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南北朝發明,但為啥公孫瓚有弓騎兵,漢朝有大量騎兵戰略配置封狼居胥不會是7萬輕騎斥候打出來的吧?求解

時間 2021-05-30 23:16:49

1樓:

沒有雙鐙的時代使用笨重的雙手兵器幾乎不可能(長矛長戟可以單手操作,騎士挺著矛利用馬的衝力向前突刺);至於騎射我想應該是可以的,畢竟弓箭也很輕,有沒有鐙只是射的準不准的問題,不管怎樣至少沒那麼容易失去平衡掉下來。

2樓:和你在一起

南北朝那是金屬馬蹬吧,我記得有學者說過早期是可以用木製馬蹬或繩索結紮做成馬蹬的,有漢朝古墓裡面出土騎兵雕塑馬兩側有馬蹬的印記

3樓:精靈王子伊沃

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時候,可比漢代還早好幾百年了。

二、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個策馬刺良,說的很清楚了。

三、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呂布擅騎射。

四、太祖在官渡,與袁紹相持,繇送馬二千餘匹給軍。

當時官渡前線曹操才萬把人,鍾繇一下子送了2000+戰馬,這個貢獻確實很大了。

綜上,沒有馬鐙,訓練出會騎射,會在馬上使用刀矛的騎兵應該也是可以的。

4樓:郭嘉

對於這個問題,我一直的看法都是:

所謂南北朝發明馬鐙的說法,是基於南北朝發現鐵質馬鐙的文物這一點。

而這種鐵質馬鐙可以看做非常成熟的產品,人類的各類發明都有乙個演進的過程,在此之前應該有原始功能的類似物品。我本人推測皮革的束帶、麻繩,都可以起到蹬踏、固定身體的作用;這類物品不易儲存,故未見文物。

而馬鐙是乙個簡單的發明,馬挽具中,馬鞍、束帶是最重要的發明,鐙具是馬鞍固定系統的延伸;而馬鞍出現的時間非常的早;沒理由核心部件已經變革了多代逐漸成熟,而重要的附屬部件卻依然沒見的,這種假設是人類歷史少見的。故而,本人認為金屬馬鐙的初級形態早就具備,人類很早就具備用馬匹作戰的能力。最不濟,把人綁在馬上也是可以的。

5樓:三種不同的紅色

請看,這是甘肅武威雷颱漢墓出土的西漢騎兵青銅俑。

這一支騎兵,顯然是沒有馬蹬的。

所以霍去病當然是率領這樣一支沒用馬蹬的騎兵開拓河西的

6樓:

沒有馬鐙有跟馬鐙一樣功能的繩子或者皮質帶子就可以讓雙腳固定。

根據現在的考證馬鐙之前已經有了高橋馬鞍,高橋馬鞍才是讓騎手更穩定的坐在馬上並做出複雜攻擊動作的原因。

誇大馬鐙的作用才是誤解產生的原因。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天王」稱號實際意義為何?

風枝輕嫋 你這個問題很複雜,我也只能說幾種推斷 天王與天子並沒有區別,甚至一些書裡用天王稱呼天子 禮記 曲禮下 臨諸侯,畛於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後來始皇帝稱尊,才有皇帝號 王逐漸弱化 至於為什麼稱天王,不稱皇帝 有石虎是一種,不認不足以稱帝號 咸康元年,季龍廢勒子弘,群臣已下勸其稱尊號。季龍下書曰 ...

有什麼關於南北朝的好書?

lxrrrr 貫通的史料視角下安利王仲犖的 魏晉南北朝史 和陳寅恪 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基本上串起來了這個時期 政治史細分的話按照時間順序推薦 魏晉時代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 東晉門閥政治 拓跋史探 北魏平城時代 六朝政治 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 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 還可以搭配偏戰爭史的 南北戰爭三百...

關於南北朝時匈奴的去向?

李柰 大遷移是有的,留著的也是有的。東漢塞外氣候逐漸嚴峻,北匈奴又遭受竇憲北伐打擊,沒有資源維持統一汗國,丁零和鮮卑 烏桓逐漸進入草原核心地區。南匈奴入塞後,分布在陝北 河套以及晉中 晉西南的山區。這裡舉一些見於漢文史料的匈奴相關部族 悅般 悅般國,在烏孫西北 其先,匈奴北單于之部落也。為漢車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