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非要封田疇爵位,田疇為什麼一再拒絕,甚至冒著獲罪的風險?

時間 2021-05-30 02:38:39

1樓:宇琊

你仔細讀讀田疇傳,就會發現其實理由已經寫在裡面了。

劉虞說賊臣作亂,四海俄然,想要找個使者去長安展效臣節。就問手下你們知不知道誰能幹這個事。他的手下告訴他田疇雖然年少,但是個能託付重任的人。

田疇很願意,為了保證成功,特地從胡人地盤繞了一大圈,先北上後南下,奔波幾千里,可謂翻山跨河,盡心於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

傳里也給出了答案。

答公孫瓚問的時候,田疇說「漢室衰微,人懷異心,唯劉公不失忠節」。因為這份忠節,所以田疇為劉虞奔波,祭拜掃墓,被公孫瓚抓放後立志為其報仇。

曹操也有忠節,不然田疇也不能隨其深入柳城。但是當曹操從曹丞相轉變為魏王的時候,二人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因為田疇沒有投身曹家,他當的是漢庭的官。這個名分,這個歸屬感,對他這個劉虞故吏,更為重要。

所以後來曹操欣賞他,派夏侯惇去勸他也是去收服他。田疇說真不行,一死容易,這個魏王封的爵位不能要。就像劉備關羽一樣,劉虞和田疇一樣要求乙個始終之分。

不過前者是主為臣求,後者是臣為主守。

所以與劉虞故主的名分,引至對漢庭的這份認同,讓田疇能接受漢丞相授的官不能要魏王封的賞。

這就是我眼中,為什麼田疇寧死不受爵的原因。秦漢之際,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豈虛言哉。

2樓:ShiftD

烏丸之前田疇已經是隱士,而且對曹操的行事就不是很認同,如果不是好友邢顒以平烏丸安民生為由相勸他都不一定會幫曹操。

幫助曹操引路平了烏丸後依舊不願出仕,受了曹操的賞賜則難以不幫曹操繼續出謀劃策,與其心所違背,故一直拒受。

3樓:張隨之

看背景。

那時候的曹操剛剛赤壁大敗,隊伍再沒之前那麼團結,那麼好帶了。

曹操希望篡漢的方式,永保家族。但這又會加大了和荀彧集團的矛盾。

所以,曹操懷念了郭嘉(向郭嘉同志學習),突然要褒獎田疇這種本來就不在創業團隊的豪強勢力。當然,關鍵是,假裝軍隊出征,對孫權say hellow之後就回家,半路解決了荀彧。。。

後面的各種覦越,比想象中的順風順水多了,,若不是年齡壽命問題,稱帝也理所當然,,,

4樓:「已登出」

《三國志卷十一》:

疇得北歸,率舉宗族他附從數百人,掃地而盟曰:「君仇不報,吾不可以立於世!」

疇自以始為居難,率眾循逃,志義不立,反以為利,非本意也,固讓。太祖知其至心,許而不奪。

居難當作君難,田疇發誓為舊長官劉虞復仇,然而公孫瓚遭袁紹敗殺,未能親手向公孫瓚復仇已經違背了昔日誓言,現如今還要接受曹操賞賜,非本意,因此推辭。

簡單來說,就是追求昔日君臣恩義,不慕名利。

為什麼宋為商朝後裔卻爵位最高?

同樣,針對某個回答可能的錯誤指出一下並給出相應補充。八月,宋公和卒。桓五年,陳侯鮑卒。桓二年杞侯來朝,十二年公會杞侯 莒子盟於曲池。杞伯來朝。無傳。杞稱伯者,蓋為時王所黜。理論上加諡號時一律寫公,真實的爵位唯有在不加諡號時可用。事實上只有宋有資格長期稱公,是因為它是唯一的天子賓客,可但行賓禮,不行臣...

曹操年輕時為什麼希望自己以後能封徵西將軍,而不是徵北或者征東什麼的?

陸逢釩 這也是乙個很有趣的問題。曹操年輕時涼州叛亂多,征西是國家的主要用兵方向。曹操老爸應該是太尉,是個副國級崗位。官二代曹操目標就只是個征西將軍 正部 副部 應該還能比較現實且可以實現的。在治世裡頭,官二代和平民子弟往上走到正國級副國級都挺難。所以一般人包括曹操會以正部副部為目標。像張居正這種登上...

荀彧為什麼要直到曹操試圖晉為魏公並且加九錫才決裂呢?

Junker 五代時期,河東監軍張承業張公公為李克用父子鞠躬盡瘁了一生,也是到李存勖要稱帝自為了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與之決裂。他們心裡總是對強權人物抱有幻想,低估了人性的貪婪。荀彧熟讀經史,自然知道跟隨王莽這樣的人,只能留下千載罵名。當時還沒經過東晉五胡南北朝 五代十國這種亂世的教育,作為大名士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