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為什麼被譽為十六國第一名將?

時間 2021-05-14 17:28:20

1樓:happyevl

要說俺喜歡的是秀容爾朱榮,真正開無雙的男人,臨陣破敵,下令部屬不用刀,用短鐵棒去敲,就這樣7000破百萬(實有30萬),哈哈。

而且葛榮部可不是變民,正兒八經六鎮軍戶,並不算很差的。再加上河陰之變,差不多就是項籍二世了。就是被人暗算,死的憋屈了些。

不過火焰塔的五胡錄和他開扒陳慶之的那篇文章俺也很喜歡。

2樓:billlllla

因為其他能打的基本不是王就是皇帝了啊

慕容恪對慕容這個黃口小兒這麼尊重、忠誠,不是歷代君王最看重的嗎換成別人,這天下不早就換老闆了?畢竟慕容恪的血統也好地位也好都足夠篡位。卻依舊保持了忠誠。

這在古代是被講究忠孝的統治者最看重的

要不是異族,估計會往諸葛亮那個位置吹了

3樓:EXIA

其實我覺得他弟弟(還是哥哥,忘記了)慕容垂比他更強,縱觀整個十六國歷史,慕容垂一生七十餘年經歷了前燕,前秦,後燕三個國家,從打後趙,冉魏,奪洛陽,退桓溫,再到淝水,復國。慕容垂的存在感非常強,出場是剛剛天下大亂的五胡初期的前後趙,落幕已經是北魏統一北方的前夜了,再說慕容垂的戰績,質量也絲毫不差,比較著名的年輕時枋頭擊退桓溫,參合坡之戰後大敗拓跋珪,都是意義重大的大規模戰役,相比慕容恪的連環馬也是不落下風,有答案說慕容恪死後前燕就滅亡了,所以凸顯了慕容恪的重要性,但是王猛滅燕時慕容垂早已東奔前秦,所以這一條論據並不充分。

綜上,慕容垂人氣不如慕容恪的原因我覺得有如下幾點

一,外形,慕容恪攻殺冉閔的時候只有三十出頭,。儼然一副年輕有為的形象,而慕容垂最深刻的乙個典故就是摔斷了門牙改名慕容缺,,形象高下立判

二,人品,諸葛亮關羽光環這麼大很重要的乙個原因就是他們的人品,而慕容恪輔佐幼主忠心耿耿,未有二心,榮獲「古之遺愛」,反觀慕容垂,苻堅在他最慘的時候收留他,但是他卻在苻堅最慘的時候背叛,雖然比姚萇那個孫子好一點,但是在道義上來說也絕不是個好東西。

三,冉閔,冉閔是影響慕容恪評價的乙個很重要的因素,冉閔頒布殺胡令,近年來被各大論壇稱為漢族的拯救者,戰神,大帝,其能力也水漲船高,作為冉閔終結者的慕容恪,評分自然上了乙個level,但實際上,冉閔只是乙個善於打仗的軍閥,不管是攜手起家的李農,還是衷心勸解的韋謏,都逃不過他的屠刀,甚至襄國之戰後還肢解了法饒父子,更不用提這個所謂的漢族英雄給自己兒子上了尊號「大單于」了。。。

至於誰是十六國第一戰神,我覺得還是如大預言家崔浩所言,非宋武帝劉裕莫屬,劉裕三十多歲才發跡,而慕容家兄弟十幾歲就跟著親爹馳騁遼東了,另外劉裕的出身在後期也給他帶來了很多不利,他先天不信任門閥士族,所以劉穆之死後他立刻要放棄北伐回江南,而剛剛收復的長安,也不敢交給王鎮惡,朱超石等名將,而是交給自己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導致被赫連勃勃撿漏,北伐功虧一簣,倘若劉裕有慕容恪,慕容垂的先天資源,南北朝存不存在還未可知也。

4樓:HeathCliff

首先名將的限定就把慕容垂拓跋珪王猛石勒這一干要麼是做過皇帝要麼定位不是「將」的人踢出去了

其次「十六國」的限定自然是沒有包括東晉

在這種前提下能被搬出檯面的人也寥寥無幾了

那麼敗石虎擒冉閔破洛陽的太原王慕容恪被譽為「十六國第一名將」我認為沒有毛病

5樓:狐狸晨曦

東晉十六國時期諸侯混戰,名將輩出。漢人名將如陶侃、祖逖、桓溫、謝艾、冉閔、王猛、鄧羌、謝玄、劉牢之等人,五胡部族中亦湧現出劉曜、石勒、石虎、慕容垂、姚萇、赫連勃勃等優秀軍事將領。而南北朝的開創者劉裕和拓跋珪雖活躍在同一時期,但一般不算成東晉十六國時人物。

而建立了多個燕國政權的慕容家族,有一位璀璨將星:軍事生涯常勝不敗,名列唐朝和宋朝武廟之列,為公認五胡第一名將。他就是燕國太原桓王:慕容恪。

慕容恪的軍事生涯,在戰鬥層面或有小挫,戰役層面百戰不敗,放諸整個五千年中國歷史,同樣也不愧為第一流名將。

公元338年,棘城之戰,17歲的慕容恪率兩千騎兵擊潰後趙皇帝石虎親率的數十萬大軍,順勢斬首三萬餘級。

同年,密雲山之戰,慕容恪又率七千騎兵伏擊趙國大將麻秋率領的三萬趙軍,將之盡數全殲,順勢以兵威將鮮卑段氏部落一舉收服。

公元341年,20歲的慕容恪與其父燕王慕容皝率軍四萬東征高句麗,另兩位燕國名將,其叔慕容翰和其弟慕容垂為大軍先鋒,一路所向披靡,殺進高句麗國都丸都城,高句麗國王高釗單騎出逃。

燕軍挖掘高句麗王陵,將高句麗前任國王高利的棺木掘出,然後一把火把高句麗王宮燒毀,拆除丸都城牆,俘虜了高釗的母親和妻子也就是高句麗的王后和太后,帶著大量王室珍寶,以及五萬多高句麗人,滿載而歸。

高句麗王高釗無奈之下只好向燕國稱臣,又從所剩領土搜刮了大量珍寶奉上,燕國這才將他父親的棺木連同屍首送還。慕容恪受命鎮守遼東,又順勢拿下了高句麗重鎮南蘇城,嚇破了膽的高句麗人再不敢向西覬覦。

公元344年,23歲的慕容恪與其弟慕容垂分路並進,攻滅鮮卑宇文部;

公元346年,25歲的慕容恪統帥一萬七千騎兵,奔襲扶餘國。他督帥諸軍,親冒矢石,所向披靡,大獲全勝,扶餘國王和五萬多扶餘軍民都成了俘虜。

慕容氏燕國也達成了制霸東北亞的成就,徹底掃除後顧之憂,為接下來的中原逐鹿打下堅實基礎。

此時的慕容恪,已經是攻必取、戰必勝的大燕軍神,在國內聲望隆高,被他的兄長、繼任燕王慕容俊當做軍政上最得力的輔弼。

30歲時,慕容恪率軍南下,廉臺之戰斬首七千,俘虜魏帝冉閔,隨後陸續討平王午、呂護等軍閥,統一河北。

35歲,慕容恪揮軍東進,野戰獲捷,破敵三萬,圍城經年,攻滅齊王段龕,平定山東。

39歲時,慕容恪受命託孤,在其執政時期下,燕國步入勢力鼎盛期,在與東晉的長期拉鋸戰中獲勝,攻取洛陽,並將河南各地納入版圖,成為當時第一強國。

慕容恪成名的棘城之戰,數十萬趙軍被其兩千騎襲擊而崩潰,僅有漢人大將冉閔治軍有方,三萬人馬一軍獨全,在幾十萬潰退的趙軍中鶴立雞群,從此冉閔得到石虎重用,屢屢出征克捷,逐步掌握了後趙軍權,方能滅趙建立國。兩位頂級名將同時一舉成名,登場歷史舞台,未來成為宿敵亦是命中註定。

冉魏皇帝:冉閔

雙方對決的廉臺之戰,可以說是公元四世紀,中國最強勇將與最強智將的巔峰對決:

是役冉閔展現了不亞於西楚霸王項羽的神勇,單人擊斬三百餘敵人的表現,和項羽烏江之戰的絕唱一樣,是冷兵器史上僅有的兩例。而慕容恪也沿襲了兵仙韓信當年在垓下之戰的策略,並創造性發明了「連環馬」戰術,中軍退卻後、兩翼包抄夾攻將冉閔軍全殲。

此戰慕容恪以數萬騎兵對決冉閔的萬餘步卒,初戰十戰十敗,之後靠兵力和騎兵優勢方才獲勝,似乎略失名將水準,有勝之不武之嫌。

但可對比韓信垓下之戰,是以三十萬漢軍和十萬楚軍決戰,身後還有三十萬劉邦軍支援,一樣被項羽打得中軍敗退,也是靠兩翼夾擊、兵力極大優勢才反敗於勝;之後韓信以六十萬大軍圍攻所剩不到十萬、且兵少食盡的楚軍殘部,尚且被項羽成功突圍,亦無損一代兵仙之威名。

面對項羽、冉閔這樣冷兵器史上千年一出的絕世猛將,作為優秀智將,韓信和慕容恪的表現同樣已算得上竭盡所能,無足苛責。

誠然慕容恪野戰甚強,攻城戰表現相對有所欠缺,攻克廣固耗時一年,攻擊五百晉軍把守的洛陽也耗時乙個月。其用兵風格更多是操練精兵的正兵流,這是不及他弟弟慕容垂之處。

畢竟慕容垂在決戰中擊敗東晉名將桓溫和劉牢之,對手含金量更強一籌,晚年對西燕和北魏的謀戰手段更已入兵家化境。

燕世祖武成帝:慕容垂

但慕容垂麾下的後燕軍隊,害民擾民的不良記錄頗多;慕容衝治下的西燕軍隊更以殘暴著稱。

相反慕容恪治下的前燕軍隊,則堪稱五胡時代的王者之師,惜墨如金的史家用了「軍令嚴明,秋豪不犯」這樣的詞來形容。

前燕政權的最終滅亡,根源亦是五胡政權的共同缺陷,便在於太過於依賴傑出人物,政權根基極不鞏固

慕容恪剛去世才多久,前燕就從當世第一強國,淪落到被桓溫幾萬軍馬欺上門來,竟對此束手無策,差點捲鋪蓋回遼東。好容易由慕容垂挽回局面,昏君庸臣卻又將其逼走,馬上就被苻堅王猛一戰滅國。

苻堅更不用說,從四分天下有其三,坐擁百萬大軍到自盡於五將山,才過了幾年?姚興晚年一怠政,後秦同樣從西北霸主變成了人見人欺的軟柿子。

只要慕容垂還活著,即使是參合坡之戰這種喪師七萬的慘敗也照舊無損燕軍威勢,拓跋珪此等雄主一樣望風遠遁。而等他一死,拓跋珪馬上就嘯聚幾十萬遊牧民破長城而入,瞬間席捲華北,最終導致了燕國的衰亡,慕容氏家族再不能以皇族身份活躍於歷史舞台。

慕容恪後世子孫名將輩出。他的七世孫慕容紹宗為東魏名將,曾於渦陽之戰大敗混世魔王侯景,收取河南,以此功績和慕容恪一起入祀了唐朝武廟64將。

八世孫慕容三藏為北齊、隋朝名將,征討嶺南,平定叛亂,牧守一方,屢建戰功。

宋朝初年,又有後裔子孫慕容延釗為北宋開國大將,歷任淮南、鎮寧軍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為禁軍統領趙匡胤副手,協助其發動「陳橋兵變」。

宋朝建立後, 慕容延釗被封為禁軍最高統帥,領大軍滅荊南、湖南兩個割據政權,死後追封為河南王。趙匡胤一生稱慕容延釗為兄長,對他極為信任,其子孫多有出任刺史、將領者。

這亦可算是慕容恪生前德行,留給子孫後裔的福報了,不愧王猛在他墓前祭祀時,比諸春秋賢人子產,古之遺愛之譽。

慕容恪後裔子孫

慕容楷,慕容恪之子,襲封太原王,隨慕容垂入前秦;後與其弟慕容紹一起輔助慕容垂復國,病卒;

慕容奇,慕容楷之子,襲封太原王,蘭汗反叛時起兵平叛,後與慕容盛爭位,失敗被害;

慕容肅,因慕容垂、慕容衝相繼起兵反秦,與慕容暐一同被苻堅殺害; 慕容紹,與其兄慕容楷一起輔助慕容垂復國,卒於參合陂之戰;

慕容騰,慕容紹之子,入北魏,封燕郡王;其子慕容鬱,生子慕容遠,為北魏恆州刺史;慕容遠生子慕容紹宗;

慕容紹宗,東魏名將,慕容恪六世孫,封燕郡公,後陣沒追封燕國公,諡號景惠;

慕容三藏,北齊、隋朝名將,慕容紹宗之子,襲封燕郡公,入隋後封野王縣公,河內縣公,

慕容延釗,慕容恪、慕容紹宗後裔,後周、北宋名將,追封中書令,河南王。

當第一名是什麼感覺?

Darknessrfd 初中的時候每次物理考試都是提前交卷,成績出來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全班第一。最逗的是有一次月考數學120滿分我考了97,物理100滿分考了98。然後在辦公室被物理老師表揚,同時被數學老師數落。哈哈 小刀 我一直相信,我努力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但是不喜歡第一尤其是學習上的,得第一很簡...

為什麼蘇軾書法被譽為宋朝第一,但是後世卻很少學蘇軾筆法的人呢?

原來你在這裡 因為蘇軾的作品過於收斂,所有收斂的書法作品都難學。公尺芾就懂這個道理,公尺芾學唐朝人,褚遂良是公尺芾學的最深。褚遂良的東西奔放,外露,有足夠的功底,就能知道這東西大概是怎麼寫的。論唐朝書法水平,褚遂良也就是二流,一流的應該是虞世南,那真是得王羲之真傳的男人。但虞世南寫的更收斂,你更把握...

拿到第一名和冠軍是什麼感覺?

小肉丸媽媽說保 這個我覺得我有能力去講一下吧。其實我也不配,從我小學初中參加學校比賽至今我從未拿到過第一。真的是很遺憾很遺憾的事情。不過今天我們繫在運動會上終於是拿到了一次第三名 真的這種感覺就跟第一名一樣一樣的 我真的是要笑瘋了對於我這種從為拿到過第一的人來說,很感謝那些為我們係為運動會付出辛勞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