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齊國重視教育卻沒有一統天下,而秦國以法立國卻得以一統天下?

時間 2021-05-29 22:18:59

1樓:秦人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秦國首先進入了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封建社會的經濟發展要比奴隸社會快的多,人口增長也快,

2樓:安子曰

冷兵器時代文明打不過野蠻是常態。

文明意味著個性自由和多樣化,這往往會傷害社會凝聚力和國家的動員能力。

戰爭能力基本是由國家的動員能力和對各種資源的壟斷程度決定的。

3樓:king

戰國時期人才是流動性的,在乙個國家待得不如意還可以跳槽到其他國家,奔得都是乙個功成名就。所以齊國稷下學宮培養的人才不全是為齊國服務的。

戰國時期是冷兵器時期,不像現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多培養人才就能壯大國防,在當時戰場上是硬碰硬的。秦國立法甚嚴,民辱貴爵,又在耕戰體系的運作之下當然培養出的就是乙隻所向披靡的鐵軍。靠拳頭說話的年代就不全靠嘴巴了。

4樓:五柳先生

齊國和秦國比較就像雅典和斯巴達。雅典還讓野蠻的斯巴達打敗了。齊國國力在齊威王到齊閔王時不比秦國差,只是後來外交沒搞好,導致五國聯合攻齊,齊國一蹶不振。

5樓:tang.chhh

齊國重視教育,教育的也並非黔首。

秦國不重視教育反倒成為秦廷最吸引外中國人才的原因。

秦國能吸納那麼多東方士人並非由於歷代秦君相比六國國君有多禮賢下士,而正是因為秦國本土士人影響力過弱。相比於齊國的公室壟斷,楚國的屈景昭把控,魏國作為產士最多地區的競爭激烈,秦國的人事政策反倒因為其教育的落後而最開放

為什麼戰國時期只有秦國幾代人說要把一統天下當目標?

相羽拓海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 天下惡乎定?吾對曰 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 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

為什麼足球經理遊戲(FM)做的這麼好,卻沒有一款很好地籃球經理遊戲?

shakaso 無限制換人就是乙個比較麻煩的問題,除非你只想當莫雷那樣的經理,對戰術不感興趣還可以,如果既想當莫雷,又想驗證自己是不是波波維奇,那真的太麻煩了。 甲骨文 FM的比賽模式我可以高速 關鍵,90分鐘比賽如果不仔細玩5 10分鐘左右,如果比賽是那種超級無聊的比賽,3分鐘搞定。籃球能不能高速...

經常一起玩遊戲卻沒有默契是為什麼?

bakemono 其中乙個人不肯為另乙個人的想法讓步,我覺得是因為這個 可能在一次對拼中,你想上,你朋友想退,結果打沒打好,跑也沒跑掉,我理解中的默契就是行動和想法高度統一,就這一秒你們的行動會是一樣的,都想上或者都想退,如果你覺得你的行動大概率會帶來有效的收益,那不妨讓朋友多聽你的,聲音和意見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