腕,沒有劉備的心機與政治智商,如何能搞得定這麼複雜的關係?

最後說一點,太監是皇帝制衡外臣的重要勢力,說白了就是皇帝養的狗,打狗是要看看主人的。歷史上成功除太監的例子裡,都是借助皇上的手。以明朝為例,劉瑾是正德乾掉的,王振死於亂軍,汪直也是被皇帝廢掉的。

就說孫承宗吧,外掌重兵,內為帝師,但是他也除不掉魏忠賢。要殺太監,最好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是借皇帝的手。

5樓:daniel

姜維要殺黃浩就真能和司馬懿媲美了。諸葛亮死後,利用楊儀和魏延的矛盾,坑了軍中唯一威望高過自己的魏延(當時魏延為副帥,最有可能接任軍權,至於殺魏延令出於誰手還存疑。)而頂頭上司費禕意外被刺,當時就有人懷疑姜維。

至此軍中再無掣肘。而內臣是唯一完全聽命於後主的,再殺了,真成了曹操司馬懿了。更進一步就是曹丕司馬昭了。

6樓:韓桑

殺了黃皓,難道就沒有白皓紅皓綠皓

再說能殺得了黃皓,董允早就殺了,董允都殺不了的人,你姜維就能殺的了,你乙個領兵的手也伸的太遠了。

7樓:廢物4396

自己是涼州降將,本身就不是蜀漢真正意義上的嫡系,而且費禕死的很蹊蹺你以為後主是真的連普通人的智商都沒有麼,從各種方面來說姜維都很有嫌疑,再殺黃浩,準備軍政一手抓當王莽還是諸葛亮呢?

如果你是後主劉禪,讀了出師表,該是何心理?

薄倖 我會覺得生氣 我理解孔明先生的一片苦心但是,我是蜀王還是你諸葛亮是蜀王啊?對著我指手畫腳這麼多?全程都在 你爸爸 你爸爸叫我看著你,你一定不要辜負你爸爸,你爸爸當年把我從鄉下三顧茅廬請出來,我跟著你爸爸南征北戰這麼多年,我一定要對得起你爸爸,你爸爸還在的時候 那些你爸爸留下來的人 以此類推 我...

如果你是劉禪,你如何帶領蜀國,轉敗為勝?

乞力馬扎羅的雪 朝政交給相父,專心搞發明創造,自任大漢皇家科學院院長,造紙術,火藥都搞一搞,再發明個馬鞍馬鐙啥的,推行簡化漢字,普及教育。 潮汐之焰 至少能有些機會和優勢吧,比如防守街亭,保住孟達等。搞好和吳國關係,提前聯絡吳國一起行動,在司馬懿被懷疑解職時就派去刺客 如果一伐不成,在郝昭上任前就把...

如果你是皇帝,你該如何立儲?

孤人自嘲 關鍵在他沒有繼位之前,其實就想過立儲的事情,畢竟父親當年經歷了非常悽慘的奪嫡之案。兄弟們之間的鬥爭非常激烈,清朝也比較混亂,所以他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想要提早立儲。在他25歲登基,做滿一年皇帝之後,就將大臣們召集起來想要做這樣的事情,不過為了防止各個勢力之間的相互鬥爭,只是把這些大臣們聚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