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起義前,蔡鍔歃血為盟為何說要恢復漢室?

時間 2021-05-12 06:25:58

1樓:直江

民主主義在今天的知乎上也不算被廣泛接受的思想吧,民族主義才是主角,何況一百年前呢

說不要皇帝,應者寥寥;說民族主義,嗷一嗓子人全來了

2樓:的人

因為民主共和的思想還不能被人民所接受,民族資產階級也還是沒有實力。革命黨人為了盡快完成革命,用過去農民起義,或者封建軍閥奪權那套理論,煽動革命。

這樣造成的結果,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自然失敗,革命果實被竊取,南方被新軍閥控制,北方被北洋軍閥控制,但無論南北還是代表了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

孫文也是一直在成長的,直到最後才弄明白了不能走捷徑的道理,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夠了……

3樓:老鬼

個人理解:首先,革命初期,對將要建立乙個什麼樣的政權,還沒有乙個成熟的綱領和統一的說法。其次,革命早期,革命隊伍裡哥老會、天地會、青幫,洪門等幫會勢力佔很大一部分比例。

沿襲其長久以往的反清復明口號,將恢復漢室作為盟約,把推翻清廷的造反行為合理化,對於革命隊伍中的基層力量來說更好理解。

4樓:

這裡的漢室不是大漢王朝,而是指漢家的天下。

辛亥革命(廣義)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反滿是主要任務之一。民主革命思潮與一直存在會黨思想「反清復x」思潮合流,就有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早期民族主義。孫中山的早期因為當時的中中國人認為,滿清是導致中國積貧積弱的根源,於是滿清成了革命的主要物件。

最大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提出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也是一樣的意思,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抬出黃帝紀元4609,不會去祭拜明孝陵。